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沿着古代诗人的足迹(连载之六)

1984-11-01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4年6期
关键词:庐山陶渊明诗人

秦 泥

性本爱丘山

在我少年时读过的中学语文课本中,有一首二十行的小诗,我至今句句铭记在心,没有淡忘。它就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365-427)的《归园田居》: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圩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时隔四十多年,我所以还能熟记着它,除了诗中的田园生活描写得实在是太好以外,诗句的明白如话,琅琅上口,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陶渊明生活在战乱频仍的东晋末年,从二十九岁起,曾离家十三年,作过祭酒、参军、县令等小官。四十一岁时,在彭泽令任上,终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弃官返里,躬耕田园,直至去世。

陶渊明历来被文学史家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杰出的田园诗人”。《归园田居》是他归隐后第二年所写的代表作,共五首,上述的是其中的第一首。字里行间充满着诗人抛弃恶浊的仕宦生活,投身大自然怀抱的那种喜出望外、怡然自得的心情。

采菊东篱下

我有幸一了走访陶渊明故里的夙愿。诗人的故里,位于江西九江避暑胜地庐山的南麓。我首先来到了诗人当年所喜爱的村旁“野泉”,今天这里已成为庐山温泉疗养院。离疗养院不远即是陶渊明的故乡。这是一个只有十余户人家的小村子,住户都姓陶,是诗人的后裔。

据史书记载,诗人的故居原住玉京山下,第三年,他在诗中所描写的“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的住宅,便被一场大火烧毁了。后来诗人就移居栗里村。这个村子就是栗里,可能也就是他在《移居》诗中所说的“南村”。

山环水绕,一千五百多年前使诗人流连忘返的风景依然如故。村前一条清泉,从一座小石桥下缓缓流过。这座小石桥,据说便是诗人当年“带月荷锄归”走过的“清风桥”,亦名“柴桑桥”。桥畔大树下,斜倚着一块青石,上刻“柴桑桥”三字。

顺着清清的流泉,依山势南行至一水池。池间巨石上,刻有“醉仙濯缨之池”字样,人们便叫它作“濯缨池”。相传诗人当年在劳动之余,常在此池中涤锄洗帽。

离池不远处,有一巨石赫然横卧在山旁的溪涧中。这便是当年诗人醉后高卧的地方,人称醉石。

我们登上这块高约三米的巨石。平滑的石面稍倾如台,可容十人,上刻“归去来馆”四个大字。据《南史》记载:“先生弃官归,时往来庐山中,醉辄卧石上,其石至今有耳迹及吐酒痕焉。”这近乎民间传说。我们细观石上,除了长年因风雨剥蚀而留下的斑痕以外,什么“耳迹”、“酒痕”都无可辨识。石上倒可清晰读出宋人留下的一首《题醉石》的刻字:

“渊明醉此石,石亦醉渊明,

千载无人会,山高风月清。

石上醉痕在,石下醉泉深,

泉石晋时有,悠悠知我心。”

陶渊明嗜酒,饮酒是他诗中常常吟咏的题材。他曾写有《饮酒》二十首,其中的第五首是最为脍炙人口的: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此诗生动地描写了乡居自然环境的清幽、生活的闲适和心境的旷达。最后两句说,此情此景,想说出其中的真意,却忘记该用怎样的语言来表达了。一种醉后陶然自乐、忘我返真的心绪跃然纸上。

由于时代的局限,诗人对于当时邪恶势力的抗争,除写诗明志外,一般表现为隐居归田、以酒自醉。

我们离开陶村,驱车在环山公路上西行约二十分钟。便来到绵羊山下拜谒陶渊明墓。在山坡的树丛间寻找陶墓颇费了一些周折,后来在守林人的指引下终于来到了诗人长眠之地。

墓高踞在一个朝阳的山冈上,四角各植一株枝叶繁茂的古松。墓碑上刻有“晋征士陶公靖节先生之墓”,碑额上是“清风高节”四个大字。碑左侧是墓志及“五柳先生传”刻文,右侧是“归去来辞”刻文。这两篇文章都是诗人传世的名篇。碑立于清乾隆三年(1738)。

我们在墓前伫立良久,我不禁默诵起诗人写于逝世那年(427)的《挽歌诗》来。共三首,此为第三首: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峤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巳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这里背靠高耸入云的汉阳峰,面临浩瀚无涯的鄱阳湖,远离市嚣,林静谷幽,的确是一个诗人安息长眠的好地方。

此处幽静足以栖

史书上曾载有陶渊明与东林寺名僧慧远交往的故事。东林寺,位于庐山西北麓,慧远创建于东晋太元十一年(386),是当时中国佛教的一大丛林。慧远为东方名僧,乃佛教“净土宗”的始祖。要探寻陶渊明的遗迹,东林寺不能不去一游。

我们离开墓地,登车沿蜿蜒的环山公路向山之西北麓疾驰。近一个小时后,一座七层古塔(这是比东林更古老的西林寺惟一留下的遗物)及古木丛中的东林寺新修复的殿堂和粉白寺墙,老远即映入眼帘。

东林真不愧为千年古寺,几乎每幢建筑都有一段与之有关的古老的传说和历史佳话。

寺的主要建筑“神运殿”,相传慧远初来庐山,山神托梦告他:“此处幽静足以栖”。半夜,隐闻雷雨声震动山谷。次晨,即见平地冒出一口水池,各种良木从池中源源涌出。慧远大喜,即用这些木材建成了一座大殿,因而取名“神运殿”。殿前的水池,即名“出木池”。

殿后花圃间,有一口二平方米的井泉,叫“聪明泉”。相传慧远常与好友殷仲堪研究学问,殷能言善辩,慧远笑指泉水说:“君之辩如此泉涌”。后人就名此泉为“聪明泉”。

殿侧的“三笑堂”与寺前的“虎溪桥”,都有一段涉及陶渊明的佳话。据说当年诗人与慧远及山南某道观的道士陆修静三人友谊甚笃,经常聚在一起谈经论文。慧远是一位很有修养的高僧,他“影不出山、迹不出俗”,送客从来不走过虎溪桥。如过桥,山上的神虎就要吼叫。一天,慧远送诗人和道士出寺,三人一路携手交谈,谈兴正谈,不觉越过了石桥,忽听山上神虎大吼不止,三人乃相视大笑,挥手而别。这就是“虎溪三笑”的故事。

我们站在虎溪桥上,观赏着这群山环抱、溪水回流的古寺,谈论着这种种古老的传说佳话,心里真有一种不可名状的舒畅和愉悦之感。

作为身处晋末乱世的隐士,陶渊明晚年常与庐山中的释道交往,这是可以想象得到的事,但要说他们之间在思想上志同道合,恐怕却未必尽然。但陶渊明毕竟是一个生活在一千多年前封建社会的士大夫,在他的思想和诗文中不可能不存在许多安贫乐命、及时行乐、避世消极的东西。

仔细地研读过陶诗和了解诗人生平的人,都会知道陶渊明是个外表恬淡静穆,而内心热情济世的无神论者。他少年时曾胸怀大志,接受儒家思想,希望建功立业。但在出仕了一个时期以后,现实使他感到失望,他不愿与当政的人同流合污,便选择了一条退隐归耕的道路。这时他又受到老庄哲学的影响。因为他有过以往文人多不曾有过的田园生活,并且亲自参加了劳动,与劳动人民有了接触,思想上不可避免地得到一些新的感受和启发,因而在崇尚骈俪陈旧文风的晋代,能创造出有独特风格的田园诗的新形式,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摘自《人民中国》中文版)

猜你喜欢

庐山陶渊明诗人
夏日避暑
“诗人”老爸
陶渊明失败了
愤怒
贫而无谄的陶渊明
避暑胜地 大美庐山
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论“持之以恒”
庐山脚下泡温泉
想当诗人的小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