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的红黄蓝白黑
1982-01-01陈良瑞
陈良瑞
蓝
当你捧起一掬海水时,你会看到它和普通的水一样:无色透明。但是,你站在海边远眺,大海却是蓝色的。这是什么原因呢?
我们知道,太阳的七色光线,红橙黄绿青蓝紫,波长各不相同。由于海水对于各种光线的吸收是有选择性的,它对于光线的吸收量与光线的波长成正比。也就是说,光线透射进海水的时间,不同的深度,就会吸收不同波长的光线。蓝、紫光的波长最短,透射也最深。在海水对光波的反射作用中,光线里的红橙色长光波,海水吸收的多,却反射的少;而海水对短波部分的蓝紫色光波却吸收少反射多,这样,映入眼帘里的海水就成了蔚蓝色。海水越深,蓝色越浓。
红
如果你乘船经过印度洋进入亚丁湾,你会发现奇妙的现象:在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北部之间狭窄的海域,大海竟然变成了红色,就连那腾空而跃的海浪,也如粉红色的绢纱,在空中迎风飘舞。这就是著名的红海。
红海的颜色之所以红,据科学家们研究,是由于那里的气候和地形的影响,使得海水的温度和盐度高于一般海水而致。这样的海洋条件非常适宜于一种名叫蓝绿藻的海藻生长繁殖。说来也很有趣,名曰蓝绿藻,其颜色却既非蓝也非绿,而是一种红颜色的海藻。细小的红藻,在红海所特有的暖水环境里,舒适地繁殖生长,年复一年,久而久之,其细胞里的藻红素就把辽阔的海面染红了。
黑
由红海向西北航行,经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再转向东北通过土耳其的达达尼尔海峡和博斯普鲁斯海峡后,你会发现到了另一个奇异的世界:大海的颜色既不蓝也不红,却象砚中的墨汁,一片漆黑。黑海之名就是由此而来。但捧起一掬海水一看,还是和普通的水一样,纯洁,透明。
这是怎么回事呢?
黑海的地形和其它的海区不同,它的四周由苏联、土耳其、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所包围,仅仅在东北部和亚速海相连接,在西南部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与地中海相通,整个黑海几乎成了一个孤立的海盆。在这样的特定环境里,黑海的上层水温较高,且堆积着大量的淡水。而在二百米以下的海水层里,却呈现着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景象。那里的海水温度低、盐度大、密度与上层海水完全不同,上下层自然形成了一个屏障,叫做密度跃层。它使得上下层间的海水不能发生交换,以致下层海水就成了与外界隔绝的状态。
与外界隔绝的下层海水,氧气奇缺,加上由于硫细菌的作用,使沉积海底的大量有机物腐解成高浓度的硫化氢气体,把海底淤泥染成了黑色。所以黑海色黑而水清。
白
说起来也怪有意思的,白海果真就是一片白颜色的大海。不过,海水仍然是无色透明的,并不象牛奶那样白。白海地处苏联国土的西北部,实际上是巴伦支海的一个大海湾。那里属北冰洋的一个边缘海,气候异常寒冷,不大容易见到海面上常见的那种汹涌澎湃的波涛。举目望去,只见海面上白雪覆盖,无边无际,光耀夺目。
一年到头,白海解冻的时间不到三分之一,大半的时间里,它都以其银装素裹的容姿,广徕游客。
黄
我国江苏北部地区的沿海,叫黄海。
据考证,黄海是因古代黄河在如今的江苏省滨海县入海而得名的。黄河挟带的泥沙堪称世界第一,每年经三门峡下泻的泥沙平均有十六亿吨,合十亿六千万立方米。汛期时,黄河水简直浑如泥浆。黄河挟带大量的泥沙人海后,海面就被染黄了。
如今,黄河早已回到自己原有的通道,流入渤海的怀抱了,黄海的水也不再是黄色的了。可是黄海的名称却一直沿用至今,看来应当给它改个名称了。
(摘自《黄金时代》1982年第1期)
(题图:崔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