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荐诸葛的联想
1980-08-20徐贺
徐贺
“三顾茅庐”的故事是人们熟悉的。但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诸葛亮,是怎样为刘备所识?这推举人才的第一功,应该归于走马荐诸葛的徐庶。故后人有诗赞日:片言却似春雷震,能使南阳起卧龙。
诸葛亮素有大志,在卧龙冈结草为庐,耕读待时,“每自比管仲、乐毅”,常怀用世之心,可惜“时人未之许也”。当时,徐庶为曹操伪造家书骗去许昌。临行,刘备一送再送,徐庶已经去远,刘备仍然凝泪而望。忽然,徐庶拍马而回,只为了一件事:向刘备推荐诸葛亮。他说:“若得此人,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也。”刘备不十分相信,问徐庶:“此人比先生才德何如?”徐庶曰:“以某比之,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随后,司马徽又登门再荐,对刘备说孔明“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也”。从而坚定了刘备三顾茅庐的决心。“只因徐庶临行语,茅庐三顾心相知”,如果没有徐庶的推荐,诸葛亮虽有经世奇才,依然难免空老于山林。这个故事给我们深刻的启示:人才是需要推荐的。象诸葛亮那样年轻有为的济世之才尤需如此。毛遂自荐,固然可嘉,但古往今来,以此见用者,毕竟是凤毛鳞角。而得到在位“伯乐”尽力推荐的,倒是成就了不少风流人物,诸如鲍叔荐管仲,肖何追韩信,周总理知遇朱老总,熊庆来识拔华罗庚等等,莫不如此。
推荐人才要有徐庶那种精神。一是识举真才。诸葛亮未出隆中,即已审时度势,判定三分天下,及至“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则据荆州,取西川,联吴拒魏,两朝开济。实践证明,徐庶把诸葛亮视为吕望、张良,荐给刘备,是深知其人的。二是不嫉贤妒能,把才超于己者推荐上去,使其施展雄才大略,为国所用。这一点尤其难能可贵。有的人自居高位之后,生怕别人超过自己,对有才能者,往往压制甚至打击加害。历史上,由于嫉贤妒能而使人才为敌所用、亡国灭身者,大有人在。而徐庶为了推荐高过自己的人才,不使之被埋没,真可谓竭尽全力。一个封建社会的有识之士尚能如此,今天四化建设正当用人之际,我们党的干部不更应该从徐庶走马荐诸葛的故事中受到一点启发吗?
毛遂自荐也罢,走马推荐也罢,关键还在于当权者的纳荐用贤。倘刘备不是求贤若渴,任你徐庶、司马徽荐得唇干舌燥,也无济于事;诸葛亮纵然是条龙,没有刘备三顾,也只能如唐朝薛能诗里说的:“只合终身作卧龙”。可见,领导者的善于纳荐用贤也是十分重要的。粉碎“四人帮”三年多来,尽管我们确实已开始把一些有用之才安排到重要岗位上,但还很不够,还远远满足不了四化建设的需要;浪费、埋没以至压抑人才的现象,仍然严重存在。为此,我们就是要大力提倡自荐、推荐、纳荐的精神,使各方面的专门人才,都能为党所使,为国所用,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只要做到这一点,就会大大加快四化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