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艺界女杰——罗翠莹
1985-11-01林湄
林 湄
今年元旦获得英女王授予荣誉奖章的罗雅凝小姐(即罗翠莹),堪称香港文化艺术界一位女杰。
“道蕴奇才世所倾,天生丽质自冰莹。凭君案上生花笔,写尽民间疾苦声。”这是岭南画派著名画家赵少昂先生赠送给罗翠莹小姐的一首诗,对罗翠莹的赞美和评价,是中肯的。
道蕴奇才世所倾
罗翠莹出生于书香门弟,祖父母、父母均事业有成。她八岁时随母亲来港,便孜孜不倦地求知求学。当她从培道女子中学毕业后,清丽典雅的外形和聪颖的天资,使她具备了走上艺术生活的道路的有利条件。她带着对生活的探索和对艺术的热爱,去了星洲,与她的姐夫共同组织过电影公司,她以华丽罗的艺名演过电影,担任过女主角,拍了好几部片,成为艺坛上的一颗新星。她在艺术实践中,思想日渐成熟,对待世情日渐冷静了。多年影星生活所体察到的世态炎凉,使她领悟了一点人生的哲理。于是,急流勇退,离开了影坛,开拓了另一条艺术生活的途径。
返港后,罗翠莹就拜赵少昂先生为师,潜心学画,同时向陈荆鸿先生学习诗词书法。一个娇柔女子能攻诗文、书法、书艺而与时俱进,实在难得。1965年,她的才华在星洲诗画展览中就表露出来,她曾在展览会上当场即席挥毫,博得观众热烈的赞赏。
罗翠莹小姐经历丰富,有刻苦钻研的精神,使她的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1965年她以翠莹笔名从事写作,投稿于各报刊,1966年,她的笔名就为广大读者所熟悉。那时,她应十几家报刊特约撰写小说,又在各报副刊上以“四淮集”、“伏案琐语”、“东执西扫”“朝九晚五”等专栏撰写随笔和杂文,还先后出版了许多部小说。
忘我服务获殊荣
罗翠莹观察到香港各行各业竞争激烈,只有文化艺术沉寂落寞,为了促进和繁荣香港文化艺术,她决心恳请有名望有成就的学者、专家长辈出来开展社会活动。她的恳请不但获得学者的支持,同时受到政务总署的赞助,并联合全港各社团创办了全港青年学艺比赛,每年举行一次,每届均有书法、绘画、海报设计、中文辩论、中文讲演、中文写作、翻译、校际时事及学术问答等比赛项目,由名流学者担任评判。十多年来,罗翠莹不但亲力亲为,并慷慨解囊赞助,颁发奖金奖品给得奖者,遂令文化活动较为沉寂的香港平添了艺术的光辉。
除了艺术活动之外,罗小姐还认为香港是一个重视英语的特殊社会,青少年不懂讲国语不是好现象,为了带动青少年推动国语的活动,她曾以香港警察署交通安全会副主席和童军会长的身份,多次自费印发中文宣传小册,推动交通安全部和童军部的文化艺术活动。十多年来,由她赞助和捐助文化艺术事业的款项,为数是不少的。在今天这样一个金钱至上的社会中,这种热心公益事业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罗翠莹是位有十几个社会职衔的杰出女性。她谈吐文雅,丰采照人,落落大方。给人以正直、坦率、善良、很重义气的印象。她的书房客厅挂着的各家的书画和满架的图书,还有政府和社团颁发给她的大小几十种奖旗、奖品。由于她的贡献,今年元旦,荣获女王奖章。
生活永不知寂寞
罗翠莹担任许多社会公职,真不知她是如何安排时间的,她的回答是:“上午办个人业务,下午、晚上、周末、周日及公共假期全部安排为文化活动服务。”是什么原因使她有这种忘我的热忱和旺盛的精神,从事繁重的社会活动呢?她说:“中华民族是一个有优秀文化艺术传统的民族,我是中国人,我从小爱好文化艺术,我多么想在香港为中国文化与世界沟通交流,尽一份力量。我渴望香港很快有一个正规的文化艺术组织……人的生命有限,应尽快争取时间做一些有益于人民的事。”她的一首咏怀诗写道:“敢罅度春秋,乐与竹松伴侣俦。风雪严冬甘冷落,岂因压迫便低头。”诗如其人,她真无愧于对香港所应作的事。
罗翠莹似乎和许多女强人有共通的个性,到目前仍然过着独身生活,但她并不感到寂寞,社会工作的重担和责任感,以及对文化艺术永不厌倦的追求,令她的生活充满生机和活力。
(祥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