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魅力的科普读物
1985-07-15袁晓園
袁晓園
在北京,一有空闲就想读书。恰好,我的好友——北京培黎职业大学副校长雷淑性女士送来一本她学生的新作,书名叫做《生活中的心理学》。没想到,一拿到手就被它紧紧吸引住,同读章回小说一样,欲罢不能,十几万字竟一口气读完。
一本心理学的科普小册子,怎么会有这般魅力?这也得从心理学这门科学谈起。
心理学是一门诱人的、古老而又年轻的学问。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虽然只是近代的事,但是,她的出生和成长确有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几乎同人类丰富多彩、斑驳陆离的文明史一样,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代,人类在认识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致力于认识自己,心理学就是直接研究人类自身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正因为如此,她备受学者们的青睐。从古中国、古印度、古希腊和古巴比伦的历代古贤先哲到当代的哲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教育学家、伦理学家、生理学家、精神病学家,甚至许多自然科学家,以及各式各样的学者,无不对她含情脉脉,在她身上倾注种种柔情。因为唯心主义哲学家们,对她的心灵作过许多荒诞不经的解释,给她蒙上神秘莫测的面纱,致使世人误认心理学只不过是宣扬灵魂论之类的唯心主义货色。
直到十九世纪,由于科学的进步,尤其是自然科学的兴起,使心理学家得以吸取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一八七九年,德国的冯特在莱比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从此,心理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自冯特之后,一百多年来,西方心理学的发展经历由各学派开创,分途发展,互相对立、批判的阶段,发展到今天则大有整合的趋势,各派互相吸收,殊途同归。最为明显的是认知心理学的产生。现在科学家运用最新的科学研究方法,诸如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并采用最新的技术手段,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揭示人脑加工信息的机制,使行为科学、认知科学、人工智能、大脑科学等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发展之速,超过任何一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在先进工业国家,她正日益深入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及人们的社会生活之中。科学家甚至预言,心理学将是下一世纪的带头科学。
心理学既然如此重要,人民大众自然就追求、学习心理学了。遗憾的是,心理学的教科书,大多十分抽象难懂,概念、术语极其专门,言语枯燥乏味,甚而晦涩。致使许多人想叩开心理学的大门,却又对它的高深莫测望而止步,只好乘兴而来,扫兴而去。
好了,现在有了《生活中的心理学》,在它的导引下,我们就可以步入心理学的大门了。这本书以娴熟的笔锋,流畅的文字,加上诗词、典故、俗语,旁征博引各种知识,竟把抽象的科学理论说得活泼生动,情趣盎然。全书以五十篇独立的小论文形式排列,构成一个描述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的结构体系。每篇文章的起承转合,作者独具匠心。开篇都从生活事例入手,一下子吸引读者的注意,然后笔锋一转,不知不觉把你引入窥测人心的世界。行文承上启下,分析各种心理现象时说理清晰,生动有趣,文字流畅,一气呵成。结尾处提出作者的忠告,启示读者怎样塑造、培养优良的心理品质和健全完美的人格。读后颇受启迪,印象良深。
我之所以推崇这本小册子,寓有两个希望。一是希望学者们都动手写点科普作品。有的人鄙视科普创作,以为那不过是雕虫小技,不值得重视。事实上,写好一本科普作品,并非易事,既要讲科学性,又要有知识性、趣味性。对科学理论要能深入浅出,同时又要兼收百科知识,博观约取,融为一炉,再加上熟练的文字功夫,紧紧吸引读者,这可不是任何人都能轻易做到的。著名语言学家王力教授就十分重视科普,他龙虫并雕,既有大部头专著,也写《江浙人怎样学普通话》这样的小册子。我们应学习《生活中的心理学》两位中年作者,热爱青少年,关心青少年,为他们多写有益的书籍。第二个希望是,那些著书立说的专家、学者、教授们,他们应尽最大可能把书写得生动活泼些。书是写给人读的,除了科学性之外,还应有可读性,就是让那众多的、非本门专业的读者能读得进去,能读得入迷当然更好。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懂得读者的心理,从遣词造句到谋篇布局,都应有所讲究。
一九八五年五月三十日
(《生活中的心理学》,李镜流、李树珍著,中国青年出版社一九八三年七月第一版,0.9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