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拉季耶夫一举成名
1981-07-15严永兴
严永兴
一九七九年苏联文坛上忽然冒出了一颗新星——维·康德拉季耶夫。他语不出众,貌不惊人,身材瘦削,脸庞黝黑,布满着细细的皱纹,没有丝毫所谓的“作家风度”。他五十开外了,过去一向名不见经传,在此之前,也从未发表过什么文学作品,盈箱溢箧的只是他战后长期从事美术装帧所积累的一些画稿。
可就在一九七九年,已经过了知命之年的康德拉季耶夫却出人意料地在《各民族友谊》杂志第二期上发表了他的处女作——中篇小说《萨什卡》。这是一部以卫国战争为题材的作品。作品一经发表,居然立即得到被称作“战争小说大师”的西蒙诺夫、巴克拉诺夫、贝科夫等的好评和评论界及广大读者的一致赞赏。西蒙诺夫甚至于这样赞叹道:“要是我没有读过《萨什卡》这部小说,我会觉得不仅是在文学上,简直是在生活中缺少点什么。”有些评论家还认为,《萨什卡》可以当之无愧地作为战争文学“第三个浪潮”的代表性作品。于是,康德拉季耶夫一下子轰动了整个苏联文坛。
人们一般把苏联的战争文学分为三种类型,即全景文学、战壕文学和纪实文学。
全景文学的特点,可以说是篇幅长、场面大、人物多。作品每每集中笔墨来描写一个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军事战役,通过众多的人物、波澜壮阔的画面和最高军事指挥机关、统帅人物及各级指挥部的活动,从全景的角度和多个聚焦点来透视战争事件,反映战争的本质,揭示战争进程的诸因素,从而使作品具有史诗的规模和较宏伟的气势。恰科夫斯基的五卷集长篇小说《围困》,就应该属于这一类战争小说。
战壕文学同多情节、多层次的规模宏大的全景文学相比,没有波澜壮阔的战斗场面、曲折跌宕的复杂情节、众多的人物形象和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而是以简炼的手法,通过单一的情节、精简的人物、严峻的环境和往往是悲剧的结局,着意揭示一些普通战士、游击队员等平凡的小人物在战争中的遭遇和命运,他们丰富的精神世界,以说明战争中人的价值和作用。《贝科夫小说选》中的贝科夫七十年代创作的几部中篇,即可谓这种类型的代表作。
纪实文学类似报告文学,但又有所不同。它首先是以作家对战争事件广泛深入的调查,充分利用战争时期的历史文献,结合人们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以对生活的真实记载为内容,同时又把各种素材加以艺术编织与加工,把纪实与虚构结合在一起,从而赋予人与事以意义。
康德拉季耶夫的《萨什卡》是属于第二种类型的作品。一方面他继承了贝科夫和巴克拉诺夫等“战壕文学”派作家们的创作手法,通过描写战争中的日常生活,通过萨什卡在战争中的经历、初恋和感受来揭示主人公在严酷的战争环境下所保持的人情味和闪耀着的心灵美。另一方面又有所不同。在他的作品中没有激烈的战斗、紧张的情节和悲剧的激情,而是用其特有的串糖葫芦的写作手法,把战争中毫不显眼的日常事件一个个串起来,组成一曲节奏平缓而流畅的乐章,形成萨什卡这样一个独特的普通战士的文学形象,使人感到正是这样一些普通平凡的士兵才是卫国战争胜利的真正源泉。
康德拉季耶夫的一举成名,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记者们竞相登门采访,读者们也纷纷来信,大家都想探索他是怎样走上成功之路的。康德拉季耶夫对此,一概予以简短而率直的回答:“十月怀胎,一朝分娩。”
这八个字的含义是什么呢?原来,战争一结束,他就产生了要写点什么的强烈愿望,把他自己在战争中所经历过的事情写出来。但他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毕竟他从未拿起过笔,他不知从何入手,怎样构思,如何描写。为生活计,他进了工艺美术学院,成为一名工艺美术师。
可是创作的欲望时时在心头萦绕,久久在胸中苦恼着他,他觉得他应当写作。他试着写了一个剧本,但自己又觉得很不满意,便把它丢弃了。
六十年代初,巴克拉诺夫的《一寸土》问世,这似乎给了他很大的启发。他觉得自己不是那种规模宏大的史诗般作品的作者,但他可以写战争中的“一寸土”、一个片断,可以描写自己战斗过的地方,因为他同他的战友曾在尔热夫城下战斗、流血、牺牲过。经历过战争的硝烟、苦难和胜利的喜悦。于是他动手把自己所能回忆起来的一切用打字机不停地打,打下了整整三百页,他把它称之谓“尔热夫的散文”。他带着自己的文稿来到昔日的战场,战争结束二十多年了,但那里依然是弹坑、钢盔和废墟……他思索着,明白他要写的不是这些,他所写的并不能反映出人们在这儿经受了什么,作出了什么。稿子并不成功,他毅然把它们撕毁了。
又化了十年时间,他探索着、酝酿着,其间又试着写了两个短篇,依然毫无结果,被他扔进了纸篓。直到一九七四年,萨什卡的形象终于在他头脑中酝酿成熟了,他了解他,并且熟悉他所走过的道路,因为这条道路,他自己也曾亲身经历过。
他把稿子寄给《新世界》杂志编辑部,久久没有回音。但他不觉得难受,也没有向编辑部催问,因为他对自己经过惨淡经营孕育出的处女作充满着自信。一九七八年他又把稿子投给《各民族友谊》,该刊主编巴鲁兹金一眼看中了这个无名小卒的作品,西蒙诺夫又给了他许多帮助,于是,《萨什卡》经过痛苦的三十余年的“怀胎”终于问世了。
成功,使作家充满着信心,康德拉季耶夫又开始了新的创作。去年他又一连发表了三部中篇和一个短篇:《鲍尔卡的道路》、《切尔诺沃的胜利日》、《伤假》和《在奥夫夏尼柯沃战场上》,同《萨什卡》一起组成了一组真正的“尔热夫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