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齐格勒等《社会化与个性发展》

1986-07-15黄育馥

读书 1986年4期
关键词:社会化心理学子女

黄育馥

任何一个社会要延续下去,就必须努力使它的成员能够尽可能地在追求的目标以及达到这一目标的手段上取得一致,以统一的规范来约束和指导个人的行为。“社会化”就是要诱导社会的成员去做那些要想使社会正常运转就必须做的事,是使社会和文化得以延续的手段。一个社会或群体的成员们是否实现了它所要求的社会化,关系着这个社会或群体的稳定与巩固,甚至关系着它的存在。

由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E·齐格勒、心理学系主任I·基尔德和美国犹他大学心理学、精神病学和儿科学教授M·拉姆合编了《社会化与个性发展》一书,从心理学角度论述社会化问题。

直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社会化问题才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然而,社会化研究涉及到的一些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却早在几千年以前就被提出来了,例如:遗传和环境在人的发展中各起多大作用?人是消极地接受外界的影响,还是积极地影响外界?是被动地受教育,还是主动地学习?儿童是否生来就带有倾向性?如果生来就带有倾向性,这种倾向性是什么?人之初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在人的一生中,是否有某一个时期(如婴幼儿期)特别容易受到其经验的影响?多年来,发展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家们曾对这些问题提出过多种不同的答案,而《社会化与个性发展》一书则对主要的理论观点进行了介绍。作者简要地说明了精神分析学说、社会学习理论、认识发展理论、正常成熟理论和行为遗传学等主要理论观点,使我们对美国心理学界几十年来在社会化问题上的研究概貌和理论发展情况能初步有所了解。例如,书中指出,在最初几十年的社会化研究中,美国心理学界普遍把社会化过程看作一个单向的过程——父母影响子女、教师影响学生,却很少有人认识到儿童在成长发育过程中并不是完全消极的,他也可以影响父母或教师的行为。近二十年来,心理学家们的看法发生了一些重要的变化,其中最主要的是认识到社会化过程中的影响是双向的,也就是说,儿童不仅被他人社会化,也在社会化着他人;既是被社会化者,又是使他人社会化的一个因素。七十年代以后,心理学家们在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上又有所改变。他们不再象最初几十年那样,只专注于考虑家庭内部父母子女之间的影响,而是跳出家庭的圈子,从更广泛的社会的角度来研究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形成问题,进而提出社会化过程中的影响是多向的,认为社会化研究的焦点已不再是孤立的儿童,而是生活在复杂的世界之中的儿童。

从《社会化与个性发展》一书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几十年来社会化研究正日益向着跨学科的方向发展。虽然作者仍然把家庭作为最主要的社会化因素,但是,大众传播工具(如电视)、同辈群体(即年龄相仿、志趣相投、经常在一起的一群人)、教师和学校、日托幼儿园等也都被列入研究范围。一些以前属于社会学研究范围的问题(如离婚对子女社会化的影响、虐待儿童的影响、不同阶级的文化的影响等)也都成为这本书论述的问题。此外,我们还可以看到,人类学家们通过比较不同文化来研究社会与个人社会化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在这本书里也有所反映。

《社会化与个性发展》一书指出,社会化研究比心理学其他领域的研究更具有明显的、直接的实用价值。这首先表现在它对家庭,尤其是对父母亲教育和抚养孩子的实践有着重要意义。例如,书中论述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与儿童的智力发展、心理健康、道德发展的关系,父母的行为与子女的成就、感情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关系,父母的阶级背景、受教育程度、价值观念、心理状态对子女社会化的影响等,这些都对父母亲们有意识地帮助子女实现理想的社会化有着指导和促进作用。社会化研究的实用价值还表现在它在美国社会中为有关方面制定社会政策起着参谋作用。例如,书中论述了社会政策与孤僻性格、虐待儿童、日托机构、残废儿童和学校中的种族隔离现象的关系,以及与社会化有关的家庭政策、教育政策、堕胎政策等。

(EdwardF·Zigler,MichaelE·Lamb&IrvinL.ChiId:Socializa-tion&PersonalityDevelopment,zndedition,OxfordUniversityPr-ess,Inc,NewYork,1982)

猜你喜欢

社会化心理学子女
“没有用”的心理学
Tomb-sweeping Day
正在上大学的成年子女是否属于离婚案件中“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
跟踪导练(二)5
如何提高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认知
网络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化过程的影响研究
打喷嚏个性心理学
教育子女陋习
高校后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转变的一种模式
美国行刑社会化的历史解读与现实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