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危急转折关头、第一次国共合作是怎样建立的
1981-08-20周养儒
周养儒
我们党60年的发展历程是不平坦的:革命形势有高潮,也有低潮;指导工作有正确,也有错误,发生过多次情况危急和客观形势要求实行革命转变。在这种历史转折关头,党的决策是否正确,对革命的进程具有决定意义。下面几个史实,有助于青年同志们了解和认识中国共产党在处置重大历史事变中的胆识和果断、缜密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编者
在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就曾讨论过我党与国民党的关系问题。当时,虽然有人主张同孙中山的国民党合作,但由于我党这时统一战线的策略思想未形成,因此,在大会通过的决议中规定:“不得同其他政党或团体有任何关系”。
党的“一大”以后,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在张太雷的陪同下,于12月23日到达广西桂林,同孙中山讨论了同国民党结成联盟的可能性。马林回到上海后,向中共中央建议:放弃对“国民党的排斥态度,到国民党中去进行政治活动”。当时中央不接受马林的意见。
1922年1月下旬,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了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大会邀请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及其他革命团体的代表参加。会议指出,中国和远东各被压迫民族的任务,是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会议通过了关于共产党与民主革命派合作问题。会议期间,列宁接见了中国共产党代表张国焘、国民党代表张秋白和工人代表邓培,询问了中国革命情况,鼓励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合作。张国焘回国后,向中央汇报了这次会议和列宁接见的情况。但中央仍反对与国民党合作。
同年4月下旬,达林以苏俄政府全权代表的身分,在张太雷的陪同下,多次向孙中山提出建立国共两党联合战线的建议,孙中山对国共合作的必要性也缺乏认识,因此,只同意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
国际代表马林再次来华,1922年7月,向中共中央传达了共产国际关于中国共产
党员以个人身分加入国民党的意见。八月下旬,在马林的建议下,中共中央在杭州西湖举行了特别会议。与会者经过一番讨论,逐步认识到同国民党建立联合战线的必要性;同时也指出,国民党必须按照民主的原则进行改组,接受我党反帝反封建的纲领和扶助农工的政策。
8月14日,孙中山被广东军阀陈炯明赶出广州,避居上海。这时,我党陈独秀、李大钊等先后与孙中山会晤,说明我党关于实行国共合作的主张。处于绝望中的孙中山不顾国民党内顽固分子的反对,欣然表示同意,并赞同依照民主的原则改组国民党。
1923年2月7日,爆发了震动全国的京汉铁路大罢工。工人阶级的英勇斗争,使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进一步认识了工人阶级力量的伟大;大罢工因军阀大屠杀而失败,也使我党对国共合作的必要性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从而加速了国共合作的步伐。
同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在广东举行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以建立各民主阶级的统一战线。随后,孙中山在广州召开特别会议,指派廖仲恺和共产党员谭平山等组成中国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办理改组国民党的事宜。
在我党的帮助下,孙中山于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在广州召开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共产党员李大钊、毛泽东、谭平山、瞿秋白、林伯渠、王尽美、李维汉、李立三等出席了大会。大会通过了共产党人起草的宣言,接受了我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主张,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和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大会选举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24人,其中有共产党员李大钊、谭平山、于树德;候补中央执行委员17人,其中有共产党员毛泽东、林伯渠、翟秋白、张国焘、于方舟、韩麟符、沈定一。接着又改组国民党中央党部,共产党员担任了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农民部部长和工人部的实际领导职务。从此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加快了中国革命的步伐。在我党正确领导下,1924年工人运动开始复兴,农民运动和青年运动有了发展,1925年,以“五卅”为起点,掀起了席卷全国的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大风暴,在群众斗争的基础上,举行了北伐战争。国共合作的建立,使过去死气沉沉的国民党获得了新生。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和党员人数得到迅速扩大。1922年“二大”时,党员总数只有195人,到1927年党的“五大”时,党员总数发展到5万7千9百多人,成了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