倘若月无圆缺……
1986-11-01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6年11期
我常常想,倘若月无圆缺,那吊在天上的苍白的“圆灯”,不使人感到单调吗?假如只有春天而无冬天、只有白昼而无黑夜、只有晴空万里而无风雨交加,那生活岂不是一潭死水而毫无情趣了吗?正如狄德罗在《拉摩的侄儿》一书中说的那样:“如果世界上一切都是十全十美的,那便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了。”相反,失去双臂的维纳斯,她的美不仅征服了西方也征服了东方,不仅征服了昨天还将征服未来。曾几何时,多少艺术家绞尽脑汁,想为她重塑双臂,然而,欲其完美,适得其反。你能说,“残缺”不是一种美吗?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生便是“残缺”。
工程师羡慕作家,教师羡慕医生,农民羡慕工人……就是说,某一职业的人羡慕另一职业的人。这种羡慕,一般说来并不影响他对本职工作的热爱,但又不能说这不是一种向往。可是,社会决定了他只能干某一工作。这是职业的“残缺”。
他具有多种才能,既懂音乐,又会绘画。然而,有深谷才会有高山,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漫漫人生只允许他在某项事业上孜孜以求,奋斗终生。可是,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没几年。他所取得的成就在人类浩瀚的知识海洋面前,又实在是微不足道,他多么想继续奋斗下去啊!生命局限了他。这是才能和事业的残缺……
看来,“残缺”是绝对、永恒的,完美是相对、暂时的。完美至极,就象天空永远悬着圆月一样单调,本身倒实在是一个残缺了。每一个人都有她的“残缺”,克服了这些“残缺”,又会有新的“残缺”,无休无止。
意识到人生的“残缺”,我们就要“知足常乐”,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局限,不去想入非非,而要脚踏实地地意识到人生的“残缺”,我们就要“不知足常乐”,只争朝夕,奋力拚搏,赶超前人,以求日臻完美。
矛盾乎?统一乎!
(摘自《福建青年》1986年第7期)
(题图:碧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