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票
1980-07-15黄可
黄 可
藏书票,是作为书籍装帧艺术的一种补充而存在,却又具有独立性的艺术。
所谓藏书票,就是在一市寸左右大小的木块、石块、牛角块、瓷块或金属块上,以方形、圆形、长方形、直方形、果品形、动物形、书卷形等各种形状的构图,刻出带有装饰趣味、包括藏书者姓名在内的各种图案,再用黑色或彩色油墨、黑色或彩色印泥拓印在白纸或彩色纸上,一张一张剪下来,然后贴在书的封里,既作为书籍的一种装饰,又作为书籍收藏者的一种标记。而如果把各种具有艺术性的藏书票搜集起来,犹如把各种精美的邮票搜集起来一样,成为可供欣赏、丰富多彩、魅力无穷的艺术珍品。藏书票,有的是藏书者自己设计刻印,有的则请美术家代为设计刻印。
木刻藏书票,在我国明代版画发展的鼎盛时期,曾一度于喜爱藏书的文人间流行运用过。不过,迄今很难搜集到明代的木刻藏书票了。目前,在我国各艺术博物馆所收藏的古代一些用石块、牛角块、瓷块、金属块刻成的肖形印艺术作品中,有一些可能是作为拓印藏书票用的。
欧美国家,在藏书家之间也流行运用藏书票。藏书票的英语名称是Ex-Libris,译成汉语的意思是:贴在书的封里的藏书者的签条。也就是说,欧美国家的藏书票,与我国的藏书票的形式有所不同。他们的藏书票,常常是先由美术家设计好图案,再由印刷厂印制出来,发售给藏书者,在藏书票的图面上留有一定空白,由藏书者签上姓名,然后贴在书的封里。
我国现代,似乎很少有人注意藏书票这门艺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鲁迅先生却是重视藏书票艺术的。笔者在鲁迅先生收藏的版画作品中,发现有不少木刻藏书票。
鲁迅先生收藏的藏书票,是刊载在一九三五年五月和一九三六年五月,由广州市的进步美术团体“现代版画会”出版的丛刊《现代版画》第九集“藏书票特辑”和第十八集中。“现代版画会”是由当年广州市立美术学校的进步教师、著名版画家李桦发起创办的,骨干成员有赖少其、唐英伟、陈仲纲、张在民、潘业、刘兴宪、潘昭、胡其藻等。选编在丛刊《现代版画》中的藏书票,都是“现代版画会”的成员所作。丛刊《现代版画》都是由作者直接拓印的手拓本,也就是说其中的作品都是木刻原作。自然,鲁迅先生收藏的刊于《现代版画》中的藏书票,也都是木刻原作。这些木刻藏书票原作,出于不同作者之手,有着不同的艺术格调,但又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洋溢着浓郁的民族风格。
下面略谈其中几帧木刻藏书票的艺术特色。
潘业作的一帧《潘业藏书》,以我国民间砖刻画的那种刀法毛糙的艺术处理手法,表现一位青年孜孜不倦的好学精神,在野外走路时还在读书,使人可敬。青年人后面亲热地跟着一只想来是他家养的狗,又增添了画面的生活气息,耐人寻味。
陈仲纲(即史
唐英伟作的《英伟藏书》,以道劲有力的木刻刀法,刻绘着一个朝气蓬勃的青年人,在读书,在思考,是引人遐想的感人之作。
潘昭作的一帧《潘昭藏书》,画面用稚拙的刀法,刻着我国民间年画中常常可以看到的,表现“和合”吉利题材的儿童形象,天真可爱,民族特色强烈。
刘兴宪作的《兴宪藏书票》,用点刻和块面刻的刀法,刻绘着一株梅树花朵盛开,一只报春的飞鸟在梅树下刚刚降落,画面显得喜气洋洋,预示春天就要来到,也富有特色。
张在民作的两帧藏书票,以果品形和书卷形的图形,作朴实单纯的艺术处理,也觉别致,予人留有印象。
……
鲁迅先生之所以把这些木刻藏书票珍惜地收藏起来,同他搜集编选出版《十竹斋笺谱》、《北平笺谱》,以及计划编选出版古代石刻画、砖刻画一样,是为了继承和发扬民族艺术的精华。
为了学习鲁迅先生重视民族艺术的精神,笔者把见到鲁迅先生收藏的木刻藏书票介绍出来,以引起文化界对藏书票艺术的了解和兴趣,希望在社会主义新中国诞生三十年后欣欣向荣的今天,也应该重视一下藏书票艺术的创作和发展。如果说,整个社会主义文化艺术领域是一个繁花似锦的大花园,那末,藏书票艺术,在这个大花园中也可以成为散发芳香的鲜花。
一九七九年九月二十五日写于鲁迅先生诞生九十八周年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