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漫谈读和写

1984-11-01刘叶秋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4年12期
关键词:哲理苏东坡自学

刘叶秋

语文学习与写作实践的关系如何?怎样提高写作的能力?有人说,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不是说书读得多了,自然能写出好文章来?怎么有的大学生也写不好一篇短文?这是一个很实际、很有意思的问题,本篇即由此谈谈个人的看法。

首先要指出的是:读书不能代替练笔,学历并不等于写作能力。中学生文字不通顺,甚至大学文科毕业生连一封信也写不好的,其原因主要是在写作上缺乏认真积极的训练。

写作能力,是逐步培养而来的。在掌握了语文基本知识(如语法修辞、一般的篇章结构如文体常识等)之后,还得经常广泛而深入地阅读,同时配合有步骤的写作训练(如写信、写日记、写简短的通讯和黑板报等),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才能逐渐提高。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实践。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在校学生,可以各体的范文作为摹仿的对象,学习写作;再选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辅助阅读,扩大视野,提高赏析的能力,以促进写作。青年自学,也必须阅读、写作并重。

不过,自学中的阅读,不必限于能直接当写作范例的作品,古今中外之书,无不可读。对名家的优秀作品,不要认为高不可攀,自己学不来,就不阅读。例如苏东坡的前、后《赤壁赋》,并没有什么具体事迹,也并非有意作抒情文,只是借眼前的一点景物,随机触发,信手挥洒。可是其中有人、有物、有情、有景,活泼生动,一片神行,展示了一个崇高的境界。作者的哲学思想、生活体验、学问修养以及敏锐的观察、非凡的才藻,都由此表现出来,使我们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仿佛苏东坡就活跃在我们身旁。散文赋作到这种程度,真可谓“前无古人”了。我们当然不能要求大家写作都达到如此的水平,今天也无须再学作赋,但从中吸取对自己有益的东西,还是非常必要的。例如这两篇名作当中融合情景,叙议兼施的手法,寄兴涤微,含蕴丰富,又象诗、又象小品文,又象哲理的论述的风格,不是非常令人回味吗?如果能够“师其意而不师其辞”,由这两篇赋的阅读而悟出作诗、写小品或写哲理散文的道理,就都算有所得了。

写文章要一气呵成。写完初稿,再仔细审改:调整章节,增删材料,润色文字。清代的古文家朱梅崖(仕琇)每成一文,总要粘稿于墙,天天熟视,加以删改,直到万无可删,才以稿示人。这种认真、严肃的写作态度,值得学习。古今有许多好文章,就是这样不厌求精地改出来的。

有的青年问:“常读关于写作方法的书,能不能提高写作水平?”我的意见是:这类书可以看看,例如语法修辞,讲的是用词造句的规律和表达的技巧,学通其理,有益于思维。可是要尽量避免繁琐,不要“入”而不能“出”。多读书,多练笔,坚持不懈、严肃认真地作有意识的训练,才是提高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的关键。

(湖北邓务贵摘自1984年8月9日《中国青年报》)

猜你喜欢

哲理苏东坡自学
妙语尝酒肉
苏东坡问路
千年英雄苏东坡
苏东坡学无止境
哲理漫画
漫画哲理
漫画哲理
哲理漫画
告读者
怎样培养自学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