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奉先寺石窟造像
1983-01-01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3年4期
洛阳城南25里,伊水河宛延北去,夹河对峙的两座大山上,雕凿着两千多个窟龛,十万多躯造像,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龙门石窟。
当你攀上崖壁,来到大像面前,迎面是高17米的卢舍那大佛。他丰颐秀目,安详敦厚,似乎在颔首低眉,俯视着前来朝拜的人群;双耳下垂,似乎在倾听千百年来帝王臣民的发愿、祈福。古代的匠师们,在肃穆的气氛中,把大佛塑造得象皇帝一样至高无上,又将以往塑佛像时那种冷酷威严,令人生畏的感觉去掉,赋之以现实生活中真人的和蔼、亲切,使人感到佛的慈悲为怀。环绕大佛的弟子、菩萨,象帝王身边的随从,忠实地执行着各自的职掌。左侧弟子迦叶,是一位严谨持重的老僧形象,右侧弟子阿难,衣着朴实,文静温顺,是一个虔诚的小和尚。边上是文殊、普贤菩萨,她们有如嫔妃,盛装艳服伺候着帝王。左壁上雕着的天王,威严镇定,手持宝塔瞩目远方,凛然不可冒犯。他脚下踩着的地神,象一个不畏重压不受奴役的反抗者。赤膊的力士,孔武刚强,给人以威慑的力量。他们象征当时勇猛善战的将士形象。在艺术上,淡化了宗教的神秘色彩,在宣传佛教的前提下,古代匠师们把佛的艺术形象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使佛像世俗化,具有了人的神态和性格,令朝拜者感到亲切易于接受,因而俘虏了更多的信徒。
龙门奉先寺像龛,是唐代佛教艺术的高峰,也是我国古代美术史上成功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