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肖克莱的成败得失

1985-11-01方劲戎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5年7期
关键词:曼哈顿原子弹研究所

方劲戎

肖克莱由于他的半导体理论而导致了晶体管的发明,揭开了电子革命崭新的一页。他本人也由于这一重大贡献,和科学家巴丁、布拉顿一起领受了最高的科学奖——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半导体生产逐步走上轨道之后,许多科学家觉得这是一个可能赚取高额利润的机会,就纷纷从实验室走向社会去开办企业。肖克莱在当时也决定去冒一冒这个险。于是,他在1954年辞去了在贝尔研究所的职务,到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地方,去创办了一家肖克莱半导体研究所。开张之时,他的研究所甚为兴旺,有八位年轻有为的科学家追随他去。

但矛盾随之而来,这位大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上富有创造才能,但经营一家企业,特别是主要为赚钱的企业,却显得笨拙和无能。他把他的经营性企业,办得象大学里的实验室,结果弄得他身边的年轻科学家纷纷起来反对他,说他根本不会做生意。

没过几年,他的公司就也关闭了。

一个科学家可以在科学发明中施展才智,但未必能在经营企业中得心应手。道理很简单,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经营企业,均有着独到的规律,不掌握规律,就难免要在实践中碰壁。

美国制造原子弹的著名曼哈顿工程,没有选择诺贝尔奖获得者爱因斯坦、费米等人去当组织领导人,而是让当时只是第二流的理论物理学家奥本海默去负责这项工程。事实证明这个选择是正确的,他领导曼哈顿工程,及时造出了原子弹,被科学家们赞誉为“原子弹”之父。

肖克莱的挫折,以及奥本海默的成功,给我们的启发是意味深长的。

(摘自《最优化报》)

猜你喜欢

曼哈顿原子弹研究所
咋回事
中小学书法课程研究所书法作品选登
金块藏匿在哪儿
昆虫也会便便吗?
中科院沈阳生态研究所技术
世界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后在中国引发原子图书出版热
两次原子弹爆炸幸存者去世
曼哈顿中国城失火一人死亡
原子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