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续完)

1962-08-16吴玉章

中国青年 1962年2期
关键词:袁世凯孙中山

吴玉章

二十一、袁世凯窃国成功

辛亥革命所激起的广大农民的反封建斗争,由于缺乏领导,并没有深入地开展下去。中国资产阶级本身既很软弱,又不敢发动农民起来革命,因此,它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强大压力面前,除了退却和妥协之外,再没有别的出路了。孙中山先生刚回国的时候,颇不以和议为然。大家推他为临时大总统,他也很失望。因为他在英国的时候,曾经和英国政府谈定一笔小小的借款;现在总统既然是临时的,这笔借款当然也就无效了。因此,他对当时的和议条件很不满意。但是,当时各方面的“舆论”(当然只是上层阶级的舆论)几乎没有不赞成和议的。而一切帝国主义又都极力支持袁世凯,把他视为它们的新的代理人。尤其是英帝国主义,它的驻华公使朱尔典就是支持袁世凯绞杀革命的主谋。英帝国主义虽然也和孙中山先生拉点关系,但这就更显得奸诈。正因为中外反动派勾结成功,一致压迫要讲和,所以孙中山先生反对和议的主张,遭到当时南京临时政府绝大多数有力人物的非难。汪精卫甚至对孙中山先生脱:“你不赞成和议,难道是舍不得总统吗?”在各方面的包围下,孙中山先生后来也就不再坚持己见了。

临时政府成立后,和议继续进行。南京方面向袁世凯提出:和议成功后,保证举他为大总统;但必须以清帝退位和他赞助共和为条件。于是袁世凯开始逼宫,企图强迫清帝退位。但却遭到满州贵族中的顽固分子宗社党人良弼等的坚决反抗。这时,京津同盟会中的川籍会员彭家珍,认为杀了良弼,使可导致共和,使人民安居乐业,因此决定拚死以除良弼。他怎么能够知道他的英勇牺牲,并没有发生多大的作用,只不过是帮助了袁世凯登上总统的宝座呢?彭家珍为了刺杀良粥,曾经用尽心机。他把一切准备工作都做好之后,特地装扮成一个威武的军官,穿着整齐的军服,挂着明亮的军刀,于1月26日,装着良弼的一个好友前去谒见。但那天良弼刚好不在。当晚他又去,良弼又不在。当他刚往回走的时候,在不远的途中恰好良弼回来了。在路上一来一去的两辆马车相遇,彭就高声叫“质臣……”(良弼的号),良弼未应,彭即调转马车,跟着良弼的马车追去。到了良弼的公馆,良弼一下车就走近门前,彭也急下车,趁良弼升阶正要入门之时,急投一弹,彭在阶下当即被炸死,而良弼也负重伤,于两天以后就死了。宗社党人因此吓破了胆,同时又看到大势已去,便不敢再坚持帝制了。清朝皇室终于接受了退位的条件。袁世凯的逼宫竟因彭家珍的刺杀良弼而获成功。我们从当时和议双方达成的优待清朝皇族的条件,可以看到南京临时政府是多么的软弱!

清帝退位之后,和议很快成功。孙中山先生为了保障共和,想出了两个自以为非常高明的办法:一个是颁布约法,想用法律来限制袁世凯;一个是建都南京,想把袁世凯调离北京这个当时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老窠。从2月初开始,经过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南京的参议院根据资产阶级国家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的原则,制定了一部中国宪政史上著名的临时约法。袁世凯对于这个临时构法并不怎么理会,因为他知道这些纸上的东西是可以随时撕毁的。他特别注意的是迁都北京的问题。2月13日,袁世凯在给南京的电文中,于通知清帝退位的同时。就表示他不愿南下。2月14日,南京参议院开会的时候,竟然通过了迁都北京的决议。本来在参议院中,革命党人占据多数,是完全可以根据孙中山先生的意见通过建都南京,反对迁都北京的。但14日开会的时候,革命党人李肇甫,却到台上去大放厥词,说了一通迁都北京的必要;参议员中原来就有不少人对袁的不愿南下表示同情,而李又善辞令,他这么一貌,赞成迁都北京的人便成了多数。孙中山先生和黄兴知道这件事情以

后,非常生气,当天晚上把李肇甫叫来大骂了一顿,并限次日中午12时以前、必须复议改正过来。15日晨,秘书处把总统提请复议的咨文作好后,需要总统盖印,而这时总统已动身祭明孝陵去了。我急着去找黄兴,他也正在穿军装、准备起身到明孝陵去。我请他延缓时间,他说:“过了十二点如果还没有把决议改正过来,我就派兵来!”说完就走了。这怎么办呢?只好找胡汉民去。好容易才把他找到,拿来了钥匙,开了总统的抽屉,取出他的图章盖了印 ,把咨文发了出去。同时,并通知所有的革命党人,必须按照孙中山先生的意见投票。经过我们一天紧张的努力,当天召开的参议院会议终于把14日的决议纠正过来了。但是,袁世凯并不根据参议院的决议办事,他表面上不坚持迁都,却故意地提出去就问题来要挟。于是孙中山先生又派蔡元培、宋教仁、汪精卫等为专使,于2月末到北京去迎接袁世凯南下。袁世凯在破格欢迎的伪装下,暗地发动兵变,把蔡元培等人吓了一跳,使得这几个迎袁专使也觉得对袁的是否南下“尽可迁就”了。至此,南京参议院不得不允许袁世凯在北京就职。孙中山先生的计划完全失败了。

眼看着南京临时政府即将结束,不少的革命党人感到革命的理想并没有实现,内心非常痛苦。当时在南京的川籍党人很多,经大家商议,决定召开一个四川革命烈士追悼会,对先烈们表示崇敬和悼念,同时借此排遣自己的悲伤。开会的时候,孙中山先生也到了。章太炎则送来一幅挽联,写道:“群盗鼠窃狗偷,死者不瞑目;此地龙蟠虎踞,古人之虚言。”大家看了,不但很觉扫兴,而且感到愤慨。章太炎在同盟会里一贯闹派别纠纷;武昌起义后,又说什么“革命军起,革命党消”,主张解散同盟军;随后不久,他便正式宣布脱离同盟会,并和一些立宪党人搞在一起,专门和孙中山先生作对。他骂南京鼠窃狗偷,但当时鼠窃狗偷的大半还是立宪党人,而章太炎不正是和他们沆瀣一气吗?他反对建都南京,认为南京并非龙蟠虎踞,难道北京果真就是龙蟠虎踞的地方吗?很明显,章太炎了反对孙中山先生,已经实际上站到袁世凯那方面去了。追悼会开完以后,我们双为死难烈士请求追赠。根据我们的建议,孙中山先生以总统的名义立即签署了一道命令,追赠邹容、喻云纪、彭家珍为大将军,谢奉琦为中将。其他各省也有继起仿效的。死者已经安置完了,活着的人怎么办呢?我们秘书处的人,决计不到袁世凯那里去作官。邓家彦因对和议非常不满,一定要出去办个报纸,反对袁世凯。又有人提议继续出洋留学,完成以前未竟的学业,大家都很赞成。当时蔡元培在作教育部长,经过他的批准,大批革命党人获得了公费留学的资格,接着便纷纷放洋而去。其中有不少好心的人,以为民国既经成立,自己就应该学点真实的本事,将来好从事建国的工作。他们当时并不了解: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朝反政府,但继起的袁世凯仍然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工具。他们更没有料到:民国成立以后,中国不但没有兴盛起来;相反,民族的危机和人民的灾难却更加深重了。当时,我也获得官费留学的资格;但是,因为还有许多善后工作要做,所以没有立刻出洋。

二十二、回川之行

辛亥革命以孙中山先生的解职和袁世凯的登台而结束,实际上是失败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没有改变,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两座大山仍然沉重地压在中国人民的头上。但是,当时的革命党人对此并不认识,他们当中有不少的人对帝国主义和袁世凯还存在着幻想。1912年8月,孙中山先生应袁世凯的邀请去到北京。袁故意隆重地接待他,并百般地曲意相从,终于使孙中山先生入其彀中。孙中山先生从袁那里出来就对人说:“今日之中国,惟有交项城治理。”因此,他便接受了全国铁路总监的任命,想在中国经营二十万里的铁路,实现他的实业救国的美梦。为了这个目的,他随后还到日本去了一趟。但是不久,他的梦想便被现实粉碎了。

南北和议成功之后,我也到了北京。一天,友人从一家报纸上看到了袁世凯要任命我作四川宣慰使的消息,赶快来告诉我。我感到很奇怪,估计是朱芾煌搞的鬼,便立刻去问他。他说:“总统正要找你,请你和我一同回四川去调解成渝双方的纠纷,并要给我们宣慰使的名言。”我说:“四川是我们家乡,对于家乡的父老何能用这种名义?而且我在南京临时政府秘书处的时候,即已和大家有约,此后绝不任什么官职。”在此以前,李石曾和蔡元培、汪精卫等专使人员在从北京回南京的轮船上曾有“六不会”的组织,以不作官、不作职员、不嫖、不赌、不纳妾、不吸鸦片相标榜,有人甚至加上不喝酒、不吃肉两条,称为“八不主义”。我虽然没有加入“六不会”,并且知道他们是唱高调骗人的;但我却认为一个人如果违背了自己的初衷,总是问心有愧的,且将失信于人,为了所弃。就是由于这种种原因,我坚决地拒绝袁世凯给我任何的官职。袁不得已,后来才同意不给我任何名义,只要我同朱芾煌一起回川一行,去“慰问”四川人民,并促成四川的统一。我当时并不了解袁是因朱的资望不够,不足以替他完成统一四川的重任,因而想利用我为他服务。我只觉得促成四川统一,避免人民涂炭,为桑梓父老做点事情,是一种不可推辞的义务,因此便答应了。袁给了朱一笔钱,朱问我怎么开销,我说:“我们每人一月六十元就够了,同行的人,还可酌量少一些。”朱同意了。说也奇怪,朱居然跟我一样,既没有争着作官,又没有争着要钱。我本来对朱的投靠袁氏,内心不取;现在见他这样,又觉得他之投袁,原是去争取袁氏赞助共和的,似乎也可以原谅。其实,我那时对朱的本质还是没有认识清楚。后来事实证明:他是一个野心并不太大的道地的投机分子。他投到袁的门下,知道袁也不过是利用他与革命党拉拉关系而已,因此对袁也不存奢望,只趁机会讨了一个夔关监督来当,弄了一批钱,然后便由官而绅,到北京城里买了一大片空地,修了许多房子,作起房东来了。

1912年的夏天,我和朱芾煌回到了四川,这时,成渝双方已经妥协了。成渝的妥协也象南北的和议一样,是重庆投降了成都,革命势力投降了反动势力。其时杨维任军事巡警总监。杨是成都起义被捕的六君子之一,我觉得他似乎尚有可为,便推动朱芾煌用我们两人的名义电袁世凯建议,任命他为成都卫成司令。袁当即下令委任,并升杨为中将。袁之出此一着,原不过想借以笼络革命党人。但这事却立即引起反动分子的不安。他们马上向袁的亲信四川人曾彝进、顾鳌等进行活动,要袁收回成命。袁虽然没有明白地收回成命,但因他不再支持,杨维终于无法就职。而且,袁见我的心事仍在革命,便急电我们回北京。这时,我正抽空回荣县家里。接到袁的急电后,我又匆匆地离开故乡,和朱芾煌一起赶回北京。

在四川的时候,我顺便地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以留法俭学会的名义动员了一批青年到法国去留学。例如何鲁等人就是这次出国的。留法俭学会是由李石曾等无政府主义分子倡办的,这批无政府主义分子这时已随落为袁世凯的帮凶,是完全反动的;但留法俭学会却送了一些人到法国去学科学,对社会多少总算有点益处。当然,李石曾之流搞这个俭学会的目的,并不存什么好意,纯粹是为了盗取“教育家”的虚名。这个留法俭学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及其以后,更发展成为留法勤工俭学会,送了更多的人到法国去留学。其中一些先进分子后来成了著名的共产党人,如周恩来、邓小平、陈毅、李富春、聂荣臻等同志和党的先烈赵世炎、陈延年、王若飞等同志,都是留法勤工俭学的学生。

我回到北京的时候,宋教仁等已经组成了国民党,正在为实现他的政党政治的幻想而日夜地忙碌着。他以为国民党只要在议会中取得多数,就可以组织责任内阁,中华民国即可成为真正的“民主国家”而得到“长治久安”,袁世凯的大总统就只剩下一个元首的空名了。他为了在选举中取得多数,不惜把大批的政客和封建余孽拉入党内。他为了使这些人能够接受,又不顾许多同盟会员的反对,把同盟会纲领中的革命内容尽行删除。“平均地权”被改为“注重于民生政策”,“力谋国际平等”被改为“维持国际和平”,这就是说,反对封建主义和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精肿完全被抛弃了。甚至连“男女平权”的主张也被取消,因此更遭到女同志们的反对。有个叫唐群英的女同盟会员,辛亥革命刚打下南京的时候曾经作过女子北伐队的队长,这时即因反对宋教仁取消“男女平权”的纲领而要打他,以致闹了一场风波。

1912年底,国会选举开始,宋教仁到处演说,俨然像西方“民主国家”的竞选一样。后来选举“胜利”了,宋教仁更得意忘形,到处发表他的政见。正当宋教仁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时候,袁世凯巳经为他挖好了陷阱。1918年8月20日,宋教仁在上海车站被刺。他临死仍希望总统“开诚布公”,竟然还不明白就是这位总统要了他的性命。

宋教仁被刺后,革命党人的幻想破灭了,他们被迫于仓皇中起来和袁世凯斗争。

二十三、二次革命失败,继续追求真理

宋教仁的被刺,无论什么人都知道它的政治背最如何。袁世凯为掩盖天下耳目,故意装模作样地说要“穷究”和“严办”。很快真象就大白了。原来指使行凶的是国务院官员供述祖,而指使供的又是国务院总理赵秉钧。谁都知道,赵是袁世凯手下的特务头子,因此毫无疑问,指使赵的就是袁世凯自己。袁世凯的阴谋被揭露出来了。于是他一不作、二不休,干脆不经参议院通过就建法向帝国主义大举借款,扩充军队,准备用武力来彻底消灭南方各省的革命力量。

1913年4月,袁世凯与英、法、德、日、俄五个帝国主义国家所组成的银行团签订了二千五百万镑的“善后”大借款。同时,他命令段芝贵、冯国璋率师南下,准备以段芝贵所率李纯等部进攻江西;以冯国璋、张勋两部进攻南京;此外,并以郑汝成、汤乡路率领海军协助作战。他于一切准备就绪之后,便在6月间借口江西都督李烈钧、安徽都督柏文蔚、广东都督胡汉民反对借款、抗拒中央,下令免掉这三个国民党人的都督职务。随后至7月间,他又发布“讨伐令”,向国民党人所率领的军队大举进攻。

孙中山先生于3月自日本回国的时候,恰好袁世凯暗杀宋教仁的事件发生了。他回到上海,非常气愤,决计兴兵讨袁,发动二次革命。这时,我为了反袁,也到了上海。当善后借款成立,风传袁世凯要撤消国民党粤、赣、皖、湘四督之际,我即向孙中山先

生建议,主张四督联合通电,反对袁世凯违法,并声明在此合法政府成立以前,不接受违法政府的命令,以先发制人。孙中山先生很同意我的意见,但黄兴不赞成。黄兴说这样一来,就暴露了他反袁的军事准备。其实,这时国民党反袁,正如袁世凯反国民党一样,彼此都明白,还有什么秘密呢?结果袁世凯抢先宣布了免除国民党都督的职务,使我们的反袁在政治上陷于被动的地位。

7月12日,李烈钧在江西湖口宣布独立,组织讨袁军。接着,15日,黄兴在南京强迫苏督程德全宣布独立,响应江西讨袁。程德全是个首鼠两端的家伙,他于宣布独立后即托故离开南京,潜赴上海。我赶到南京去参加起事,见程不在,便责问黄兴。黄兴说他自己要走,谁也无法。我于是又赶去追程。而程到上海后即通电要黄兴取消独立,真是可恨极了!由于事前既不坚决,临事又不协调,这次所谓赣宁之役,很快就归于失败。接着,安徽、广东和四川的反袁斗争也失败了。但是,我对这些失败并不灰心,仍在上海继续奔走,企图挽救革命。当时我想如果能炸毁曾经归向革命后来又被郑汝成收买过去的肇和军舰,或者把它抢过来,上海就可能支持一个时期,革命也许能以上海为基点,重新发动起来。于是向孙中山先生建议,拿出二万元由我去布置这件事,虽然张静江反对,但孙中山先生同意了。我在法租界组织了一批人,准备好炸弹、炸药和小船。一切就绪后,在一个晚上,我便带着这队人乘汽车出发,结果因过法租界时被阻,不得不返回,最后一次希望又落空了。至此,孙中山先生的二次革命于瞬息之间即告烟消云散。二次革命之所以如此迅速地失败,根本的原因在于自辛亥革命以后,国民党就已经放弃了革命纲领,逐渐地脱离了群众,因此,它发动的反袁斗争,再不象同盟会时代那样能够激起群众的热情了。

四川的反袁斗争发动得比赣宁为晚,但失败得一样的快。8月初,熊克武、杨庶堪于重庆举兵讨袁;接着,张百祥在绵阳响应;王天杰在荣县响应;其他川东、川北、川西也有响应的;但不出9月,全部失败了。这次反袁失败,四川的国民党人牺牲很大。王天杰于四川永川被俘牺牲;张百祥逃至上海后被捕,解到北京被杀。

袁世凯认为四川的反袁斗争是我策动的,因而对我下令通缉。我在国内待不住了,只好再度出国。好在公费留学的资格早已取得,北京教育部又有朋友为我办理一切手续,因此我便于1913年末起程赴法国留学去了。

在此之前,大约是6月间的光景,我的一位朋友任鸿年在杭州烟霞洞投井自杀。他是同盟会员,曾在蜀罩中任书记,后因意见不合离去;这时看见袁世凯祸国殃民,与清朝政府无异,觉得过去的革命落空了,因而愤不欲生。接着,袁世凯对我下令通缉,那时我的二哥已经双目失明,而又贫病交加,他在成都一听到这个消息,觉得国家和家庭的前途都无希望了,竟悬梁自缢而死!辛亥革命给长期黑暗无际的中国带来了一线光明,当时人们是多么的欢欣鼓舞呵!但是,转瞬之间,袁世凯窃去国柄,把中国重新投入黑暗的深渊,人们的痛苦和失望,真是达于极点,因此有的便走上了自杀的道路。但是,我却是一向反对自杀的,我认为自杀最不值得,既然敢于牺牲,何不去和敌人斗争呢?而且,我对于祖国的前途总是抱着无限的希望。我相信我们伟大的祖国既有着几千年悠久而光荣的历史,又有着数万万勤劳而勇敢的同胞,她一定会冲破重重的黑暗而走上光辉灿烂的前程。但是,对于国家的危难、同志的牺牲和兄友的自杀,我毕竟也不能无动于怀。当我踏上出国的征途以后,有时一个人站在轮船的甲板,看着无边无际的海洋,波涛汹涌,我胸中的热血,也不禁翻腾起来。啊!亲爱的祖国,你何时才能从沉重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呀!

说也凑巧,我这次出国,偏偏坐的是日本轮船,又在船上碰上过1914年的元旦,而且这轮船上挂的万国旗中依然没有中国的国旗!我气愤极了,立刻鼓动全船的中国同胞起来向船长斗争。但是,除了让船长道歉之外,又能有什么别的结果呢?记得十年之前,也是在庆祝元旦的时候,我们在成城学校,为了争挂国旗曾经闹过一场斗争。谁知十年之后,我们的国家在世界上仍然毫无地位呢?我们十年来辛勤地从事革命工作,结果竟然如此!难道我们的道路错了吗?还是没有正确的方法呢?我必须研究明白。我迫切地追求着新的救国救民的真理。

真正能够救国救民的真理我后来果然找到了,那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劳动人民自求解放的真理——马克思列宁主义。1917年十月革命的胜利,为全世界人民开辟了光明的道路。在十月革命的光芒照耀下,1919年中国发生了五四运动,1921年成立了中国共产党。此后,中国革命即在中国共产党和它的领袖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而我自己也跟着毛泽东同志走到胜利,分享了胜利的喜悦。

跋语

五十年,对于一个人说来,可算是漫长的岁月;而对于整个人类历史说来,只不过是短暂的一刹那。在这五十年间,我国历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我国人民推翻了清朝皇帝、北洋军阀以至国民党反动派的统

治,完成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以至社会主义革命,使我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过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我国以短短半个世纪的时间,走完了别的国家几个世纪才能走完的路程。现在,又为我们展示出无限美好的前程。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多么值得我们骄傲啊!回忆一下过去,再看一下今天,使人感到一切胜利都来之不易。因此,我特地把五十年前的往事写了出来,让年青一代的同志们知道他们的前辈曾经受过多少的苦难,而当时的志士仁人为着摆脱这种苦难,又经历过多少的斗争,抛撒过多少的鲜血。我想当他们知道了过去的这些情形以后,必然会更加珍惜幸福的今天,努力创造光辉的明天。至于我自己,既已为祖国的富强奋斗了六十年之久,现在,当此大好形势,自然要老当益壮,更加发奋前进。只要一息尚存,我一定和年青的同志们一起,为把祖国建设成一个无限繁荣和无比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为实现人类最伟大、最崇高、最美好的共产主义理想,而献出我仅有的一分微薄的力量。

附诗

(一)纪念邹容烈士

少年壮志扫胡尘,叱咤风云革命军。

号角一声惊睡梦,英雄四起挽沉沦。

剪刀除辫人称快,铁槛捐躯世不平。

风雨巴山遗恨远,至今人念大将军。

(二)纪念喻云纪殉难五十周年

当时年少正翩翩,慷慨悲歌直入燕。

几尺电丝难再续,一筐炸弹奋当先。

成仁烈迹惊环宇,起义欢声壮故园。

五十年来天下变,神州春色遍人间。

(三)纪念龙鸣剑烈士

锦江饯别发高音,举座沉吟感慨深。

智借急流传警报,愤归故里超民军。

出门拔剑誓除赵,病榻遗言速灭清。

毕竟英雄人敬仰,万千父老哭忠魂。

(全文完)

猜你喜欢

袁世凯孙中山
别开生面先行者——孙中山的哲学创意
张培爵之死:袁世凯一手制造的血案
《孙中山新探》序言
孙中山的绰号
袁世凯五姨太一语成谶
袁世凯:从来也没有跷过二郎腿
民国时期孙中山邮票赏析
孙中山民生主义的现代启示
孙中山的澳门情结
军阀袁世凯的三次背叛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