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无主,心有主
1982-01-01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2年4期
原文:〔许衡〕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元史·卷一五八》)
译文:许衡曾在一个大热天里路过河阳,口渴得很。路边有一棵梨树,过路的人都争着摘梨吃,只有许衡一人端坐在树下,安然自若。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吃个梨解解渴,许衡说:“不是自己种的梨树,随意摘取是不对的。”那人又说:“世道这样乱,梨树是没有主人的。”许衡说:“梨树没有主儿,我的心难道也没有主儿吗?”(京译)
〔小辞典〕
许衡(1209——1281):宋、元之际学者,字仲平,号鲁斋。元时官至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著有《鲁斋遗书》等。
尝:副词,意为曾经。
啖:(dàn淡)吃或给别人吃,在这里意为自己吃。
危坐:犹端坐。古人坐与跪相似,坐时臀着脚掌,而腰身端正,为“危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