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生的价值在于追求

1985-11-01郑万鹏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5年11期
关键词:鲁尔莫斯科命运

郑万鹏

卡捷琳娜提着沉甸甸的箱子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看到那时城市已经有了地铁,高层居民楼房的电梯光洁如镜,人们的穿着也都是漂漂亮亮的……物质是不贫乏了。就是不知道这个腰肢纤细的姑娘精神世界是否丰富,个性能否得到充分发展。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从剧本到影片,表现的就是这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时代里人的价值、人的命运的问题。

卡捷琳娜也曾陷入过迷误。她假造教授女儿的身份,骗取了鲁尔道夫的青眯。诚然,这中间有柳德米拉对她的诱惑,就象浮士德身边有靡非斯特的诱惑一样。然而浮士德的种种悲剧来源于他性格中的“恶”,卡捷琳娜的迷误也产生于她性格中的弱点。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靡非斯特。她刚刚毕业于十年制学校,从外省来到莫斯科。她还没有找到人生中的位置,还不具备指导自己选择的精神力量。五光十色的大城市生活使她眼花瞭乱,学者名流令她无限崇拜。她按照柳德米拉的点拨,把莫斯科户口当作一张彩票,以将某名人在户籍上写到她自己名字旁边。“十六岁的少女,本有玫瑰花的颜色,但是她却抹上了胭脂。”尔后,我们便看到十七岁的卡捷琳娜被高层电梯抛上抛下,由命运的手掌掷来掷去。

卡捷琳娜对利用教授住宅搞骗局从来也没有热衷过。真实是她的本性。但是就好象命运具有某种惯力似的,她迷途知返,回到诚实的生活里了,可那次谎言却酿成了苦果。这是契诃夫主人公式的悲哀:镟匠彼得罗夫赶着马车送他生病的老太婆去医院的路上才想起疼她爱她,可是晚了,雪掉在她脸上已经不融化了。尽管卡捷琳娜发誓今后永远、永远不再骗人了,鲁尔道夫还是抛弃了她。那苦果还要由她自食多年。深夜两点多钟,在挂满尿布的房间里,卡捷琳娜呜呜地痛哭起来,把这位女主人公的不幸表现到顶点了。

卡捷琳娜的不幸是“小人物”的不幸。从对这不幸们的描写,我们看到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在当今苏联文学中的复兴。文学上有许许多多的主人公遭遇不幸,陷于不幸,终究也没能走出不幸。而卡捷琳娜这个饰件厂的冲压工,作家没有将她写成“被污辱与被损害的”。她自食苦果的过程也是她“自我设计”的过程。她经受不幸的同时,就开始了自由选择的行动。她房间里晾满了尿布,可桌子上教科书和笔记本也摊开着。她抛开了电视台的“示范答案”,在事业和爱情两方面进行艰苦地探索。探索是《莫斯科不相信眼泪》最鲜明的精神特征。这也是俄罗斯文学传统的复兴。列夫·托尔斯泰几乎全部重要作品,都贯穿着对人生、社会问题的探索。托尔斯泰认为:艺术家为了影响别人,应该是一个探索者,应该使他的作品成为一种探索,只有这样,观众和读者才能产生共鸣。

切尔内赫是七十年代崭露头角的青年剧作家。他的作品大都写生产题材,主人公大都是当代实干家。而在《莫斯科不相信眼泪》里,我们几乎看不到任何生产过程以及卡捷琳娜这位实干家解决工厂重大问题的过程。就连她考大学、念大学、成为联合工厂厂长的过程,即发展自己的过程,都被作家独具一格地舍弃了,而着意表现女主人公经过十七年苦难的历程之后,浑身洋溢的精神力量和个性特征。

这位女厂长已全然不同于当年的冲压工,而同时又是她自己。十七岁时不幸的谎言,也没有蚀掉她纯真的素质。就表面来说,她欺骗了鲁尔道夫,后者有权裁决她。而在深处,他俩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性格冲突。他们的婚姻,一开始就带有悲剧的性质。鲁尔道夫没有自己的思想。他的选择永远是时髦。他永远按照世俗的利益设计自己。他把彩票押到电视上了。他不仅否定了报纸和书籍,也否定了人生所有严肃的东西,否定了人主宰命运的能力。他的性格就是虚无。而卡捷琳娜就是在录像机前也仍然坚持自己的选择:老老实实地劳动,执着地追求人生价值。这是真与伪的冲突。而这深层的冲突在表层方向却被完全颠倒了。

人生有许许多多的事情经常以不同的形式出现两次。切尔内赫成功地表现了人们的这种神秘的命运,让我们把在上游所看到的纠葛,在中游再看一遍:电视台又一次采访,女主人公又一次暴露自己的身份,男、女主人公又一次坐在苏沃洛夫街心花园的长椅上……真与伪在这里又被颠倒过来了,男、女主人公的位置改变了。两种选择、两种人生、两种价值,使我们从中看到了自己:自己的道路,自己的命运。

女主人公又一次接受电视台采访时,她显现在屏幕上的表情是笑容可掬。她找到了人生中的位置,她有能力主宰自己的命运了。在剧本后半部,对女主人公和另一男主人公戈加的刻划,明显地采用了浪漫主义的手法,表现他们的力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这里,出现了明快的主观抒情的调子,同前半部形成强烈的反差。

卡捷琳娜同部长的谈话,象抒情诗那样抒情:

“从原则上讲,在我们国家,一个人只要有所追求,他几乎总可以达到目的。”

在这里,政治已经达到最大的限量了。从中我们可以窥见当今世界的文学里,思维政治化加强的趋势。卡捷琳娜的感受既是对社会最高的赞誉,又是对社会最大的期望。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个靡非斯特,都存在着灵与肉。每个社会也都是一个狮身人面兽,都存在着文明与愚昧的互相消长。为人生价值的追求创造良好条件、不断地使文明得以生长,亦即逐渐地消除愚昧的社会、制度,才是合理的社会,优越的制度。

戈加同亚历山德拉们的一席谈话已经接近于哲理的高度。卡捷琳娜曾为遇不到理想的男人而忧郁。戈加正好不是卡捷琳娜所鄙视的精于“计算”的人。戈加的出现,表明世上有男子汉。卡捷琳娜理想中的男子汉,正象《北方的河》所写的,“现实生活中也有。只怕你认不出来。女同胞,只怕你们见到了也认不出来。”戈加形象形成了同鲁尔道夫鲜明的对比,完成了卡捷琳娜对于爱情、婚姻、幸福的追求。他认为人生不在于地位,不在于名气,而主要的是要成为一个幸福的人。他所理解的幸福是“享有自由,受人尊重。”他要求享受的自由,是努力工作的自由,追求人生价值的自由,做好人的自由。就象约翰·克利斯朵夫要求享有为受苦的平民造福的自由一样。戈加爱自己的工作,自己的朋友,爱莫斯科,爱亚历山德拉的母亲卡捷琳娜。他毫不掩饰地承认他是幸福的。本世纪的几位伟大作家都将自己追求的理想升华为独特的哲学境界。罗曼·罗兰的是“和谐”,即个人自由同集体事业的完美结合;高尔基的是“大写的人”,即以个性的自由发展代替“个性的毁灭”,萨特的是“真正的人”,即人在实现自由的同时创造自己,成为真正的人。而这几位思想的先躯都将终生追求的理想寄托于社会主义了。切尔内赫通过对卡捷琳娜、戈加等人物命运的描写,表明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人们价值是能够追求的,人的自由是能够实现的,人的个性是能够得到充分发展的。卡捷琳娜、戈加这样普普通通的人的追求实现了,这给我们带来了启示:人不应该相信眼泪,不应该相信命运,而应该相信追求。

猜你喜欢

鲁尔莫斯科命运
莫斯科第一届宠物狗节
大雪袭击莫斯科
被命运“扼住”的小意
崛起,莫斯科大公园
车“游”
论命运
进化决定恐龙的命运
命运是否掌控在你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