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说我那个“当家”

1983-08-21马爱芬

中国青年 1983年2期
关键词:阿金当家回家

马爱芬

我是松江县的一个普通的农家姑娘。1975年春节,我和那个阿金,一个乡村教书的结婚了。我们家境虽说是贫困些,但夫妻俩倒还真的从未吵过嘴、生过气、动过“武”。说不上如胶似漆,也是心心相印,恩恩爱爱,一家人和睦相处,可算是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

那料,1977年高校恢复考试招生,我那阿金也真有点好高鹜远,硬是滥竽充数,也凑上了热闹。岂知七八年年初的一天,他竟手拿着印有“复旦大学”的录取通知单,欣喜若狂地向我报喜。我看着他那股高兴劲儿,一时竟不知怎么说是好的。不知他可理解我当时的喜忧各半的心情?喜则“夫贵妻荣”,往后人家见到我免不了会夸道:“爱芬,真亏你的好眼力呀!”但他们怎么知道?我是在成了农村“老姑娘”后才与他“对了象”的。忧则他从此跨进了高等学府,我,还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难保他今后不许会……想到这里,就怨恨自己当初没有能够极力阻止他报考。谁又能想到他已是三十出头的人会被录取的呢?

人们说女人往往总比男人多一个心眼。难道我这个心思是多余的吗?难怪有不少的人仍对我悄声地说:“爱芬呀,不要叫你那阿金把你给……”我不明白这到底是好意还是坏话?为什么连我的婆婆也当着我的面对他说:“阿金呀,你进了大学后,可不能……”这几天,我娘家的人也来得特别勤,这更加使我有点心乱了。懊悔当初真不该“高攀”。但怎么能说我当时是“凤凰攀高枝”的呢?我自己也不过是一只小麻雀呀!

记得我被人介绍给他时,虽说他当时是一个穷教书的了,工资不过每月33元,家中兄弟四个,他是老大,破屋两间,家境贫寒,难怪别的姑娘连“亮个相”都不愿意。弄得他27岁了还是光棍一个。你看我们订婚时,他家只送来10斤喜糖。两盒子,我还记得很清爽,一盒软的、一盒硬的,这就算是全部的彩礼了。我当时也正是到了女大当配的农村“老姑娘”年纪的了——25岁,也就糊里糊涂地答应了。为此事,亲戚埋怨,我母亲还大哭一场,说什么千拣万拣,竟拣到了那么一个……还好,我们俩总算自由恋爱上了。如今他成了名牌大学的学生,要到大上海去了,不知以后还会回家乡否?……暖,我真要从此失眠了。拖又拖不住他,再说也不能误了他呀,反正听天由命了。

可能是农村“土包子”、老实头的缘故吧!我那大学生的丈夫,大学四年,竟还是在家时的习惯和土气。他每次回家来,人刚进门,上下外衣一换,赤了两只脚,种菜园,洗衣洗被,烧食做菜,样样都干,里里外外,忙个不停。村邻们夸他说:“真看勿出阿金是个大学生,还是以前乡下人的样子。”可是,知心的伙伴可能是关心我,常问我:“他对你怎样?”我只能回答说:“还能怎样,还是夫妻嘛!”事实上他对我确实还是那样的真诚和多情。可能由于在一起的时间比以前少了的原因吧,他待我更……这倒也宽了我不少心。但有时细细一想,人家说吃墨水的人,表面装一套,心底里另有一套。每想到这,又使我不安了。谁知道他肚里到底怎么想的?再说,报纸上、广播里、流言中也常听说,某某大学的学生抛弃在农村的结发妻子或丈夫,另攀高枝,求门当户对。我们家乡也有这种情况:当了工人或吃了商品粮,就要与农村对象甚至恩爱夫、妻也闹着解约、离异的。何况我是个农村妇女,他是个大学生。因此,当他回家休假时,我总是问这探那,有意考考他。他总是微笑着说:“我上了大学,受党的教育,是个有知识,有教养的人,决不会忘恩负义,失去道德的。”他要我放心,别胡思乱想。每当听了他的这些话,我也确舒了些心。但等他一回学校,我又胡思乱想起来。总算熬到他要毕业了。他对我说,毕业后争取分配到离我近一点的地方工作,好多照顾家庭。还说他对农村工作有兴趣,对农村有感情。不知是不是真的?我心里仍然不大踏实。

好不容易盼到1982年,大学毕业分配开始了,有一次他回家时对我说,他班级这次没有分配到郊区县工作的名额。他被分配在上海市区一个局机关工作。听后,我好象有点明白吃墨水人的脾气了,嘴上说得好听,实际上……我认为他是编瞎话骗我,就生气了。岂知他又说,他去市里申请到乡下来工作。于是他走了,一走半个月。后来我才知道,他为能批准到乡下来工作,东奔西走辛苦了半个月。最后,终于重新分配到乡下来了。现在他在上海郊区县级机关工作。这时,我确实感到错怪了他。早知道这样,我又何必一定要他到乡下来呢?市区不是更好吗?谁不想留在上海市内,听说人家要调进市区还真不容易呢!

我们婚后的生活,有时也会发生小的矛盾和磨擦。但大多是因为我这个人从小娇惯了,拣菜厌食的多。为此,他时常在吃饭时要责怪我几句。宣传什么营养全面,对身体如何有益,拣菜厌食如何不好等。说后硬是把菜往我碗中夹,堆得满满的。我俩免不了要“争吵”一番。更可恨的是,他看到我身体弱些,竟不和我商量,自作主张地买些补剂要我吃,而我又从来不服这些怪味药。这样少不了又是一番“争吵”。可是,他仍然象商品广告介绍似的,把用法用量向我宣传一番。服务倒是蛮周到的。最后,采用“丈夫”的权威,硬是限时限日命令我非要“完成任务”不可,弄得我哭笑不得。另外,他是那么的喜欢多管闲事,教育女儿明明是母亲的本份和专利,但他又偏插一脚。总说我慈母心过分宠爱不好,接着便是一通家庭教育学的讲解。而我又嫌他男子心肠太硬,少不了又是一场互相指责和争论,谁也说服不了谁,没有明显的胜利者。当然,在实际关心孩子的用心上,他倒是真有点过分的宠爱。一遇空闲的休息日,他就带着孩子上街或去公园,说是让孩子多见识些,好懂得多一些,聪明一点;在孩子的身上,他真是舍得花钱,买积木、小人书、儿童杂志、玩具不计其数。我怪他不如用这些钱买些吃的给孩子更实惠。每逢他在家的晚上,不是教孩子唱歌、跳舞,就是给讲故事,猜谜语,弄得屋里又吵又闹,真拿他没有办法。这样的结果,孩子调皮,懂得不少。我真不知道孩子怎么竟会喜欢有时对她们挺严厉的父亲的。

由于文化程度的高低,受的教育的多少不同,我与他在兴趣、爱好上免不了有些差别。他在空余时间里喜欢看书写东西,甚至有时到深夜,通宵,而我认为他这不过是自讨苦吃,有福不会享,何必劳神缺睡的呢!更使我不理解的是,我为了多挣些钱,晚上也要忙于做一点手工副业活,而他倒好,竟有功夫时常借来些书和杂志给我看。我也少不了时常看几眼,慢慢地竟给他“污染”了。现在我俩竟有时还为了一篇文章,一个问题谈论起来,甚而发生意见争论了。我现在能写点东西,多半也是他的功劳。

虽然他现在工作很忙,回家时,仍和以往一样,里里外外帮我的忙,菜地的种、浇水是他垄断。难怪村邻的人现在又说:“阿金哪象个机关干部,还是‘阿乡的样。”

我真实的心里话到此算说完了。

他——

阿金,我的“当家人”。

猜你喜欢

阿金当家回家
我没看见你,但我知道你是谁
猴硐猫村:喵星人当家
精灵当家
精灵当家
好当家直销初露锋芒
回家的路(外一则)
1670天后,回家
蓝绣球开花就去找你
过年回家,他们在路上
天使阿金的幸福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