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歌生发的遐想

1983-08-21高伐林

中国青年 1983年11期
关键词:吼声国歌创造力

高伐林

“我爱中华”——一个早已不新鲜的题目,却触发了我一段也许并非不新鲜的感受。

粉碎“四人帮”后的第一个春天,庆祝胜利的鞭炮花纸还没有扫净,市文联召集我们几个业余诗歌作者开会。一位负责人对我们说:“今天请你们来写国歌……”

写——国歌?!

原来,五届人大召开了,在全国征集新国歌歌词。这位负责人十分郑重地交代了要求:歌词“要洋溢着全国人民投入新长征的时代精神”,“要激荡着‘文化大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豪迈心声”……

我们诚惶诚恐。但若干个不眠之夜以后,却还是各自拿出了赫然标以“国歌”的歌词。结果当然就不用讲了。后来,我们的国歌有了一首新词。它写得很规范,似乎完全合乎上述那些要求,但是,那是一篇在人民心头没有真正活过的歌词。

几年过去了。终于,《义勇军进行曲》又回到了中华民族的生活中。这首在抗日烽火里诞生、仅仅为一部电影里的救亡武装谱写的歌曲,合乎情理地正式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而今天的我终于也懂得了:为什么还是它能够得到人民的承认——尽管它没有什么“新长征”、“高举旗帜”之类体现“基本理论”的词藻,可它充满了蓬勃茂发的生机,充满了一往无前的动感,充满了开拓奋进的锐气!“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这悲壮的歌声正如当年一位与我一起创作“国歌”的伙伴最近在一首诗里写的:“主旋律拉满惊人的张力,召唤所有的躯体向前倾斜”,是那样灼热炙人,震撼心弦!

最后的吼声!……那么,最初的吼声是怎么发出的呢?是周口店“北京人”与剑齿虎、披毛犀、大角鹿你死我活地搏斗时发出的呼喊吗?是西安“半坡村人”在山洪暴发、黄水围困的紧要关头发出的长啸吗?中华民族曾经是多么虎虎有生气的民族呵!多少次发出惊天动地、振聋发聩的呼号。当然,更多的时候是不呼号的,只是执着地探索,追求——在茫茫戈壁上顽强跋涉的张骞;在浩浩大海里艰难颠簸的郑和;春秋诸子蜂起,热烈而又尖刻的相互诘难,百家争鸣;对宇宙、人生、社会的真谛盘根究底的《天问》和《离骚》;石拱桥和圆周率;地动仪和授时历;冶炼术和针灸疗法;孙子兵书和都江堰;更不用提四大发明和瓷器、茶叶、丝绸给世界带来的巨大好处了。读一读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诗句,千秋之下,谁能不为中华民族那青春的活力、进取的生机而心折呢!

曾几何时,这种青春活力,这种进取生机被越来越浓的阴影笼罩了。中国漫长的封建制度越过鼎盛时期之后走向了末路,束缚人们任何一点创新精神,扼杀人们任何一点“异端”思想。封建统治者挖空心思要让所有读书人,不,要让所有人的头脑,都象考官那阴沉木般的头脑样。祖宗的成法是万万不可触动的金科玉律,而即便是优秀的传统,也成了一笔过分沉重的财富。八股文、应制诗、台阁体,多少本来有才华的人,却把才华糟蹋在这些无聊的玩艺儿上。沉沉死气逐渐蔓延、渗透到社会各阶层人们中去。“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从古训到俗谚,都表现出多么叫人寒,心的不求进取、但保苟安的情绪!是的,即使在封建社会病入膏盲的晚期,劳动人民的创造天才仍然时时闪射出光彩,但那是悲剧性的光彩。当我走在颐和园色彩纷呈的长廊中时,我就不由得想到:这是中日甲午战争惨败的代价。工匠的高超技艺本来是可以而且应该施展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的。而谁又能说圆明园仅仅毁于英法联军一把烈火呢?它所象征的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不也是毁于昏聩而又顽固的封建统治者自己吗?

中华民族的儿女曾经发出过一次又一次悲壮的吼声。但是一个民族的昌盛,毕竟不能仅仅指望哪怕再多的志士仁人在生死存亡时刻的英勇无畏(当然这也是必要的),而是更有赖于国力的强大,国力的强大又有赖于人民的创造力的充分发挥。一个民族,先人的创造力发挥了,她就会昌盛;后人的创造力得不到发挥,她就会由昌盛走向衰落。当人们站在象征古埃及国势煊赫的金字塔和狮身人面象下,不是会涌起千古兴亡的感慨吗?当人们探寻西方哲学、文学、艺术、科技的源头时,不是也会为今天的希腊没有产生如荷马、亚里士多德、欧几里德、阿基米德一样辉煌的名字而嗟叹不已吗?还有巴比伦、马其顿、波斯、奥斯曼帝国……不是都曾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过或浓或淡的痕迹吗?泱泱古国,而今安在哉?在世界历史领域也是不能陷于“血统论”的。老是津津乐道祖先的光荣业绩而闭眼不看现实,其实是与阿Q“我们早先阔得多啦”的精神胜利法相去不远的。当然,我们民族的光荣历程是应该铭记的,也应该传扬,但铭记和传扬是为了自励,而不是为了自慰。可是我们恰恰过于长久地陶醉于先人的贡献,自己的创造力和进取精神却仿佛萎缩了。保守、守旧,确实是一个致命的弱点!正是它把中华民族引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而且直到今天,只要我们还没有焕发出创造力和进取精神去实现现代化,我们就还不能庆幸已经脱离了这个“最危险的时候”!

幸亏,我们迎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蕴藏在我们民族心底的创造力和进取精神,终于有可能进发出来了。如果说,在“两个凡是”拦路,众多“禁区”林立的时候,已经有不少人坚定地要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定地要向各个领域深处开拓,那么现在,党和政府从各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旨在鼓励、调动人们创造性和积极性的措施,开拓进取,勇于创造,奋发创业,每个人的前面就更打开了一个广阔的天地。中国,并不是一位垂垂老者,只能生活在玫瑰色的回忆里,不,她已经而且将更加焕发朝气。尤其是青年一代,他们比前辈更少因袭的重担,更多独创的勇气。尽管因循守旧的习气根深蒂固,然而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如张海迪、曹慧英、杨联康、雷安军等,不囿于传统观念,不惧于世俗压力,不惑于蝇头私利,不溺于雕虫小技,他们的精神是我们民族的希望所在。国歌恢复了本来面目,意味着这种开拓奋进的精神得到了历史性的肯定。当我说“我爱中华”这四个字时,我的目光是掠过中华灿烂的往古,而注视着年轻的、充满了活力的中华呵!

让我把马雅可夫斯基的名句稍加改动,作为这篇随感的结尾吧:

我赞美祖国的历史,

更三倍地赞美祖国的未来!

猜你喜欢

吼声国歌创造力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国歌
吼声像打雷的雷龙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国歌抒怀
简说一些国家的国歌
吼声像打雷的雷龙
最后的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