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唯一目的,是为人类服务
1984-08-20刘绍楹
刘绍楹
走上成才之路,每个科学工作者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科学研究的目标是什么?应当选择什么样的研究课题?科学研究的箭,应当瞄准哪里发射?
历史和现实的无数经验告诉我们,科学家的创造是时代的使命,社会发展的需要。明确为社会生产服务的目的,面向实际,从社会生产需要出发搞科研,容易出成果、见效也快。
法国生物学家和化学家、微生物学奠基人巴斯德,一生坚持围绕社会生产需要搞研究,因而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成功。1881年前后,法国农村牛羊中流行瘟病,给牧民造成了十分惨重的损失。巴斯德决心通过自己的研究、实验,为群众解除可怕的灾难。他带着几名助手到农村、牧区去,进行了两三年的实地考察,终于发现,牛羊瘟病是由于某种病菌造成的。巴斯德在实践中还发现,病菌放置一定时间以后,毒性会大大减小,注射到健康的动物体内,可以使之产生免疫作用。这样,无数牛羊得救了,农牧民都称赞巴斯德办了一件大好事。
法国盛产葡萄酒,但由于微生物作怪,已经做好的成批葡萄酒全部变酸,使酿酒业面临危机。为此,巴斯德研究出了加温消毒法,避免了灾难性的损失。阿莱省的蚕受到一种神秘病害的侵袭,使整个法国的丝织业受到了威胁,巴斯德又历尽辛苦找到了蚕病传染的原因,制服了病害。他还把治疗畜类流行病的方法,成功地运用到人的身上。当时,人们对细菌感染致病还没有认识,外科手术没有消毒制度,死亡率极高。巴斯德抵制了保守势力制造的种种阻力,在医学界大力宣传细菌传染和手术消毒的道理,逐渐被人们接受,外科手术死亡率明显下降了。他还精心研究了白喉、狂犬病等危险疾病的防治法,拯救了无数的生命。
巴斯德走上成功之路的实践告诉我们:科学工作者必须把自己的工作和人民群众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才能有所作为。选择了社会生产和人民群众需要的课题,就会走上成功坦途。由此,我们又想起了戴维发明安全灯的故事。
1816年间,英国的纽卡斯尔和卡尔迪弗矿井中,发生了数次可怕的大爆炸,造成了数以千计矿工的死亡。面对煤矿工人遭受的惨痛命运,社会责任感促使戴维下了决心,一定要解决好这个难题。他首先访问了煤矿,带回瓦斯样品,和助手法拉第一起精心研究起来。分析表明,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戴维想,甲烷的燃点比较高,如果不使它直接接触火焰,就可以防止它燃烧。戴维进行了各种各样的试验,终于在1816年设计出了一种新矿灯,用一种金属网代替了原来的玻璃罩。瓦斯可以自由地从网上的小孔中穿过,但火焰不会外露以至燃着瓦斯,因为铁丝散热快,温度达不到燃点。瓦斯进入网罩,在里面会有轻微的爆炸,“啪啦”一声,矿灯随即熄灭,没有危险,还可以告诉人们瓦斯量已超过了危险线。经过实地试验,安全灯搞成了。庆祝会上,有人劝戴维申请专利,拿一笔钱。戴维拒绝了这一建议。他说:“我不需要发财,更多的财富只不过意味着用四匹马代替两匹马来拉我的车。我唯一的目的,就是为人类服务。”这是多么崇高的精神啊!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致力于数学研究的同时,千方百计地把数学应用到生产实际中去,直接为国民经济服务。从1965年开始,他深入到工农群众中去推广优选法、统筹法。从生产实践中发现问题,选择合理的方法加以解决,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写下了《统筹学平话》《优选法平话》等。多年来,这位头发斑白、拄着拐杖的老人,带领专家小分队到二十六个省、市、自治区,行程二十多万公里,战胜了种种困难,把科学知识的种子撒向祖国四面八方,为推动生产发展增添了力量。
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是不容置疑的真理。生产的发展,社会的需要,是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更正:本刊1983年第11期《脑的控制与调节》一文中,“国内外一致的意见,对于白糖摄入量每月每公斤体重应控制在0.5克左右。”应改为“国内外一致的意见,对于白糖摄入量每日每公斤体重应控制在0.5克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