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革命的过去
1984-08-20王愿坚
王愿坚
一部电影,化费了那么多人力物力,最后拍摄完成的时候,作为文学设计的创作人员,心情是极其复杂的。一行行用笔写下的字,经过导演、演员精心的再创造,变成了画面,拍摄出来,固定在一呎呎的胶片上,一副相当沉重的担子是放下了。但是,一种更为沉重的担心,却挂在了心头:我们所爱着的,观众是不是都爱?我们热情写下的,能不能激起欣赏者的热情?创作者写作时的意图、愿望,在内心里秘密期望着完美体现的东西,到底表现出来了没有?实现了多少?……我清楚地记得,好几年前的一个冬天的早晨,在海运仓一号那间客房里,我从主要执笔者黎明、王吴两位同志手里接过那厚厚一叠《四渡赤水》电影文学剧本初稿的时候,我们互相望着,这种心情就沉甸甸地挂在了心上,并且一直到现在。
在长达二十二年的革命战争历史里,我们选中红军四次渡过赤水河的这段历史行程,作为艺术描写的对象,不是偶然的。当我们把视线投向历史的深处,就被四渡赤水的战役行动深深地吸引住了。不错,按时间,这一行动历时三个多月,不算很久;按里程,行军六千六百多华里,也不是很长。然而,它却是中国革命历史上一个安危存亡的关头,是长征途中一段艰险的征程,是我军战争史上一个典型的范例。为了了解这一段过去了四十多年的战史,我们四个编剧来到了湍急的乌江岸边,登上了巍峨险峻的娄山关,踏着革命前辈的足迹,去寻访这场战争的史迹。走一段访一段,几乎全部走完了这段路程。这时,在我们眼睛里,四渡赤水已经不只是一段历史的记述,甚至也不只是个别同志的深情回忆,而成了一幅壮丽而又生动的战争图景了。我们仿佛看见了在扎西那破旧会馆里,在鸭溪山村里,红军统帅们那运筹帷幄的身影,仿佛听见娄山关鏖战的枪炮声。于是,一个创作的愿望鲜明地涌现出来:一定要努力讲清楚这一丰富曲折的史实,真实地把艰险的战争面貌再现出来。
这实在是一场历尽艰险的战争。不足三万人的红军,被敌中央军和地方军阀部队四十多万人包围在狭小的黔北山区。既要避免遭敌歼灭的命运,又要摆脱敌军重兵的围追堵截、实现渡过长江北上的战略目标。这不危险、艰难么?然而,红军正是在正确的军事指挥之下,以自己艰苦卓绝的奋斗和流血牺牲,战胜了艰难险阻,到达了胜利的彼岸。于是,我们如实地写了扎西被围之险,强攻娄山关之难,三渡佯攻之巧,威逼贵阳之奇……
再现这段历史的力和美,已经够吃力的了。然而,当我们走过了赤水河到金沙江这一段路程,坐在长江的客轮船舱里进行影片构思的时候,大家又不以历史的再现为满足了;心头涌起了一个更为强烈的愿望:让毛主席作为全剧的中心人物,象当年一样活动在影片里!于是,在银幕上塑造一位红军时代军事统帅毛主席,便成了我们创作的新的追求。
红军四次渡赤水河,是遵义会议后的头一个战役行动。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然而红军的处境依然十分险恶。毛泽东同志正是受命于危难之际,以无产阶级的革命胆略和卓越的指挥艺术,统帅全军,以赤水河为枢纽,投入了这一艰险的军事行动。一渡赤水,果断脱敌;回师二渡,胜利歼敌于黔北;全军三渡,把敌主力引过乌江;迅速四渡,挥戈南进,威逼贵阳,佯攻昆明,直抵金沙江边。短短三个多月,在西南大地上,走了一个大大的“之”字。靠了统帅用兵的神奇,保存了红军主力,消灭了敌军,甩开了周围的重兵,跳出了敌人的战略包围。这实在是战争史上的杰作。正如周恩来同志说的:毛主席他打了几十年仗,四渡赤水是他的“得意之笔”。战场上的毛泽东同志就是在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里突现出来。为了这样一个艺术追求,我们努力摆脱过去把领袖人物当作“神”的影响,用心地写出毛泽东同志质朴平易、一如常人的生活风貌;又注意到不只在普通平常的生活细节上用力,而着力描写他的革命情怀、战略预见和指挥艺术。于是,我们写下了关心战士的冷暖,察看战士的鞋子的细节,听到方志敏被捕、胞弟毛泽覃牺牲等动情场面;也写出了风雪中纵谈革命形势,在重兵重围中预见到胜利,以及果断地指挥斩关夺隘和巧妙地诱敌迫敌的重场戏。
现在,经过导演的精心处理和演员的表演,一个战场上的毛泽东同志的形象,已经印在胶片上了。即使是一次尝试,对于我们也是十分幸福的。我们的耳边不禁又响起了邓小平同志说过的一句话:“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在毛泽东同志诞生九十周年的时候,在迎接遵义会议四十九周年的前夕,观众能在银幕上看到毛泽东同志和他的战友们的光辉形象,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产生深深的崇敬怀念之情,该是何等可喜的事情。如果影片还能够再现毛泽东同志——这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和军事统帅的某些精神风貌,为观众全面正确地认识和评价毛泽东同志,认识和了解我们党的奋斗历史,提供一点形象的参考,那更是大喜过望了。
当我们用笔描绘着战争图景和人物形象的时候,还怀着一个秘密的愿望:就是希望观众在看到这些看得见的生活形象的同时,还能看到一种看不见的东西,那就是这段惊心动魄的战争史实中所蕴蓄着的革命真理和历史经验。四渡赤水,是革命战争的杰作,也是毛泽东思想、特别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光辉体现。象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的运动战思想;象战略上以少胜多、战役战斗上以多胜少,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的歼灭战思想等等,都活生生地体现在这次军事行动之中。我们期望着,在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活动中,这部影片能够提供一个生动的例证。
当然,更为吸引我们的是:把历史经验引入现实之中。王明“左”倾错误路线,使党和红军蒙受了很大的损失。遵义会议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进行了巨大的拨乱反正,四渡赤水使红军转危为安,完成了从阵地战到运动战的转变。历史常有惊人的相似。经过了十年动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党中央,又象四十多年前的遵义会议后一样,进行了拨乱反正,领导全党完成了历史的伟大转变。两段历史,珠联璧合,交映生辉。我们期望观众能从历史联系里引起思索,从而更加坚定共产主义理想的信仰,更加坚定对党中央的信赖,也更加坚定振兴中华、建设四化的信念和信心,那该是多么好啊!革命的过去,并不只属于过去,也属于现在和将来。如果能把四十八年前这幅战争图景忠实地再现在银幕上,送到今天观众的面前,引进到现实生活之中,将会使老一代重温过去,更可以让广大青少年看到革命的过去,看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激起对新生活的珍视、热爱和奋发进取的精神。我们想象着,也许有那么一些热爱生活的青年观众,看过这部电影之后,第二天走向工厂、田野、学校或者机关的时候,会发现脚下那条道路:一端通向四个现代化的未来,另一端与赤水河两岸的群山、与这一艰险的途程紧紧相连。于是,便以红军精神投入了为四化而拼搏的斗争。那就简直是对我们创作人员最高的奖赏了。
(文中剧照由八一电影制片厂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