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冯玉祥黑海殉难记

1986-11-01余华心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6年6期
关键词:敖德萨冯玉祥蒋介石

余华心

1945年,历经八年战乱痛苦的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渴望重建家园、休养生息的人民大众,满以为从此天下太平了。不料,蒋介石政府竟冒天下之大不韪,悍然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决议,调兵遣将大举进攻解放区,全面发动了内战。

冯玉祥敢怒敢言,他大义凛然不畏威武,早已为蒋介石所不容。为了打击他,蒋介石命令国防部按照抗战后所下的复员办法,强行给冯玉祥办了退伍手续。从十一岁当兵,有五十余年军龄的冯玉祥,就这样离开了军界。

冯玉祥忧国忧民,痛感自己无能为力,加上处境危险,他决定到美国去,在那里开展反对蒋介石打内战、反对美国政府援助蒋介石屠杀中国人民的斗争。1946年9月14日,他和夫人李德全一行,以考察水利为名,远涉重洋,抵达美国。从此,他和中共朋友一起,团结爱国华侨、国民党左派和进步人士,向美国人民无情揭露蒋介石大打内战的罪恶,呼吁和平民主。他的言行,使蒋介石十分恼火。蒋介石下令要他限期回国,他断然拒绝。接着,种种打击便接踵而至:他被革除公职,开除党籍,并吊销护照,断绝了经济来源。

蒋介石失尽民心,美国政府是有数的。他们想在中国扶植起第三势力与共产党相抗衡,以达到继续操纵中国内政的目的。一天,一位美国官员按预先约定的时间来见冯玉祥,提出美国政府愿意支持他回中国组织新政府,条件只有一个:不要共产党。冯玉祥当场严词拒绝。于是,美国方面也断然拒绝了他延长留美期限的申请。不日,他和家人都分别收到了移民局限期离境的通知,

冯玉祥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处境险恶。1948年2月10日,他在纽约的寓所中写下了遗嘱,并在日记里留下了这样的话:我的遗嘱写好了,不怕任何时候死去。

这时,国内已是解放战争胜利在望,蒋家王朝垮台在即。当中共中央筹备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消息传至海外时,冯玉祥决定回国,奔赴解放区。

回国决非易事。冯玉祥夫妇秘密到苏联驻旧金山领事馆进行联系,请求帮助。以后,冯夫人又单独到苏联大使馆,会见了苏联驻美大使潘友新。抗日战争时期,潘友新在重庆任职时就认识冯玉祥。他对冯夫人说,从安全角度考虑,最好是乘苏联客船走,如果搭乘其他国家的船,有可能发生两种意外:一、国民党提出冯玉祥是政治犯,要求引渡;二、在航行途中,潜伏在船上的国民党特务秘密将冯玉祥扔进大海,销尸灭迹。

冯玉祥很同意潘大使的分析。但是,当时美苏关系处于冷战之中,苏联船没有固定班期,一直等到7月份,苏联客轮“波贝达”号才驶抵美国。

流亡异国的冯玉祥度日如年,归心似箭,终于盼来了踏上归途的这一天。7月31日,他偕夫人带着女儿理达、颖达、晓达,儿子洪达,女婿罗元铮和秘书赖亚力(中共地下党员),摆脱了国民党特务的长期盯稍和威吓,在纽约港登上了“波贝达”轮。他站在舷梯的尽头,容光焕发,向着送行的朋友们一再挥手告别。

在俄语里,“波贝达”是胜利的意思。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苏联从希特勒德国手中缴获了这艘排水量为九千吨的豪华游轮。它装饰得富丽堂皇,有着宽敞的大餐厅,金碧辉煌的会客厅,明镜似的游泳池,还有跳舞场、电影院、酒吧间、弹子房、游艺厅,等等。各种游乐设施,一应俱全。

客轮分四层。头等舱在顶层,冯玉祥一家住了四套包间,窗外是宽阔的甲板。另外几套包舱里。住着四位苏共中央委员。

“波贝达”号启航后,一路饮食丰盛,各种娱乐活动丰富多采。每到晚上,音乐会、电影、露天舞会,使临时聚在一起的人们组成一个欢乐的大家庭。久受政治压迫、忧愤积郁的冯玉祥,置身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新环境里,心境极佳。他提笔挥毫,写了一首长诗《小燕》。这是号称“丘八诗人”的冯玉祥留下的最后一首诗:“海洋深蓝色,雪浪花正翻,云淡时将舞,风清船不偏。双双小燕子,展翅飞翩翩,飞行极迅速,好似来送船。大西洋面上,千里距洋岸。为何不辞劳,船后又船前?请你快回程,不可再送远……”。欢愉之情,溢于词表。

“波贝达”号船行数日,驶抵苏联黑海东岸的高加索海港巴统。巴统地方官员特意登船对冯玉祥夫妇表示欢迎,并邀请他们参观市容。交谈中,还提出长时间乘船枯燥乏味,如果冯将军愿意,可以从此地改乘火车去敖德萨。冯将军犹豫了一下,考虑到继续乘船到敖德萨仅两天航程,决定计划不变。后来,家人每忆及此事,都痛悔莫及,如果当时同意改乘火车,一场大难或可幸免。

“波贝达”号在巴统停靠了一周时间,又重新拔锚横渡黑海,向目的港敖德萨驶去。

8月31日,无线电传来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日丹诺夫逝世的消息。次日中午,船上开了追悼大会。会后,船长宣布明天即可抵达敖德萨,海上长途旅行都很疲劳,建议大家午饭后各自回舱休息,收拾行装准备下船。

午后两点开饭。平日,饭后这段时间最为热闹,二百来名儿童和青年到处欢蹦乱跳,笑语喧哗。这天一反往常,全船出奇的安静。

冯玉祥半倚在床上,对面两只单人沙发上,坐着女儿颖达和晓达。他操着浓重的保定口音,对女儿们讲起了1926年去苏俄考察时的情景。他还把苏联和美国做了比较,说这是两个社会性质完全不同的国家。然后,他嘱咐说:“要是论生活条件,苏联还是赶不上美国,你们要在思想上有所准备,好适应新的环境。”

女儿们含笑点头。二十岁的颖达,睫毛下闪动着一双美丽的大眼睛,为人忠厚正直。十九岁的晓达,身材苗条轻盈,妩媚动人,她性喜文艺,《红楼梦》里的诗词差不多全能背诵,是姊妹里最漂亮、最聪明的一个。

冯玉祥沉默了一会儿,又若有所思地说:“我和你们的妈妈奔波奋斗了大半生,没有成就什么事业,也没有攒下什么钱。过去有过一点钱,都办了学校。今后你们要靠本事自立。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有能,有些人有钱。这两样比起来,那钱毕竟是很空虚、很软弱的,因为它本身不是生活必需物品,一旦拿它换不出东西来,它就一点用也没有了。所以,爸爸总希望你们自己多多努力……”

舱门虚掩,露着一道缝,一缕黑烟象条毒蛇似的悄然而入。凡事都很敏感的晓达,忽然吸吸鼻子说:“什么味儿?”四下一看,她发现了从门外涌入的浓烟。“着火了!”她惊呼着跳起来,第一个冲了出去,沿着走廊向楼梯口奔去……

颖达跟着朝外跑,一股热浪迎面扑来,灼伤了她的皮肤,她又往前冲了几步,忽然想起该去给理达报信。

晓达的惊呼狂奔,引起了慌乱失措。身经百战的冯玉祥来不及思索和判断,翻身下床,拎起一只随身的小箱子,本能地也向门外走去?

猜你喜欢

敖德萨冯玉祥蒋介石
敖德萨跳蚤市场
蒋介石:我敬佩一人、畏惧两人
冯玉祥提倡俭朴
冯玉祥 一个耳光丢爱将
敖德萨, 一颗最美的“黑海珍珠”
冯玉祥不“请”夫人吃饭
宋美龄弄错蒋介石的秘密替身
蒋介石要兼职怎么办
蒋介石要兼职怎么办
冯玉祥写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