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很需要文化知识
1964-08-29韩应中
韩应中
陈亦群同志认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没有前途的原因之一,是自己的文化知识在农村用不上。农村到底用得上用不上文化知识?知识青年回农村是不是屈才?最近在朔县召开的知识青年代表会上,大家热烈地讨论了这个问题。让我们从下面几个同志的发言中,看看他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吧!
活跃农村的文化生活
杨福(朔县新磨大队回乡青年):我是一九六二年回乡的初中毕业生。在两年来的实际斗争中,我有了这样的体会:一个知识青年回到农村,只要肯安下心来干,那就一定能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贡献,他的前途一定也是光明的。在我们刚一回到农村的时候,听到有人唱一些含有封建毒素的戏;讲一些带有封建迷信的故事;还有的人看那些旧小说。我们几个回乡知识青年想:社会主义时代的农村文化阵地,应该让社会主义的新文化去占领。于是,我们先搞起了黑板报的宣传教育活动。任务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传村里的好人好事,评论当前的生产情况。全村有五条大街,我们建立起了五块黑板报,一年多以来,黑板报登载了三百五十多篇稿子,还被省、县报纸和电台采用了二十五篇稿件。大家看到报纸上登了村里的事儿,高兴地说:“这一下咱们更得好好干啦!”
为了活跃农村的文化生活,传播社会主义新思想、新文化和新风尚,我们回乡青年组织起了一个文娱宣传队。我们结合村里的政治斗争和生产斗争,自编自演了新快板、新相声、新剧目二十余个。同时,我们还排演了《赶花桥》、《单椅子》等小型的演唱节目。这些短小精干、适合农村生活的小演唱,很受群众欢迎。由于新的文化生活活跃起来了,旧的文化活动就被挤掉了。我们自己也在这些活动中受到了教育,得到了锻炼。
不是“屈才”而是“缺才”
张天如(天镇农牧场农业工人):有的回乡知识青年对我说,在农村搞文娱宣传活动可以用上文化知识,搞劳动生产就不行了。我认为这是不符合事实的。
我是一个高中毕业生,并读过一年大学,应该说我的文化知识够用了吧!可是一实践,才发现自己还差得很远。拿犁地来说吧,看起来很简单,两头牲口,一个犁把,然而干起来并不那么容易。一开始学犁地,犁下的地沟一尺多深,把牲口累得直冒汗。连续学了几天,犁下的地还是有深有浅,而且弯弯曲曲。队长看了说,像这样的地很难长出什么好庄稼。为什么老犁不好地呢?老农告诉我说:“犁地要看托头,●地要看牛头”。为啥要这样干?后来,我在物理书上找到了答案,原来看托头和看牛头是为了掌握力点和支点。道理清楚了,学得也就快了。又有一次,社里的毛驴给陷进了泥窝,我着急地去抢救,结果驴没有救出来,反而把我也给陷进去了。后来有个社员拿来块门板,才把我和毛驴救出来。事后我才知道,这是自己在学校里学过的“压强原理”。从这些事例中,使我认识到,庄稼地里处处是学问,自己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仅仅是一知半解而已,要真正懂得它的道理,还必须经过实践,才能变成完整的知识。
学传统的耕作技术还这样难,要当一个现时代的新式农民,当然困难就更多了。我们农场到处是盐碱滩,连年来不是苗不好,就是收不多粮。我们和盐碱地作了两年斗争,现在还是收效不大。党要我们想办法革掉低产田的命,建设崭新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的知识赶不上生产的需要了。在许多的困难面前,显得我们不是“屈才”,而是“缺才”。
要主动地找机会运用知识
陈文魁(朔县马营堡五好社
员):回乡的知识青年很多,为什么有的人能用上文化知识,有的人则认为用不上?让我讲一件事来说明吧!
我们村里的人都喜欢种植果树。可是,这几年由于品种不好,管理不当,有不少果树光开花不结果。看到这种情况,我就到处搬书本,寻找解决的办法。后来,我按照书本上讲的科学办法,对村里的果木树进行了整枝、打顶和合理的管理工作。经过一系列的科学加工,我们村里的八十二株果树结了果,每株平均产三十多斤果实。社员们看到果树有了收获,便大力地种起树来了。这件事给了我很大鼓舞。我觉得,一个人有了文化知识,只能说明你有了一个武器,这个武器能不能发挥它的作用,还要看你是否自觉地去运用,消极等待站在旁边是不行的。
从这个事实中又使我体会到:农村确实是个广阔的天地,那里需要我们探索的学问很多,只要你是个有心人,肯下功夫,文化科学知识不但可以得到运用,还可以不断地得到充实和提高。
问题在于你是不是爱农村
施大伟(灵丘县雁翅大队优秀社员):一个不安心在农村的人,当然他就不会把文化知识用上,相反,你要爱农村,对农村发生了兴趣,就会到处感到有运用文化知识的地方。我们村里有股泉水,多少年来一直都是白白地流走了。那一年,当我在农村安下心来以后,就开始对这股水研究起来。起初翻书本找办法,后来订出计划要让它浇田,发电。开始测量没有水平仪,就利用废药瓶做成了土水平仪;买不到小型水轮机,我就和木工研究,自己动手制造;不知道传动轮的大小,就根据水轮机的转速,用书上的“公式”计算出了尺寸。就这样,我和社员们一起,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开成了水渠,建成了水电站;坡地上浇上了水,碾米磨面用上了机器,村里也点上了电灯。社员们非常高兴,还夸奖我有本领。
通过这件事,使我深深体会到,农村是十分需要知识青年的,文化是大有用武之地的,问题是你有文化知识愿意不愿意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只要你有改造农村“一穷二白”面貌的理想和志气,就会觉得文化有用处,而且远远不够用,就会奋发地学习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