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起步晚了,照样能 夺魁

1984-08-20孝成

中国青年 1984年5期
关键词:获奖者微机C语言

孝成

去年初春的一天,市西校园内传来一个出人意料的消息:全区微机竞赛前十名中有四名市西的同学。高一女同学董婕夺魁,欧阳申、张东、俞杰分别夺得第二、四、八名。有人说,“微机”这个高贵的朋友终于接受了我们的邀请;有人说,看来掌握“微机”并不难;也有的预言:他们中也许会生长出未来的计算机人才……

获奖者的思绪在追溯过去,思考未来。

——那是前年年底,报名参加微机学习的人不多。有的同学认为:把功夫花在那上面,对高考无帮助,还有点舍近求远。

然而求远者往往不乏先见之明。

董婕的爸爸说:“微机是新的技术革命的先导。你们现在不学,将来要吃败仗的。”欧阳申的妈妈告诉孩子:“欧美国家中学就开计算机课。”他们喜欢看各类科普杂志,深知微机在未来社会的作用和地位。正是因为把目光投向了世界,投向了未来,他们才勇于从为升学而读书的小圈子里走出来,向新的科学领域迈进。

但是,他们的起步毕竟晚了些。上海育才中学的同学,早在一年前就开始了微机训练;他们第一次上机操作时,育才的同学已在全市电子学会科学讨论会上发表了有关论文。不能怕强手,要赶上去,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掌握BASIC语言。

他们除了每周到市少年科技站听一次课以外,抓紧课余时间自学。教科书通俗易懂,仅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基本掌握了BASIC语言的理论知识。区少年宫的胡指导见市西同学的学习劲头那么大,也主动放弃了休息时间,为他们上机操作大开绿灯……

努力没有白费,汗水结出了硕果,他们获奖了。

作为获奖者,张东的头脑是冷静的。他对老师说:“这次获奖不能说明我们的实际水平,我们还得在自找选题,自编程序这一关上搏一搏。”四位获奖者没有为暂时的荣誉所陶醉。当人们用敬慕的眼光注视着他们时,他们又开始了更艰辛的跋涉。

选题与自编程序,这对初学微机的中学生是个难题。因为比较简单的题目别人已解决,而较为复杂、有实际价值的选题,中学生所具备的知识往往不够用,怎么办?

教数学的朱老师热情地为他们提供资料;学校又在校外找内行与他们挂钩。他们查阅大量资料,又虚心上门拜师。经过几个星期的奔波,他们终于为自己找到了合适的选题。董婕曾在上海《青年报》上看到过一篇有关如何排课程表的世界难题,她决定用BASIC语言编写课程表。俞杰发现图书馆工作繁琐,确定了用计算机来编目、管理图书的选题。欧阳申的题目是通过编程来解决因式分解的各种解法。张东,则进一步把选题的目光转向了生产领域。他在工厂了解到,诸如轴承相切、齿轮相切等工业上经常碰到的课题,需要通过求已知三圆公切圆的阿波洛尼斯切圆问题方能解决。这个题虽然过去也有人解过,但都太复杂、繁琐。他准备用更简便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为此,他把BASIC语言这本书的几十个例题程序逐一弄清消化,又编了反射面可射击游戏等几个有一定难度的程序作为练习。由于他的选题涉及面较广,他又专门读了《电加工》《100个初代数问题》等书刊,并抽空去上无三厂进行调查。当他的这个选题在全市竞赛现场用微机打出结果时,临场的几位指导都有点吃惊,甚至对张东完全靠自己,用如此简便的方式解了这道题表示怀疑。

然而,无论赞美还是怀疑,对张东他们来说,都是无关紧要的。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们接触了新技术,开拓了知识面,了解了社会,锻炼了能力,这才是最大的收获。他们正在以更大的热情,去迎接今年的全国通讯计算机比赛。他们还渴望有一天能到世界赛场上去搏一搏,用最好的选题,最佳的程序向全世界证明:我们起步晚了,但照样能夺魁!

将对人类社会生活和科学技术发生深刻影响的新的技术革命浪潮已经袭来。面对这一挑战,市西中学的同学已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其他学校的中学生应该怎么办呢?

猜你喜欢

获奖者微机C语言
诺贝尔奖垂青气候科学,不仅是获奖者的成功,还是更多人的成功
第二届“刘征青年诗人奖”获奖者巡展
基于Visual Studio Code的C语言程序设计实践教学探索
第二届刘征青年诗人奖获奖者
Fuzzy Search for Multiple Chinese Keywords in Cloud Environment
基于C语言的计算机软件编程
有今天的成就 你最感谢谁?Ray Collins海景摄影师获奖者
高职高专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探索
电力系统微机保护装置的抗干扰措施
论子函数在C语言数据格式输出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