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的音乐标记

1984-11-01陈椿源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4年10期
关键词:竹管大者乐舞

陈椿源

1956年,我国第一届全国音乐周时,舞台的屏幕上,悬挂了一个图形(如图一所示),这就是我国的音乐标记。它是由我国的古代乐器“排箫”演变而来的。

排箫,是我国古代一种管乐器(如示意图二),它由若干根长短不同的竹管编排而成,有无底和封底两种,前者称“洞箫”,后者称“底箫”。据《通典》记载,排箫,大者由二十三根竹管编排,小者由十六根竹管编排。由于竹管长短不同,形似凤翼,所以也称“凤箫”,并以凤凰的鸣叫来制管定律。到了清朝乾隆时期,所制作的排箫就包含十二律及四倍律。

周代贵族统治者在祭祀四望的“六舞”中,有一支由九段组成的“韶箭”乐舞。“韶箾”简称“韶”,相传为舜时的乐名。

古书中有载,鲁襄公二十九年,吴国的季札在鲁国见到“韶箫”的演出,叹为观止。而鲁国的孔子周游列国来到齐国时,听了用排箫演奏的“韶”,竟“三月不知肉味”,并称赞这是尽善尽美的乐舞。足见“韶”虽是一支佳乐,但用排箫来演奏它其音色之美,表现力之强,感人之深。

由此可见,用排箫这种古乐器,演变为我国今天的音乐标记,其意义是很清楚的。

(小方摘自《贵阳晚报》)

猜你喜欢

竹管大者乐舞
韩邦奇《苑洛志乐》的思想来源与乐学诉求
心系“国之大者” 力扛时代重任
闪亮科技人
牢记“国之大者”
果园管理一诀窍:小小竹管治根病全
以管窥天
唐代丝绸之路乐舞文化的当代传承考释
世说新语一则
沅水流域傩仪式活动中的乐舞研究
学前教育音乐学科融合的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