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编后絮语

1986-07-15

读书 1986年12期
关键词:金元宝中西热潮

“文化”问题和中西“比较”问题现在炙手可热,我们这几期仿佛也在赶这“热”潮,发了不少文章。当然,老读者知道,《读书》注意这问题久矣夫非一日,文章也发过不少,只是近来更多一些而已。

人们常以在意识形态问题上赶热潮为病。征诸多年的经验,这是有根据的。大凡故意赶热潮的文章,往往缺少生命力,等到潮头一过,再看文章,便觉索然寡味。此所以《读书》虽有志于配合某些重要书籍的出版之类大事发些文章,而终不能做到尽如人意。盖“配合”与质量有时往往互相牾,你要抓质量,便不能不牺牲“配合”。偶或两边可以兼顾,当然皆大欢喜,对编辑说来简直象检到金元宝一般。

对于文化问题的热衷,现在人们虽称之为“文化热”,不过,照我们看来,这同有些热潮还有些不同。文化问题以及中西比较问题,实际上在中国已经存在了一百多年。近代中国许多立志现代化的志士仁人,莫不注意及此。这个问题不很好解决,现代化便不能实现。最近几期以及这一期里,我们介绍了许多老一辈学者的论著和见解,即为明证。何况这些问题还不分地域,海峡两岸,世界各地,凡是中国血统的学人大多关心此事,都免不了要“热”一下。由此来看,这种“热”大概一下子还冷不了——虽则它迟早要冷,即逐步趋于深入,从而归于平淡的。

《读书》不是学术、时论杂志。它以书为中心,围绕书说话。因此,关于文化问题所论不免关于旧书和洋书为多。这方面新书的出版犹待时日,这一点读者想必是可以谅解的。

猜你喜欢

金元宝中西热潮
津巴布韦学生中的汉语热
从《寡妇春怨》与《孤雁儿》对比中看中西爱情观
行诚则灵
艺术家笔下的中西差别
遛金元宝
辽宁舰
中西结合
金元宝
缺一个金元宝
财主的金元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