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来源研究丛刊》发刊辞
1981-07-15高崧
高 崧
列宁在保卫马克思主义、反击资产阶级对马克思主义的攻讦 时说,在马克思主义里绝没有与“宗派主义”相似的东西,它绝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产生的固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恰巧相反,马克思的全部天才正在于他回答了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他的学说的产生正是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的最伟大代表的直接继续。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今天,已经将近一个半世纪。在这百余年中,马克思主义遭到它的敌人多少攻讦和诅咒!但是,攻之愈凶,咒之愈烈,马克思主义却愈是凯歌行进,不断地获得新的证明和新的胜利。历史已经证明,马克思主义的敌人要想树立自己的理论旗帜,公然驳倒马克思主义,这是它们“命中注定”办不到的事。
但是,马克思主义的战无不胜,并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是直线前进的。列宁已经指出,历史的辩证法表明,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的胜利,逼得它的敌人装扮成马克思主义者,在机会主义、修正主义的形态下,复活它们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
在保卫马克思主义的战斗中,严正地注视自己阵线内部出现的机会主义、修正主义,这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什么是修正主义,什么是合理的修正,必须划清界限。问题在于不是只要一提出马克思主义某一原理或结论要作出修正,就是修正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彻底的唯物论,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以时间、条件、地点为转移。当着客观实际呈现变化,事物已经向前发展,马克思主义原来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所制定的原理、所做的结论,也要随之变易,作出相应的修正,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本质要求。如果把马克思主义的每一原理、结论视为万变不移的金科玉律,不问客观实际起了什么变化,只能拘守恪遵,不容丝毫修正,这样地反修正主义,恰恰“修正”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灵魂,到头来走向自己愿望的反面,使自己陷入了困境。这同样是历史辩证法,是我们时代的历史辩证法。
严重的教训正在这里。当年列宁在资产阶级攻讦面前,申辩马克思主义不是宗派主义的,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产生的,不是固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但后来却恰恰被弄成宗派的、孤立自在的、僵化的东西了。重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命题,开始把我们从僵化中解脱出来。但是,在固步自封中自我封闭了这么长的岁月,重新张开眼睛,看看世界,不免眼花缭乱。
要拨乱反正,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要正本清源,必须依据马克思主义。我们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再学习。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要按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来学习马克思主义,要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中来学习马克思主义。我们这本《马克思主义来源研究丛刊》,就是应这个学习任务而编辑、出版的。我们设想,如果我们真正研究清楚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是如何研究、探讨他们前人的思想成果的,如何回答人类先进思想提出的种种问题的,如何依靠以往科学所提供的全部知识来论证自己的理论的,一句话,他们是如何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文化遗产,而创造出自己的革命变革的崭新理论的,以及如何把这个理论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这对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本质,从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正确坚持马克思主义原则,具体运用并发展马克思主义,必将大有教益。
列宁说,凡是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马克思都用批判的态度加以审查过,任何一点也未忽略过去。可见,马克思主义的来源,几乎包括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的人类所有思想财富。当然,我们研究的范围,不能如此宽泛,重点还是在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直接来源,这就是: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不过,我们也不主张以这三个来源为限,举凡法国复辟时期的历史学,达尔文的进化论,以摩尔根集大成的对原始社会的研究成果,等等,皆可作为马克思主义来源加以研究,特别是结合这些内容的研究,来探讨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如何批判继承历史遗产的。
这个丛刊,以学术研究为宗旨。党的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科学进步的“百家争鸣”的方针,也就是我们办刊的方针。所有发表的文章,都可批评、讨论,再批评、再讨论,并不希冀拿出的观点,就是结论式的意见。我们对来稿只有一个要求:要有史或有论,史论结合更好。要言之有物,确有见地,不搞烦琐引证。
我们衷心希望广大理论工作者,特别是老一辈理论工作者给以支持、帮助。我们尤其希望青年同志对本刊给以关注。列宁昭示青年人要学习、通晓人类全部发展过程所创造的文化,通过掌握这些文化知识来学习共产主义,才能成为真正的共产主义者。我们这个刊物,如果对青年一代学习共产主义,能有所助益,这将是本刊最大的收获。
(《马克思主义来源研究丛刊》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