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凤霞的文章

1986-07-15

读书 1986年6期
关键词:新凤霞回忆录天津

黄 裳 丁 聪

一九五四年秋天在北京,到东单栖凤楼祖光家里作客,第一次见到凤霞。本来刚认识就没有多少话可说,可是她的话特别少,也完全没有演员差不多都有的那一套应酬功夫,觉得很舒服也很新鲜,与众不同。三十年来风风雨雨,没有再见面的机会,只是偶然听到她和祖光的一些传说,使人欢喜赞叹,觉得是非凡美丽的人间故事。一九八四年底在北京开会时第二次相遇,她已经坐在轮椅里了。我看她的戏很少,接触也只有这两次,应该说是极少了解。可是在读了她的几本回忆录以后,情形不同了,仿佛成了很熟很熟的朋友。她用笔为自己、为这个时代,为许多前辈艺术家、大演员和小人物画成了多少幅色彩斑斓的画像、速写,给读者以难得的知识和读书的悦乐。这样的文字不是谁都能写出来的。

我首先想说的是,正如初见面时所得的印象那样,凤霞身上有那么一种倔气,拧脾气,不服软。这种脾气从小到老随时随地都有所表现,这使她不论在任何环境下都不认输,不后退。作为这种性情的基础的是善良正直的本质,她说,五十多年来没有做过对不起人的事。她又说,作人要心里有个准儿。就这样,她才能打不倒、压不垮、难不住,硬是挺着胸膛走过来了。在被折磨得重病在身,不能登台以后,她又拿起了笔,从学文化开始,硬是写出了一百万字的回忆录。这是什么精神,这是真正能鼓舞人向上的精神,是最可宝贵的时代精神。

我上面写下的一些都是从她的原话里摘下来的。每句话后面都有一篇长长的故事,使读者的心揪得紧紧的故事。从她的叙述中间可以看出她身上的那份“傲气”。多可爱的“傲气”啊。

在那些“低头生活,抬头唱戏”的日子里,她挺住了那么大的压力,在会上公开提出戏曲演出要现代戏、传统戏两条腿走路的意见,没有胆量、没有一点“倔脾气”是办不到的。这些地方读后都使人惭愧。她的笔下有分寸,可是爱憎分明。即使在那样的环境下,也还有那么多善良的正直的人,可是一些丑恶的灵魂也给她钩画出来了。她说过这些也许说得多了一点的话。然而不然,没有这一笔就写不出完整的有层次的真实,成了无冲突论了。

关于艺术家写回忆录,一直有两种不同的看法或要求。一种意见是应该尽量多写舞台经验,甚至是一腔一调、一招一式的细写,因为这样可以作为年轻演员的学习范本。我总觉得这并不是最理想的做法。过去留下的一些老剧本,有注着身段谱、工尺谱的,就是走的这一条路。可是一本好的回忆录的任务应该是重现艺术家的全貌,能使读者完整领会一个人的精神风貌而不只是在舞台上的现身。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注意写好生活。新凤霞的几本回忆录就是这样做的,她在舞台前后积累下来的丰富经验也往往揉进其中。叶圣老说得好,

“她能揣摩各种人物随时随地的内心世界,真够得上说体贴入微了。这套本领很可能是她从小学艺的时候练成的。”

凤霞自己也说,“我平时无论在哪儿看见了新鲜人、新鲜事,都记住表演给人家看。”她还能维妙维肖地学一些名演员的台上和台下生活细节,这种功夫正是艺术家的基本功。她这样做是为了锻炼自己,不是想在台上唱“十八扯”、“纺棉花”,以庸俗的卖弄博得观众的一笑。年轻演员要学的应该正是这个。

写生活写得如此细腻、生动的,过去还真是少见。凤霞笔下的一幅幅社会风俗图真有点“清明上河图”的风味。特别是她写天津的那些篇。

不知怎的,过去的文士总是对人民的生活习俗缺乏兴趣,很少有人用心加以纪录。仅有的几本书如《燕京岁时记》、《清嘉录》……,也都是简简单单地纪事;还有就是用“竹枝词”的形式写,在这里诗成为主体,诗注更是简而又简了。这只能说是“逸笔草草”的写意画,浓笔重彩、着意钩勒的样式简直就不见。在《我当小演员的时候》中有一篇“闺女赔钱货”,可以算得难得的标本。她描写了天津两家商人为了聘闺女摆下的热闹排场,从说亲、放定,到迎亲、拜堂、闹房、回门一直写到为外孙办三朝、满月……,真是洋洋大文,极细致生动的一幅社会风俗画。这一切都发生在天津,搬不得别处去。这不是一般的社会调查,中间充满着人物的喜怒哀乐、心理活动。这里没有说理,没有教训,一切都由事实说明。文章不是出于社会学家之手,而是一个从小生活在社会底层又亲身目睹、参加了这一系列活动的小女孩的回忆。这是不能不令人惊异的。

作者还用许多篇幅重现了天津南市“三不管”一带游艺场与生活区的真实场景。黑暗的后台,苦难的艺人,张牙舞爪的地头蛇,狠毒的财东班主,这一切都是有典型意义的纪录。对于天津这个地方,过去在文艺作品中反映不多,是可惜的。作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洋场,天津与上海是有本质的不同的。天津的封建性要浓得多。如果说《子夜》是写了上海,《日出》就写了天津。凤霞这本书是优秀的散文,也是可以当做历史资料看待的。

叶圣老说看新凤霞的东西就象听她聊天,这就非常恰切地说明了她的文风。这是真正的写话。叶圣老自己和朱自清先生就都是这样写的。这在写作上是一种很高的境界,是由绚烂归于平淡的结果。可是凤霞则是一出手就有了这样的成绩,看来是从两个不同的出发点碰到了一起。

凤霞说“我至今还不认为自己是老艺人。”这话说得好,事实也正是如此。读者是希望不断地听她在纸上聊天儿的,而聊天中流出的故事是说不完的。

一九八六.一.二十二.

猜你喜欢

新凤霞回忆录天津
守护天津卫 “疫”线显担当
天津之旅
《天津之眼》
“求‘材’若渴”等8则
新凤霞为齐白石打圆场
天津宝成博物苑
八戒的悲催回忆录
写回忆录的意外收获
新凤霞的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