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巢《自题像》诗辨伪

1981-07-15施宝义

读书 1981年10期
关键词:黄巢无人

施宝义

《全唐诗》辑录黄巢的作品一共有三首,一首为《题菊花》,一首为《不第后赋菊》(又作《菊花》),一首为《自题像》。前两首历来都肯定为黄巢的作品,可以略而不论。这里重点研究一下《自题像》一诗的真伪问题。

《自题像》一诗载于《全唐诗》卷七三三。全诗如下:

记得当年草上飞,

铁衣著尽著僧衣。

天津桥上无人识,

独倚栏干看落晖。

编者并在《自题像》下注云:“陶谷《五代乱离纪》云:巢败后为僧,依张全义于洛阳,曾绘像题诗,人见像,识其为巢云。”《五代乱离纪》应为《五代乱纪》,是五代至北宋初时人陶谷的一部著作,但此书已经亡佚。宋人吴曾在其所著的《能改斋漫录》卷八中有关于此诗的记载:“唐黄巢既败,为僧,投张全义,舍于南禅寺。有写真绢本,巢题诗其上云:‘犹忆当年草上飞,铁衣脱尽挂僧衣。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倚栏干看落晖。”稍后的王明清在《挥麈录·后录》卷五中也记载了此事:“顷见王仁裕《洛城漫录》云:‘张全义为西京留守,识黄巢于群僧中。而陶谷《五代乱纪》云:‘巢既遁免,祝发为浮屠。有诗云:“三十年前草上飞,铁衣着尽着僧衣。天津桥上无人问,独倚危栏看落晖。”又《僧史》言:‘巢有塔,在西京龙门,号翠微禅师。”

从五代的陶谷,经过南北宋之间的吴曾,到南宋的王明清,虽然在他们的著作中记载的黄巢的事迹及其诗作多少有些出入,但他们都相信黄巢起义失败后做了和尚,对他的《自题像》一诗也深信不疑。

揭穿这个疑案,还其真相的第一人是南宋的赵与时。赵与时在其所著《宾退录》卷四中明确地指出:“陶谷《五代乱纪》载黄巢遁免后,祝发为浮屠,有诗云:‘三十年前草上飞,铁衣着尽着僧衣。天津桥上无人问,独倚危栏看落晖。近世王仲言亦信之,笔于《挥麈录》。殊不知此乃以元微之《智度师》诗窜易磔裂,合二为一。元集可考也。”

元微之即在唐代与白居易齐名的诗人元稹。查阅元稹诗集《元氏长庆集》,在卷十六有《智度师》二首。全诗如下:

其一

四十年前马上飞,

功名藏尽拥禅衣。

石榴园下擒生处,

独自闲行独自归。

其二

三陷思明三突围,

铁衣抛尽纳禅衣。

天津桥上无人识,

闲凭栏竿望落晖。

从元稹的《智度师》的诗意上看,智度和尚在四十年前原是一位身披铁衣能征惯战的将领,曾在平定安史之乱中大显身手,后来抛弃功名富贵,出家作了悠闲自得的和尚。后来,至迟在北宋以前,有人将元稹的《智度师》二首捏合到一起,附会流传当中的黄巢逸事,便算作黄巢的作品了。作伪者谁?很难考定。

这首伪作形成现在这个样子,依照时间的先后,大约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

这首伪诗之所以能流传到现在,除了诗本身形象鲜明,通俗易懂外,也说明了人民怀念农民起义领袖黄巢,愿意他有一个好的结局。毛主席在《七律·吊罗荣桓同志》一诗中,借用了《自题像》诗中的“记得当年草上飞”,不仅赋于这句诗以新的意义,而且也给《自题像》这首诗注进了新的生命力,得以更久远地流传下去。

猜你喜欢

黄巢无人
赞江滩芦花
A New Way of Dao
白沙门
反击无人机
假如朝廷当初录取了黄巢
黄巢
迷人的无人机
竹里馆
在无人海岛上制造纯净的水
无人岛上的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