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蛋》,是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创作出来的
1965-08-20谢乃才
歌颂农村社会主义新人新思想的短小越剧《追蛋》,在浙江省一部分农村中演出后,很受群众欢迎。这个小戏的作者谢乃才同志是浙江富阳县大源公社东升大队团支部书记。一九五六年他高小毕业以后,虽然患了风湿性关节炎,半身瘫痪,在党的关怀和鼓励下,他仍然坚持参加大队会计工作和一部分轻微体力劳动,并在业余时间进行文艺创作,配合党的各项中心工作。下面是他创作《追蛋》的体会。
——编者
前几年,我们大队的少数社员由于缺乏热爱集体的思想,没有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对向国家交售畜产品不够积极。有一次供销社的同志来收购鸡蛋,有个社员故意向人家说他家没有喂鸡。没想到正在这时,他的鸡却从阁楼上扑打扑打飞出来了,闹了个笑话。看到这种情况,我心里很着急。我们社员群众应当站在家门口看到天安门,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我想,自己应该为党担当起这个宣传的任务。于是,我就打算用文艺作品去提高群众的觉悟,帮助党作好思想政治工作。以后,我便留心搜集这方面的材料。我们队里有个五十多岁的贫农老妈妈,她年老体弱,不能上山种田了。但对国家对集体却很关心。有一天落阵头雨,她为了帮助队里抢收晒在场上的稻谷,却忘记了自己晒在篱笆上的被胎。回家以后,她的侄媳妇告诉她被胎已经淋湿的时候,她却说:“被胎是自己的,淋湿了晒晒就干;谷是集体的,打湿了要发霉的。”老妈妈家每年都超额完成畜产品交售任务,年年都要卖一两头猪给国家,给队里积四、五千斤栏肥。老妈妈的事迹使我很受感动。我想:人们如果都能象老妈妈这样,国家的收购任务不是就完成了吗!我要能把老妈妈的爱国家、爱集体的思想写成一个文艺作品不是可以教育很多群众吗!但是,用什么形式去表现呢?有一次,我站在家门口,看见两位老阿嫂挎着篮子从门前走过。其中一个说:“阿嫂,你篮里的几个鸡蛋真大!”另一个回答说:“卖给国家的嘛,小的拿不出来呀!”老阿嫂短短的一句话给了我很大启发。我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用卖大个鸡蛋给国家这样一个题材不是可以创作一个故事,表现老妈妈一心爱集体、爱国家的思想吗!于是,我顺着“对国家对集体负责”这条红线,以老奶奶为中心,先编了个《追蛋》的小故事,讲给社员们听。社员听了都说很有教育意义,鼓励我编成越剧,以便能让更多的人看到,造成更大的宣传效果。还给我出了些好主意。我过去不熟悉越剧曲调,也从来没写过越剧剧本。为了掌握越剧基本知识,就让小妹妹扶我到俱乐部,向会唱越剧的同志学习。我的腿很不方便,天又经常下雨,走路经常跌倒,但我坚持三十多天,终于掌握了越剧基本知识。花了几天的业余时间,唱一句写一句,把小戏《追蛋》的初稿写好。我交给党支部,支部认为很有教育意义,马上让俱乐部去排练。在排练和演出过程中,领导和群众提了不少宝贵的意见,并且帮助我修改,才成为现在这个样子。
《追蛋》小戏在村里演了二十多场,每次到的人都很多,他们看一次还想再看。有的看了戏后说:“这戏蛮乐冒。”我队的那个老妈妈看了戏后说:“咱要象戏里那老奶奶一样爱集体。”有一次演戏后我比划着问一位六十多岁的哑叭,问他喂的两头猪怎样处理?他比比划划地伸出大拇指,又比个抬东西的架式,指指供销社的方向。意思是把大的卖给国家。又伸出小拇指,比划个杀的姿式。意思是小的自己杀掉。去年,我们队的生猪、鸡、鸭、蛋类等畜产品的交售任务都超额完成了。到今年九月份,全年的生猪交售任务已经完成。群众的思想觉悟有了很大提高。这是党教育的结果,小戏《追蛋》也在这个教育活动中起了一定作用。以后,在外地演出,也受到欢迎。
从《追蛋》的写作和演出过程中,使我进一步认识到,我们进行业余文艺创作是在做党的宣传工作,也就是协助党搞思想政治工作。因此,生产搞什么,文章写什么;运动需要什么,材料编什么;群众喜欢什么,就要写什么;党指到哪里,我们就写到哪里。把自己的创作自觉地纳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去,成为它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样,我们的作品才能受到群众欢迎,才能真正起到教育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