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监狱采访手记

1984-08-20高晓红丁海宴

中国青年 1984年11期
关键词:管教犯人潍坊

高晓红 丁海宴

为了拍摄一部关于监狱的电视片,我们去山东潍坊劳改队采访,在高墙与电网旁生活了整整45天。

这里就是监狱吗?

监狱门口,两扇又厚又重的铁门紧紧地关着,数米高的围墙上拉着一道道电网,高耸的岗楼里,持枪的武装战士警惕地注视着狱内的动静。进入狱门的管教干部都要把自己的证件放在门口处。我们履行了严格的入门手续后,带着紧张而郑重的心情跨进了铁门。

一条笔直、宽阔、清洁的柏油路铺在眼前,路旁矗立着一座座高大的现代化厂房和造型美观的办公楼。在通往教学楼和犯室的道路两旁,铺满了色彩斑斓的鲜花。高大的教学楼壮观、气派,室内正规的教学桌椅、现代化的教学仪器整齐有序地排列着。过了教学楼,几栋三层的楼房建筑映入眼帘,这就是犯室了。在楼群中间,我们看到了舞台、篮球场、羽毛球场;看到了理发室、浴室、医务室、晒衣场。难道这就是监狱吗?答案是肯定的。在每间犯室的窗外都装有铁棚,高高的围墙下横贯着一条威严的警戒线。

这里都是择劣录取的坏学生

监狱是一所特殊的学校,这里都是择劣录取的坏学生,教育他们就要从负值开始。

现在犯人队伍中,刑事犯骤然增加,青年犯占了相当大的比例。针对这些特点,潍坊劳改队有计划、有系统地对犯人进行了人生观、劳动观、道德观、法制观的教育。

有个犯人叫王述祥,工人的孩子,胸前不仅飘荡过红领巾,还跨入过重点中学的校门。但在动乱的年代里,他加入了打、砸、抢、武斗者的行列,从与不法分子结交发展到流氓、盗窃。他把这样的人生信条奉为神明:人生在世,只为自己舒服,不管别人痛苦。行凶、盗窃、吃喝玩乐,成了他每天的生活内容。入狱几年来,人生观、劳动观、道德观、法制观的教育,使他有了长足的进步。他说:“连续进行的人生观教育,使我受到莫大的启迪:人活着为了什么?怎样的人生才有意义?我要向善、向上、觉醒、奋进,从深深的泥潭中借助政府伸出的温暖双手爬出来。”

我们还遇到这样一个犯人,他叫马传宏。入狱前,他根本不知道天下有“法”,严重触犯刑法后被定罪送到了这里,还懵懵懂懂地认为没什么大不了的。管教干部对他进行了系统的法制教育,让他逐条学习刑法,又对照刑法摆犯罪事实,论及危害,使他服服贴贴地认了罪。他说,自己去抢劫时,根本没有想到“法”,也不知道“法”,加上自己自私自利的脑袋一热就走上了歧途。今天只有认真服刑改造,老老实实多干活,才能向人民赎罪。

不仅一个王述祥,一个马传宏,许多犯人通过“四观”教育,都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道路了。

这里的产品获得了国家银质奖

你会想到这里犯人在管教干部的监督管理下能制成国家银质奖的产品吗?我们走进宽敞明亮的厂房,看到各式车床整齐地排列成线,半成品、零部件码放得井然有序。犯人们在自己的岗位上紧张地操作着,管教干部穿行其间,检查产品质量,监督犯人言行。

在监狱生产出获银质奖的产品,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犯人在生产劳动中有没有破坏行为?”我们问管教干部。“有。”他告诉我们:在机加工车间,有些犯人图快,图省事儿,常常走大刀,开快车,使得加工的零部件报废。为掩盖废品,他们索性把废品切成碎屑,然后再寻机到废料堆挑拣或顺手抄来不同质的材料进行加工,玩弄一套偷梁换柱的把戏。犯人自称这种破坏行为是“粉身碎骨”。对犯人的破坏行为,监狱管理部门视其情节、后果的轻重,分别采取个别谈话、小组帮助、大会批判和经济制裁,如扣发当月奖金等方法。若犯人情节严重、态度恶劣、拒不接受批评帮助、一犯再犯,则要给予加刑制裁。

除严格的管理外,这里倡导文明生产,狱内的劳动保护、保健补贴都是按国营企业同工种标准执行的。

这里能获得文凭

愚味无知、心胸狭隘、目光短浅是众多犯人的普遍特征。他们当中,文盲、半文盲或小学辍学者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一些人稀里糊涂地走上了犯罪道路,“斗”大的字不识几个,连写自己的名字都感到吃力,不得不伸出手指以最原始的方式到处画押。就连劳改干部找他们谈话、讲道理,他们都似懂非懂。文化水平低下给教育管理和生产劳动带来了很大困难。为此,劳改队正式成立了“文化技术学校”。按照罪犯的实际文化水平编成“文化班”,分设扫盲、小学、初中、高中等几个层次,每学年考试及格者可以升级。同时,结合生产,按罪犯所于工种又分别开设了机械、铸造、园艺、烹调、电工、钳工等42个技术班。每名罪犯都必须参加两个班的学习,使他们从学习的实践中亲身体验到,政府不是在单纯惩罚他们,而是在真心诚意地挽救他们,使他们在这里不仅得到思想改造,而且在素质、修养、文化水平诸方面也得到训练培养,并为他们刑满后谋生就业创造了条件。

监狱里的教师队伍是由劳改干部、刑满留用人员及服刑犯人组成的,他们在备课、讲课、批改作业的同时,利用电视讲座或广播电视大学进修提高,并陆续得到了单科或大专文凭。

通过教师们的耐心帮助和精心授课,潍坊劳改队的犯人在参加潍坊地区机械行业考工定级应知应会统考中名列总分第一,犯人纷纷得到了一张充溢着政府挽救之情、渗透了自己辛勤汗水的技工文凭。

狱内开展的文化技术教育,使昔日的文盲逐步成长为初中生、高中生。使过去的社会破坏者变为建设者,他们过去荒废的、失去的,在这里得到了补偿。

这里实行严格的狱政管理

在我们日常生活、工作的环境中,倘若有个把小偷、流氓或沾染恶习的人,便会搅得大家失去安宁,处处防范。而监狱却集结着社会上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违法分子。有的亲手杀人、伤人,手段残忍,令人发指;有的流窜盗窃,在全国各地留下了罪恶的足迹;有的猥亵、强奸,摧残了众多女青年的身心。对于这些人,该怎样有效地管理改造呢?

潍坊劳改队建立了一整套严明的条例、法令,束缚制约着犯人的一切言行。犯人出工、收工、睡觉前必须清点人数。犯人睡觉的铺位、劳动的场所和岗位以及行走的路线都是固定的。他们的一般活动都是集体集合,统一行动,最少也要两个人一起行动,互相监督。每名犯人都有四个联号对象,生产工作、文化学习、技术学习及日常生活这四个环节都有一个固定的犯人作为联号对象,犯人行动时必须与固定的联号对象一起,防止单人活动。犯人寄出或亲友寄来的信件都须经过管教干部的严格检查,以保持稳定的狱内改造秩序。

监狱制定了《犯人日准则》,对犯人起床、吃饭、劳动、学习、卫生、言谈举止、衣着风貌、文体活动、休息就寝中一些带普遍性的问题都作了明确规定,使犯人知道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对提倡和禁止的行为,分别制定了具体的奖分和扣分标准。如:犯人骂人一次扣三分,犯人不按规定的时间起床,扣零点五分。这样,分数的高低,便表明了犯人实际表现的好坏。同时,严格的狱政管理,使犯人们认识到,只有认罪服法,努力学习和劳动,遵守队规纪律,才是获得新生的唯一出路。

青年朋友,希望你们读罢这篇手记,不要仅仅为了满足一下自己对监狱的好奇心,更重要的,则是要知法、懂法,千万不要成为这所特殊学校的学生。

猜你喜欢

管教犯人潍坊
坚持“五结合”,创新学校安全管教模式
本科课堂中的正面管教策略研究
管教权,让教育更有力
“筝”艳潍坊四月天
监狱犯人室内定位算法研究
风筝之都潍坊
潍坊 巧用资源做好加法
谁的错
WHERE ARE WE GOING, DAD
潍坊和兴生物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