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书与积玉

1983-08-21安宏林

中国青年 1983年2期
关键词:大中华爱书高尔基

安宏林

家邻居有个青年,经常对我买书、藏书发些让我伤心的议论:“您买这么多书干嘛?这两书柜值一部彩色电视机了!”“您这一本书,可以换一条‘大中华!”“哟,这部书定价这么高,相当一瓶‘茅台了!”

这是对书的玷辱!每听他这种议论,我的心里就很不是滋味,几乎是一阵阵揪痛。“文革”中,谁读书多谁遭殃,谁藏书多谁倒霉。“哈,你这家伙还看什么《老子训诂》,我今天让你看看谁是老子?叫你听听我的训话(把‘诂当成‘话)!”说毕,“啪啪”给我两巴掌;“嘿,《我的前半生》,你要当皇帝?!”“嗵嗵”,又给我两脚。十年浩劫,在很大程度上是知识分子和书的浩劫。是那遗毒尚未肃清?某些青年人为啥还这样对书轻蔑,以至跟“大中华”去比高低?

轻书重玉者,大概不会知道革命老人徐特立青年时代那闻名的“十年破产读书”的故事吧!他喜欢买书。他说:“读书贵有师,尤贵有书。,”“书即师耳。”可是,当时他教书一年的薪水还不够买一部《十三经注疏》。怎么办?他只好变卖微薄的家产。一次,在书铺见到一部书,爱不释手,倾囊买之。他抱着书,饿着肚子,步行八十里回到家,身子虽已疲惫,心里却很高兴。

轻书重玉者,大概也不了解“武将”彭德怀在身处逆境时是怎样与书相依为命的吧!1959年彭德怀把家从中南海搬出的时候,地毯上交,狐皮大衣上交,他说:“凡是当老百姓用不着的,我都不要。但是,书,一本都不能丢。”二十多箱书搬到京郊新居。1965年他到西南三线工作,又把它们带走。十年浩劫中他遭到极大苦难,可是在苦难中还念念不忘自己的书:“我就是惦记那些书!”

把自己的一切置之度外,“我就是惦记那些书!”这是一切热爱真理、追求真理,热爱科学、追求科学的人共同的心声。重书轻玉者,为了书可以豁出命来。高尔基年轻时所在的罗马斯店铺被人放火,全部货物被烧光,高尔基写道:“我差一点被烧死。为了抢出一箱子书,我在阁楼上被火包围住了,便拿一件羊皮袄将身子一裹,从窗口跳了出来。”高尔基爱书如命。他青年时代一次次无路可走的时候,正是书把他从泥潭中引向光明。

热爱书吧,年轻人!记住别林斯基的一句名言:“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

猜你喜欢

大中华爱书高尔基
大中华
巍巍大中华
“爱书”、“读书”和“懂得书”*
——“学习型家庭”、“书香校园”与图书馆阅读推广
扑在书上的高尔基
嗜书如命的高尔基
梁元帝:“爱书”焚书的千古罪人
梁元帝:“爱书”焚书的千古罪人
梁元帝:“爱书”焚书的千古罪人
高尔基的苦难童年
大中华系统 百善孝为先 家和万事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