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耕读教育的光荣“志愿兵”
1965-08-20郭淑清
郭淑清
一个女青年自愿担任了耕读小学教师。母亲的思想不通;有些群众对耕读小学有怀疑;有些群众有困难,不送孩子上学;动员孩子上了学,一个孩子有一个孩子的特殊情况。怎么教好呢?又要上课,又要送字上门,又要下地头补课,有时还要帮助哄娃娃,搞家务……看来工作真是难做!请看,她在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指引下,把工作做得多么出色啊!
我原是克山县西河公社东升大队全日制小学的教师,今年二月开始在耕读小学里做教学工作。由于我坚持学习毛主席著作,在教学工作上做出了一些成绩,因此,党和政府曾多次授予我优秀教师称号,并在一九六三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立志做耕读小学教师
我教学的地点在永安屯,屯里有个全日制小学,但是部分社员因为有实际困难,仍不能送子女念书。去年夏天,大队党支部指示我们办了一所耕读小学。群众听说耕读小学念书不花钱,不耽误干活,纷纷送子女上学,一开始就收了二十一名学生。当时是一个初中毕业生代课,由于他缺乏办学经验,没有很好执行半耕半读制度,学生买本买笔,都得家里花钱,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只剩下两名学生了。在讨论怎样巩固提高耕读小学工作时,有的教师提议让我教。那时我有个三个来月的小孩,想到耕读小学要啥没啥,担心忙得照顾不上孩子。为了推脱,我解释说:“只要深入群众,好好动员,谁教都一样。”就这样,把教耕读小学的工作推到了一个民办教师的身上。事后,想到自己的言行,同毛主席教导的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要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一对照,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滋味。于是,我又翻开《为人民服务》和《纪念白求恩》这两篇文章来学习。在读到“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时,我心里想:“彻底”指的是能为人民贡献出一切,以至生命;我却因眼皮底下的一点个人利益,就不愿为人民服务,差的多远啊!
正当我思想斗争激烈的时候,县里传达了中央推行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的指示。过去,我只看到耕读小学办学形式灵活,便于有困难的孩子念书,对它的政治意义认识不够。经过学习中央的指示,认识到了半耕半读教育制度是根据毛主席的教育思想提出来的,它能使学生成为思想红,有文化,劳动好的新人,是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和防止修正主义,培养红色的革命接班人的一项重要措施。认识提高后,我更为自己不愿教耕读小学一事感到后悔和难过。有一天,组长周德荣对我说:“耕读小学还是你来教吧!”我二话没说,愉快地接受了这个任务,向党表示,一定把办好耕读小学做为自己的终生事业,干一辈子!
我开始教耕读小学了。想到自己这样做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心里感到特别高兴。谁知这消息一传到家里却引起了一场风波。母亲气呼呼地说:“得了,当那个东跑西颠的老师,把奶给忙回去了,拿什么喂孩子?”哥哥也不满地说:“挣两个半钱,还跑得挺有劲呢!回家算了。要不,妈就别给她带孩子。”我正在兴头上,遇到这一瓢冷水,心里又烦又躁,顶撞道:“就是孩子没人带,钱一个不给,我也要革命!”第二天我动员学生入学,路过家门口时,听到孩子在炕上嚎啕大哭,哥哥在一旁粗声粗气地阻拦母亲说:“别抱别哄,看她还教不教。”我没有进屋去,照旧工作去了。那天晚上,我躺在炕上,翻来复去地睡不着,心里想:“共产党人必须随时准备坚持真理,因为任何真理都是符合于人民利益的”。现在母亲和哥哥只为家里着想,是错的,我为人民着想是对的,怎能在这场新旧思想斗争面前打退堂鼓呢?我一定要想办法闯过家庭这一关。
第二天吃早饭时,我刚开口提这事,母亲和哥哥就你一言他一语地开火了。等他们说完了,我平,心静气地说:“咱家刚从辽宁逃荒到这来的那阵子,全家盖麻袋片,祖祖辈辈没有一个念书的。解放了,咱家分到了土地,分到了马,生活一天比一天好,我上了学,成了郭家的第一个读书人,还当上了人民教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要是没有共产党,能有我们郭家的今天吗?”讲到这,我问哥哥:“党让郭家有了识字的人,现在党叫郭家帮助别人识字,你不同意,对吗?”他无话可说,只好讲:“你问妈,我管不着。”为了说服母亲,我一连几个晚上,给母亲讲《纪念白求恩》和《为人民服务》两篇文章,讲董存瑞和黄继光妈妈的故事。同时,我每天天一亮就起来烧火做饭,午休时洗衣做鞋,晚上边奶孩子边批改作业。毛主席的光辉思想和革命母亲的英雄形象,终于启发和感动了我的母亲。就在我给她讲黄继光故事的那天晚上,她说:“这人真了不起,为了大伙,连死也不怕。”我说:“黄妈妈也好,她在儿子小时候就叫他别忘本,在儿子参军后,又叫他听党的话,保住人民的江山。”她说:“他这个妈妈是好,真难找啊!”我趁机说:“妈呀,我不怕苦、不怕累,乐意教耕读小学,就是为了象黄继光那样,作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希望你也象黄继光母亲那样,帮助我把工作干好。”她一听楞住了,想一下,笑了起来,指着我的脑门说:“你这个死丫头,真鬼!拐弯抹角地讲了几天,到头来说的还是这事。”第二天午休时,她看我打算洗孩子的尿布,就一把抢了过去,说:“忙你的去吧,教孩子们识字要紧。”
带着阶级感情办耕读
为了把校外的学龄儿童都动员入学,我到社员的家里和干活的地方,宣传耕读小学的好处,可是来的学生还是不多。有些社员口头答应了,过后就是不让孩子来。个别社员还说:“现在学几个字,长大了也是顺着垅沟找豆包吃,不是白搭?”有的青年就对我说:“这些人目光短浅、思想落后,犯不上费这个心。”我想,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怎能碰了一点钉子就灰心不干呢?我便按照毛主席的教导,到群众中去进行调查访问,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我访问的第一户是贫农张大爷。他说:“念书是好事,要是有条件念,你不来我还要去找你呢!”为什么没条件呢?原来他家有七口人,老的老,小的小,只有半个劳动力。我挨家挨户访问,把了解到的情况分析了一下,耕读小学初办时报名的二十一户中,多数户是八、九口人,少数户达到十二、三口人。有的一户就有三、四个学生,买笔买本怎能不困难呢?很明显,社员的孩子念书和家庭的实际困难有矛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又找孩子们的家长去商量解决买笔买本的办法。有些社员主张学校组织学生拣粪、拣粮,交给生产队记分,参加秋收分配,用劳动收入来买学习用品。也有的社员说;“这样做,好是好,就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我感到两种意见都有道理,就一方面从长远打算,每天早上组织学生拣粪交给生产队记工分;一方面从近处着眼,亲自领学生拣破烂,卖给供销社。两三天的时间,就拣了绳头、旧鞋底、破布片、碎玻璃等好几百斤,卖了十七元多钱,给每人买了一个本、一支笔。有几个学生没有书,我就用纸订本,起早贪黑地给他们抄书。这样一来,有些社员自动地送子女上学了。耕读小学的学生很快就恢复到了二十一名。
可是学生恢复到了二十一名,再也没有人送孩子上学了。我又对那些没有上学的儿童进行了逐户访问。访问的结果,才知道有些孩子没有母亲,或者父母都参加了集体生产,需要在家看门、做饭、喂猪、哄孩子,有些孩子十二、三岁了,家里缺少劳力,需要在队里干半拉活。我就根据这些孩子脱离不了地里劳动,要搞家务劳动的特点,贯彻群众自愿的原则,决定把原先的二十一个学生改作半日班,上午到校集中学习;下午我就到地里去,趁社员歇气时间给干半拉活的孩子上课,到社员家里去,为负担家务活多的孩子送字到门。
一心一意教好阶级弟妹
为贫下中农子女教学的方法想出来了,但做起来还有很多困难和实际问题。我就根据毛主席的“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的教导,一个一个地加以解决。老贫农潘金水没有爱人,每天他下地干活,就把九岁的儿子潘占林留在家喂猪、烧火和哄孩子。占林接触外界少,思想迟钝,人们称他“傻子”,我天天给他送字块,可是总是学了后头的字忘了前头的字。一天我见他光着腚子坐在炕上哭,就拿起他的裤子一看,只见上面破破烂烂的,又是屎又是尿。他直哭,我也没法教。补吧,又嫌太脏,就放下走了。我回到家里,这件事老是在脑子里转游:见到阶级弟妹有困难不管,这哪里有一点“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呢?又怎能称得上是“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呢?想起旧社会,父亲在我没出世时就死了,自己也是从屎里滚尿里爬长大的,更觉得自己好了疮疤忘了痛,缺乏强烈的阶级感情。越想越觉得自己不对。第二天再去时,我不顾臊和臭,把他的裤子刷得干干净净的,补得严严实实的。为了让他一心一意地学习,我还带几个熟土豆,替他喂孩子,有时还帮助他家烧火、喂猪、洗衣服。由于他学习时精力集中了,学的效果好些,但成绩还是不大。有一次,我发现占林哄弟弟睡觉时,嘴里唱着“拍孩子睡啊……”,唱的又清楚又流利。我受到了启发,就将字编成了“共产党,亲爹娘”、“种好地,多打粮”等顺口溜,写在墙壁上,叫他哄弟弟玩时教弟弟唱。采取这个办法以后,占林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学会了四十多个字,写的也不坏。他父亲乐得眼泪汪汪地说:“共产党太好了,毛主席太好了!”
小姑娘段桂琴的情况和潘占林又大不相同。她是在念小学三年级时,因下肢瘫痪退学的,在炕上整整躺了三年了。我去动员她学习时,她愁眉苦脸地说:“我是个要死的人,念书有啥用。”她的母亲也说:“她整天躺着,连坐都坐不起来,能念书吗?”我想到她是个病孩子,不教她别人也不会责备我。可是一想起毛主席批评有些人,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情,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就感到象是批评自己一样。我就用自己的钱给她买了一些补血药,天天挤时间去一面给她揉腿,一面讲赵一曼、刘胡兰的故事给她听,还拿《红色少年》、《鸡毛信》等十几本小人书给她看。英雄人物的光辉形象,在桂琴的心里起了很好的影响,她的精神状态渐渐变好了。她把自己梳洗得干干净净的,在炕头上摆了个小书箱,常常看书和写字,还练习坐起和挪动地方。一天,我去给她送书,见她自己一点一点地挪到窗台上坐下来迎接我,我惊喜地叫了起来:“桂琴能动弹了!”我真高兴极了!感到一个革命者通过自己的斗争使别人得到了幸福,就是自己最大的愉快。
我去动员小马官程福山学习时,他的父亲程宝林不相信地说:“尽瞎扯,我没听说过干活的孩子还能念书。”我动员了几次,他都用这句话把我顶回来了。我心里想: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要真正说服他,还必须拿出事实来,就决定在福山身上下一番苦工夫。那知福山松散惯了,他觉得学习不如放马痛快,见了我就“藏猫猫”。有一天,他见我送字块就向野外跑,我就跟着撵,跑了两里多地,两人都累了,步子渐渐慢了下来。我趁此机会,边走边对他说:“你是贫农家的孩子,放马又精心,党很关心你这样的孩子学习,希望你们将来都象雷锋叔叔那样,做毛主席的好学生。”这事传到了程宝林耳里,老人深受感动地对儿子讲:“旧社会穷人连和老师说话的福分都没有,哪有老师撵学生教书的事。你以后一定要听老师的话,好好学习。”为了不给福山藏猫的机会,我每天在他放完马的时候等在马棚里,除了给他上课外,还给他讲过去穷人念不上书的苦处和学习文化的好处。慢慢地福山也转变了,现在他不等我去找他,就到学校来找我教。
有一部分社员,受到旧的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对女孩子念书不如对男孩子热心。小姑娘何宝琴的母亲就是个例子。她当着我的面说:“女孩子的心浮,心笨,念不好书。”其实,她是认为女儿念了书,长大了也得出门子,白搭银。我针对她这一思想,告诉她毛主席说妇女顶半拉天,不能忽视这个力量,还用具体事实向她说明妇女和男子一样,在革命和建设中起重要作用。在我的说服下,她终于同意女儿上学了。宝琴家里没有劳力,她得天天参加干活。我每次到地头上完课,就给她布置一些作业,要求她有空就复习,她都完成得很好。宝琴的弟弟在全日制小学念书,我为了用事实说明女孩子能念好书,一天,把她和弟弟唤到一起,当着老人的面听写了十五个字,结果姐姐写对了十四个,弟弟只写对十一个(两人都学同样课本)。老人笑了笑说:“我真糊涂,你老师也是个女的,不是学的好,工作的也好吗?行,让宝琴跟你学。”由于针对部分社员重男轻女的思想,从虚实两个方面进行了说服教育,耕读小学的女生一天天多了起来,使屯里学龄儿童的入学率提高到百分之九十二。
不让一个学龄儿童留在校外
经过一个多月的动员组织工作,耕读小学学生增加到三十四名。有的人表扬我说:“郭老师的心真好,做父母的疼儿女,也没有她对学生那样。”也有的人劝我:“学生够多了,差不离了,剩下几个学生难办,拉倒吧。”当时,还有八个学龄儿童没有入学。我想到他们的情况特殊,认为社员讲的话有理,打算把这几个孩子放一放,慢慢来。过了一些日子,我在读《将革命进行到底》这篇文章时,联系自己的工作一想,觉得不对。打仗要坚决彻底,难道干工作能不坚决彻底吗?我检查了自己,用“两分法”分析了自己的工作,不但发现动员孩子入学的工作没有做完,还想到耕读小学是个新生事物,在巩固学生出席率,提高教学质量,组织生产劳动等方面还有些问题急需解决。问题找出后,前进的方向明确了。我就开始对这八名儿童采取了深入调查、针对问题、区别对待的方法,进行动员和组织工作,决心不让一个学龄儿童留在校外。
老贫农陈风山有个十二岁的女儿叫陈淑华。陈凤山过去就对我说:“这孩子,我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她就是不肯上学,你帮大叔想个法儿吧!”当时,由于忙乎动员其他孩子入学,把她给忽略了。我这次一开始就到他家里去动员淑华上学。淑华是个聪明能干的好孩子,母鸡一叫,她就跑去拣蛋;一放下饭碗,她就提着筐去挖猪菜;大人唠喀,她就带着弟弟到一边去玩。她在做这些事的时候,从不等大人吱声,干得很积极。我到她家去时,看在眼里,想在心里:市场上卖的鸡蛋,该有多少是经过这样的小手一个一个拣起来的呀!市场上卖的猪肉,该有多少是经过这样的小手挖野菜喂出来的呀!他们小小的年纪,就为社会创造着物质财富,我们怎能不关心他们的成长,使他们长大了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贡献力量呢?可是,当我提到上学的事儿,她的头摇得象波浪鼓一样。淑华为什么不愿意学习呢?经常和她一块玩的王秀琴对我说:“淑华说人多害臊,我咋敢上学。”于是,我便一连儿个中午带着学校的玩具,找邻居的孩子到她家门口拍皮球,跳沙袋,跳格子。淑华究竟是个孩子,哪有不爱玩的。她先是站着看,慢慢地跟着玩上了。以后再去时,我就多带几个学生,还随身带几本带图的书。玩一阵后,就叫孩子们歇歇,看看图画,有时还教他们识几个字。淑华从斜眼看到争着看图,从不出声念到大声念字。我见她慢慢和大家玩得火热,就叫她到学校来玩。就这样,淑华终于参加了学习。
小姑娘王玉兰不愿上学的原因也很特殊。她家才从山东迁移来不久,我劝她学习时,她口口声声说:“话不懂,俺不学。”话不懂是个实际问题。怎么办呢?我想:矛盾的一方是玉兰不懂东北话,另一方是我只会讲东北话。解决的办法有两个,一个是等玉兰学会了东北话再入学,这是个消极办法;二是我学些山东话,先用山东话教玉兰,这虽然给自己增添了麻烦,可是个积极的办法,对孩子有好处。我决定按后一种办法去做。从此,一有空,我就找山东来的社员唠喀,留心他们发音的轻重,说话的缓急和方言土语。经过几天学习,再到她家去时,玉兰的妈说:“大妹子,你来了!”我说:“俺来了!大嫂子,你蒸馍了。”她一听,楞住了。我告诉她原因以后,玉兰和她妈听了很高兴,同意上学了,但是要我到她家去教,理由是:“说话不懂,和孩子们玩不到一块。”打那以后,我每天到她家去,先用山东话教,后用普通话教,教完出来时,虽然感到腮帮子酸溜溜的,但是一想到自己做了一件有利于人民的事,心里就甜滋滋的。
全屯有十五个哄孩子的学龄儿童,需要送字到门学习。因为每天下午我既要下地教字,又要送字上门,一忙就把时间忙完了,有六个哄孩子的学龄儿童送不上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把十五个儿童排了排队,发现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带的弟弟妹妹多,或者弟弟妹妹太小,一步也离不开家;另一种是带的弟弟妹妹少,或者弟弟妹妹大了,可以把弟弟妹妹领出来。因此,我决定动员后一种孩子,带弟弟妹妹到校跟班听课。有的社员不相信,说我是“胡思乱想”。我听了思想也犹豫不定。可是,我有这样一个习惯:遇到了困难就想张思德和白求恩,一想起毛主席在追悼他们时讲的话,就心明眼亮,力量倍增。这时我问自己:“白求恩和我都是共产党员,他能忘我地救阶级弟兄,我怎能怕人家笑话,就不敢教阶级弟妹呢?太不应该了!”,于是我东家劝,西家说,把他们都动员入学了。一开始上课,小的哭大的骂,我忙的不可开交,课也没教好。后来我想了个招:把带孩子的学生分成两组,轮流上课和哄孩子。在学生写字和读书时,我也抽空去逗孩子玩。当孩子玩乏了,我就把他们放在学校的炕上睡觉。现在,学生、小孩和我都习惯了。
全面培养孩子成为思想红、能文善武的新人
为了使我们的孩子能继承革命长辈的事业,把革命的红旗举到底,我还对学生进行了阶级教育和劳动教育。现在,不但学生在平日有拣粪组,麦收的时候有拣粮组,还成立了家庭打柴组。学生每天都有一定的劳动时间。我还经常对学生劳动的好坏进行讲评,树立劳动好的学生作为大家的学习样板。因为有些学生是分散学习,所以我也注意把劳动教育做到家。学生潘金之是六十多岁的潘大娘的闺女,由于母亲百般宠爱,使她养成了不爱劳动的坏习惯。于是,我就趁给她送字块的机会,一边帮着她母亲干活,通过身教影响她;一边说明劳动的好处和不劳动的坏处,还领着她做一些零活。潘金之经过多次教育和劳动体验,终于转变了。她母亲高兴地对我说:“我的丫头能干活了,放下绳子就拿筐,老也不闲着。”为了在孩子们的心里头从小栽上一颗红心,我就经常给他们讲旧日社会屯里地主的罪行,当前农村的阶级斗争事例,讲越南少年的抗美救国故事。我还特别注意抓住学生中的好坏典型事例,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今年七月间,县文教科的同志到我们那里进行了耕读小学的教学质量和劳动情况的调查。他们调查的结果是:百分之百的学龄儿童入学了,学龄儿童的入学率比较办耕读小学前提高了百分之四十五。四十三名学生中,贫下中农子女占百分之九十四点四。半年的时间,平均每人学了三百五十多个字。他们在念书期间,在队里总共挣了八千多个劳动工分,在家里喂了九十二口猪,喂了二百七十五只鸡,打了烧柴一万二千三百捆。调查结果证明:耕读小学把读书和劳动紧紧结合起来,为贫下中农子女入学提供了方便条件,有利于普及高小教育,有利于培养思想红、能文善武的新人。
我们大队的半耕半读教育,所以能取得一定的成绩,这是毛主席思想指引的结果,是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的结果。今后,我一定戒骄戒躁,谦虚谨慎,更好地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为培养无产阶级革命接班人贡献出一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