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与社会一七九六—一八八九》
1986-07-15王福明
王福明
一九七七年,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施坚雅(G.William Skinner)主编《晚清帝国的城市》(The C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的出版,被西方学者誉为“从此对中国城市的认识有了极大的提高”,特别是对施坚雅的研究方法和结论推崇备至,这一学说也引起了我国学术界的重视。但该书为一论文汇编,虽有理论的框架,却缺乏对典型城市深入分析。这里介绍的这本书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可以说,这两本书分别是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来研究清朝的城市,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开拓精神。
作者罗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现任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历史学助理教授。他在校学习时即对汉口开始研究,后去日本、英国、中国(包括香港、台湾)搜集资料,并亲临汉口实地研究。作者受到国外研究晚清城市的两位权威人士——牛津大学的马克·埃尔文(Mark Elvin)和斯坦福大学的施坚雅的直接指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该书吸取了国内外研究晚清城市及工商业成果的精华,反映了当今的学术水平。
《汉口》一书对晚清城市的作用提出了新的见解,向传统观点提出挑战——自本世纪二十年代以来,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Max We-ber)的“中国城市落后并阻碍社会进步”的理论,一直统治着西方史学界。这在国内也有反映,即认为中国的城市为封建专制的堡垒,未起到腐蚀、瓦解封建经济及专制政体的作用。不论其动机如何,这一论点必然导致“中国社会停滞”及“西方带来文明”的结论。从七十年代开始,以埃尔文和施坚雅为代表的英美学者对此观点提出质疑,他们不象韦伯那样依靠西方人对中国的报道这种第二手材料,而是扎扎实实地对中国城市作具体研究。特别是施坚雅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区域——中心”研究理论。罗威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具体分析汉口这一典型城市,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作者从事实出发,推翻了中国社会“停滞不前”的观点。他以汉口为例,指出在表面的平静下,如同西方城市那样,汉口在向近代意义上的城市转化。作者将其变化归结为四个方面。商业:国家控制放松,商业领域扩大;户籍:商人等由侨居逐渐转向定居,“市民”阶层开始形成;社会结构:城市雇工增多,出现新的阶级(此点只是提及,并未展开论述);社会组织:会馆及公所作用越来越大,从处理商务到管理慈善事业,经办团练,逐渐介入政策制定,地位有所提高。由此,作者得出结论:如果让中国独立发展,它将同西方一样,进入工业资本主义社会;对于中国未能主动步入近代社会这一现象的研究,必须抛弃“其城市未成熟到足以起催化作用”这一观点,而另找原因。作者承认西方的介入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但他认为其作用在九十年代以后才明显起来。经过考察,作者指出汉口的长期发展为九十年代开始的工业化(他认为张之洞任湖广总督后武汉才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工业革命”)和二十世纪初的辛亥革命打下了物质和精神的基础。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武汉三镇经济、政治各方面的革新,是对作者观点的有力支持——没有长期的内部力量积聚和渐变,这一突变是不可能发生的。
此外,作者在分析官、商关系这一问题上也有新的见解。他认为官、商之间既有矛盾的一面,又有相互依靠、利用的一面。特别是在清中期以后,专卖制度逐渐取消,由于财政需要,官府在一定程度上是鼓励贸易的,并以立法和官府干涉来保护商人利益,这以胡林翼等湖北督抚为代表。而且为了维持社会秩序和方便税收,官府亦不得不利用商人组织。这一分析启示我们:“重农抑商”长期以来是封建经济政策的核心,但在具体执行上,往往因时因地而有所不同,清中期后政府的商业政策的变化是一值得注意的现象。
当然,同多数专著一样,此书也有不足之处。从经济史的角度来看,它缺乏量的分析。汉口为众所周知的商业中心,其米市久已闻名,但作者却很少论及。即使对列有专章的盐、茶贸易,除概述交易过程及变化外,也未列举贸易量值的大小。由于中国经济统计资料贫乏,进行量的分析十分困难,但并不是完全不可能的。尽管如此,该书的贡献仍是主要的,仍不失为值得一读的关于清朝城市历史的专著。
(WilliamT.Rowe:Hankow:Commerce and Society in a Chine-se City 1798—1889,S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4.Ca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