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进入自学的境界中

1984-11-01邢玉琢马京华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4年5期
关键词:前人字典生词

邢玉琢 马京华

在北京外国语学院一座普通的寓所里,我们访问了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兼英语考试指导委员会主任许国璋教授。

许教授以哥白尼创立“日心说”,达尔文提出“进化论”和毛泽东同志首创农村革命根据地伟大理论为例,深有感触地说:“大科学家、大哲学家,他提出一个理论而被后人认为很有价值,总是有不同于前人的地方。不同于前人的地方是怎么得来的?是靠人家来教吗?不是的,主要靠自己钻研,做学问。自学是一种能力的表现。这种能力,是掌握了基本知识和基本的研究方法,用以获得新知识的一种能力。取得了这种能力,就能在知识领域里无往而不通。”

许教授接着说:

“外语学得好,往往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表现为课文朗读、理解、问答以及口头、笔头作业好;另一种表现为基本能做到以上这些,但与此同时,他还独立地朗读老师不曾教过的,自己也没有听过录音和示范朗读的文章,他敢念,尽管念得有错,但还成个腔,能让人听懂。他还积极去借课外书来看。开始看不明白,慢慢查字典,生词可能多到一页几十个,甚至一页开头出现一个生词,刚刚查过,到了同一页上最后一行,这个生词又出现时,他又忘了,又得查。但是他坚持这样看下去,逐渐地生词就减少了,以至于能扔开字典。我曾在电视英语讲座中讲过,我不太相信那种借助字典能读懂外语的说法。因为每个生词总是有好几个不同的含义,在一个句子里,如果有三个生词的话,每一个生词都有五、六个不同的意义,天哪,你怎么给它们搭配啊?不过,就自学的程度来说,能借助字典读懂一篇文章,总比完全依赖老师讲解要好一点;无须借助字典(哪怕理解还有不正确的地方),就又好了一点;从只能读懂自己熟悉的专业文章到读懂其它专业、学科的文章,最终能有所创新,甚至超过前人的水平,那就好得多了。

我观察了几十年,在学校得五分的学生,到社会上工作,不一定是最出色的,相反的,得三分的学生后来居上者大有人在。这就是各人在后来的几十年中会不会自学,能不能很快地掌握在新的条件下自学的规律。有的学生在学校时不受课堂上老师所给的知识的限制,他在掌握基本原理以后,课外求得许多知识,尽管他考试时未必能取得五分,但他一旦到社会上工作,原来积累的广博的知识越来越发挥作用,而且因为在学校时养成了自己寻求新知识的习惯,这个习惯得到了更大的发挥,他在工作上的成就也会越来越大。”

针对现在英语学习中风行的大量做选择答案的作法,许教授批评说:“目前有一种做考试题、猜题、押题的风气,这是英语学习的灾难。”他认为,有些国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用这种考试方式,这是自动化改卷所必需,但我们学习英语,不能靠这种方法。例如,谁能够跟一个外国人说话的时候,说我给你四种回答,请你在其中挑一个。这种方法无助于提高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不能使你学到英语。与其搞这种训练,不如看十本比较容易看懂的书,必须自己去看,自己弄懂,自己从中找到乐趣,这样才能学得扎实。”

许教授说,当你真的拿起一本外文书来一看,“啊呀,这书真有意思!”然后看到妙处哈哈大笑,大家都嫌你,以为你得了精神病,说:“你发疯啦”?你这个时候就学出乐趣,学出味道来了。一个人学英语学到这种地步,就进入自学的境界了。自学的乐趣是不能由别人代你得到的,尝到了甜头,自学的动力就越大。如果一个人学英语时感到很苦恼,我看他就没有学出味道来。他没有学出味道来,那怎么行?他应该凭自己的力量去学习,看浅易的东西,学出味道来了以后,生字就记住了。这个学习是跟乐趣或者叫智慧的享受有直接关系的。比如练太极拳,越是练得好的人,越是其乐无穷;越是姿势生硬,练不好的人,越是苦恼。“你觉得学习是个苦事,没有进入到自学的境界,没有学出味道来,没有掌握其中的智慧的妙趣,那是学不好的。学外语如此,学习其他的科学也是如此。”

(摘自《自学》1984年第1期)

猜你喜欢

前人字典生词
致寝前人语
字典的由来
打渔人
趣味古文
大头熊的字典
正版字典
生词库
生词库
生词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