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味迥异 各具特色

1983-01-01崔新民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3年4期
关键词:安西莫愁孟浩然

崔新民

唐代写送别的诗作多如繁星,但相同的题材,在优秀诗人的笔下却风味迥异,各具特色。试举以下三首:

渭城朝雨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即《渭城曲》)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开头以朴实无华的语言,勾画出一幅色彩鲜明的送别画面:一个春天的早晨,刚下过细雨,飞扬的轻尘被雨珠沾湿了,客舍周围的柳树枝条舒展,新叶吐翠。唐代有折柳枝送别的风俗,而今恰是杨柳依依,实在令人留恋。以美好的景物反衬离别的忧伤,确实独具匠心。元二此时远去安西,诗人在渭城同他饯别时自然想到:此去千里迢迢,只要一分手,就会山川阻隔,天各一方。已经喝干了无数杯的告别酒,诗人还是把盏相劝,好象这万千离怀,都要通过这杯酒来表达似的。当行人推辞时,诗人迸发出了肺腑之言:朋友啊,你要知道,此番一去,再也没有亲朋故友了,再也不能开怀畅饮了!这酒,是咱促膝倾谈的连心酒,是我送行的祝福酒,是你排遣九曲离肠的浇愁酒啊!这酒,你得一饮而尽啊!短短两句诗,似乎使人看到那频频劝酒的动人场面,听到那感人肺腑的万千嘱语。这含蓄蕴借的词句,着实耐人寻味。

李白的送别诗。却另辟蹊径,采用了寓情于景的写法。诗的前两句,先点明题意:在烟云飘渺、百花盛开的三月里,故友孟浩然要东下扬州了。这就使读者自然想象出孟浩然一路上那心旷神怡的情态,体味到作者此时此地是怎样的心情。楼头话别后,友人登舟启程,诗人伫立江边看啊,看啊!只见孤舟破浪前进,渐渐消失在白云碧水之间,一江浪涛奔向天际,仿佛是在追赶远去的友人。这种把深厚的友谊、送别的深情蕴于景物之中的写法,使人感到言有尽而意无穷。

高适的《别董大》,是从正面写送别的,但同样脍炙人口。诗人以黄云暗日、风雪弥天、雁群哀鸣来正面衬托与友人依依惜别的伤感,但并没有沿着悲伤的情调写下去,而是笔锋一转,变悲哀为开朗,把离别的感情写得豪放昂扬:“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不要为前程发愁,凭你的才华和声誉,走到哪儿,还怕没人赏识吗?莫调怅,莫悲哀,前行吧,朋友!字里行间表现了诗人宽阔的胸怀,充满了对朋友无比的敬重、真挚的慰勉和热情的鼓励。令人读后精神为之振奋,心胸豁然开阔。

这三首送别诗,所表达的都是老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但写得各有千秋,毫不雷同。王维的诗把重点放在把盏劝酒、殷切嘱语上,写得情深意长,成为千古绝句。李白把难以直言表达的感情寄寓在滚滚江水之中,以水喻情,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妙合无垠。高适则用议论直抒胸意,以赠言热情勉励,明快豁达,情真意切。这三首诗之所以写得竟境迥别,不同凡响,关键在于诗人“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去观察、去探索,从各个角度去发现美,体现出了感情的独特性。

(摘自《山东青年》1982年第11期

猜你喜欢

安西莫愁孟浩然
浅谈递归算法的教学策略
我不是“莫愁大姐”
《莫愁》于我如发小
莫愁,莫愁!向上的力量
劝君莫愁
春晓
春晓
要钱还是要命
“基地”大头目被美无人机炸死
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