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气与借光
1983-08-21文热心
文热心
“我的朋友胡适之”,这是二三十年代,人们对那些好结交名流,借名流之光招摇撞骗,谋私利的人的一种挖苦和讽刺。当年,胡适(名适之)由于他在我国新文化运动中的地位和“少谈些主义,多研究些问题”的文章以及“大胆设想,小心求证”的治学理论,弄得大名鼎鼎。一些深受其影响的青年把他奉为“导师”。更有甚者,以为只要接近胡适头上的“光圈”,自己亦能增添金色;只要亮出胡适这块招牌,便会使自己身价百倍。
小说《青春之歌》里的余永泽便是这种人。他左一次、右一次,托门子、找路子结识胡适。他把这作为在林道静面前自吹和毕业后升官发财的资本,大有“借光”的味道。对这种人,用“我的朋友胡适之”的讽语最合适不过了。
这种“借光”之风似乎也能遗传。当今,在有的青年中也能见到这种“借光”之风的影子。当你提到某位社会名流时,他会说:“噢,我跟他是老朋友,一同吃过饭。”“在干校时,我爸爸和他在一个连队,他是我家的常客。”有时,他甚至会给你讲上一段在动乱年代里,这位名人如何得到他的保护的轶事。“借光”之风不仅在生活领域中能找到,而且蔓延到学术领域。考研究生,不在学问上下工夫,却在钻营讨好教授的关系学;著书立说,不在文章上下工夫,却千方百计拉名人写“序”。似乎扛上“盛名”的旗子,一切事情就好办了。
“名气”,的确是一种闪光的东西。这是人们授予那些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的无状的嘉奖。一个人的“名气”,总是同他的事业及自身道德修养连在一起的。它不是身外之物,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自身价值的表现。因此,“名气”是不可能传人的,借别人的“名气”来成就自己的事更是没有的。
“名气”这东西,不因你多接触“名流”,而传染给你;也不会因你朝思暮想,而降临到你;更不会因你炫耀别人的名气,而转嫁给你。“名气”始终与事业的成就、道德的光辉共生、共长、共存。盗用别人的“名气”,可能一时蒙蔽一些人的耳目,但终究还是要被戳穿的。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道德面貌渺小的地方,不会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热衷于“借光”的人,可要注意自己的“道德面貌”啊!
想结识名人,这并不是什么坏事。在与名人的交谈中可以获得多方面的启迪。可以探求学习上的问题,也可以请教做人的道理;可以吸取成才路上的经验,也可以领教事业成败的规律。结识名人的过程对自己既是一种学习,也是一种激励。相比之下,那些只想“借光”的人,眼睛并没有注意名人的学识,只是盯着名人头上的“光圈”。他们常常吹嘘自己和名人之间的“友谊”,其实,这种友谊正象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的那样:“把友谊归结为利益的人,我以为是把友谊中最宝贵的东西勾销了。”
“名气”可贵,“名人”可求;但从那里借来的“光”,是不能照亮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