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趣错种种
1986-11-01可之
可 之
英语单词是由字母拼成的,拼错一个字母,词义就大相径庭。因此,处理英语时,必须严谨小心,不然出了差错,造成损失,还闹大笑话,令人捧腹。
泰晤士报是英国历史最悠久的一家大报。它是第一家刊登维多利亚女王彩色肖像的报纸。女王为泰晤士河上的一座新桥剪彩,该报报道时,将passed(走过)误印为pissed(撒尿)。第二天清晨发现这一荒唐大错时,报纸已全部印完,只得校正后单印一份送给女王。此后,该报把紧校对关,至今,极少印刷错误。
翻译,至少需精通母语、外语两种语言,还得对外语国家的风俗人情、典故、习语具有广泛的知识。否则会闹出大笑话来。美国女作家赛珍珠,将《水浒》翻成英文,差错不少。如三十二回中,“武行者心中要吃,哪里听他分说,一片声喝道,‘放屁!放屁!”“放屁”在这里原是胡说、荒唐之意。而她却按字面直译,成了“passyourwind”,(“把屁放出来”)。令人啼笑皆非。
诗歌就更难译了。一位外国汉学家弗兰克脱曾翻译杜甫的《春望》。其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译成英语后,诗意变成:时世的艰难使花也在流泪,离乱使鱼也感到悲痛。将诗句中“溅泪”、“惊心”两个动作的主动者,从人(作者自己),变成物了。英译汉同样也易出错。eatnofish字面意思是不吃鱼。英国基督教徒为了表示对王室的忠诚,反对天主教徒在每星期五吃鱼的习惯,所以该词组的真意是“忠诚”。有一个句子应该译成“他爱海伦,几年来他对她忠诚不二。”但有人却译成“他爱海伦,几年来他从不吃鱼。”真是不知所云。
三十年代,上海有位翻译家曾把themilkyway这一名词词组分开来逐字翻译,于是“银河”成了“牛奶路”。此人祸不单行,又将神话中的半人半马怪(DerZentaur)错译为半人半牛怪,被人讥为牛头不对马嘴,并出现了一首打油诗:“可怜织女星,化为马郎妇。乌鹊疑不来,迢迢牛奶路。”这首诗可算作我国翻译史上的一件有趣史料了。
(摘自《文化娱乐》1985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