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古道今话“皮影”

1984-11-01常才智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4年10期
关键词:影戏李夫人皮影戏

常才智

皮影是我国一种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艺术品种,它是用牛皮或驴皮雕镂绘制成影人,通过灯光的透射,伴随着音乐和歌唱表演出一定的故事情节来给人们观赏的。

我国皮影戏具有悠久的历史,相传西汉时,宫妃抱太子在窗前玩耍,巧剪桐叶作人形,映在窗上表演。据说,汉武帝思念亡故的爱妃李夫人,齐人少翁说他有办法可让李夫人的影子出现。晚上少翁设灯烛、帷帐,让一个身材,面目如李夫人的女子从帷帐后走过。汉武帝在帷帐这一面远远看见了,以为真是李夫人,不免又惊又喜。关于皮影戏可靠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宋代。宋人张来的《明道杂志》中说:“京师有富家子,少孤,专财。群无赖百方诱导之。而此子甚好看弄影戏,每弄至斩关羽、辄为之泣下。嘱弄者且缓之。”又宋高承《事物纪原》记述:“仁宗时,市人有能谈三国事者,或采其说加缘饰,作影人。”更详细记述宋代影戏的史书见《东京梦华录》,《都城纪胜》和《武林旧事》。从这些史书的记载,我们可以知道,皮影戏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经成为一种比较完善的戏剧艺术了。

发源于我国的皮影戏,在元代初期,曾作为军队内部的文娱活动,经常在军营中流动演出。后来传到国外,十三世纪初叶,传入南亚各国,十八世纪中叶传到欧洲各国。世界各国的艺术家对我国皮影戏表现了浓厚的兴趣。1774年,德国大文豪歌德曾在一次展览会上,把我国皮影戏介绍给德国观众,并在1781年8月28日他生日那天,演出了皮影戏。1927年在德国举行的万国展览会上,中国留学生演出了皮影戏《喜相逢》,轰动一时。新中国成立后湖南皮影戏剧团曾访问了苏联、捷克斯洛伐克、波兰、法国、南斯拉夫、匈牙利、民主德国、蒙古、朝鲜、伊朗等十多个国家,受到各国人民的一致好评。

我国皮影造型艺术为什么会引起世界艺术家们的注意呢?因为皮影的美术造型不同于任何戏曲或工艺品,它独具一格:既是一种图案艺术,具有强烈的夸张性和浓厚的装饰性,又是一种镂刻艺术,运用洗练有力的雕刻线条来塑造形象,结构画面。这种艺术与我国民间窗花剪纸同出一源,可以说它是活动剪纸,美术电影工作者根据皮影原理,创造了一种新型的动画片,取名叫“剪纸片”。

我国古代的皮影很讲究人物造型美,南宋吴柏牧的《梦梁录》中说:“初以素纸雕簇,其后人巧工精以羊皮雕镂成形,用色妆饰,不致损毁……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刻以丑形,盖亦寓褒贬于其间耳。”可见当时的皮影艺人就很注意刻画人物性格了。以后,皮影人物的造型及服饰又受到地方戏曲的影响,更脸谱化,程式化了。色彩艳丽的皮影人物,既是戏中的“演员”,更是精美的工艺品,素为美术鉴赏家与收藏家们所珍视。

解放以来,皮影这古老的民间艺术,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皮影艺术在传统的基础上又有不少创新,涌现了不少反映新时代生活的剧目。皮影之花越开越繁盛,越开越兴旺。

(穆玲摘自《美育》1984年第1期)

猜你喜欢

影戏李夫人皮影戏
有趣的皮影戏
有趣的皮影戏
吟 荷
皮影戏的超级“迷妹”
美国女孩安妮:中国皮影戏的超级“迷妹”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佟晶心影戏研究方法及其理论贡献研究
简说江玉祥著《中国影戏与民俗》(修订版)
古老的皮影戏
你还敢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