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病的辩证法
1961-08-16黄树则
黄树则
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掌握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办法,坚决去做,才能做好。养病,也是一样。《中国青年》第四期所介绍的王观澜同志和疾病斗争的经过,就是一个生动的、有说服力的例证。青年朋友们可以从这一实例中得到深刻的启发。
对待疾病,首先要有科学的态度。得病,这是一件客观存在的事实。没有病的时候要防病。既然得了病,就要承认它,对付它。着急无用,发愁无用,怨天尤人更无用。“既来之,则安之。”这就是说,我承认我自己得了病,我要认真地对付它,同时我也相信自己有力量对付它,因此我处乏泰然,象一个善于作战的人遇见了前来袭击的敌人一样。能不能做到这一点,决定于有没有正确的思想方法。有的人或者由于希望疾病很快好转而着急,或者因为疾病短时不能好转而发愁,结果,失去冷静,陷于慌乱,首先自己解除了自己的武装,因而使病情反而加重。
另外有些人,得了病,怨天尤人。那更不对。得病的原因有种种,但对于一个革命者来说,都不是怨天尤人的理由。得病而怨天尤人,正如遇到工作中的困难而怨天尤人一样,说明自已的懦弱。看一看我们的革命先辈,他们为了后代人的幸福,流过多少鲜血,受过多少苦难。我们难道可以遇到什么困难就垂头丧气地去怨天尤人吗?
但是,处之泰然并不等于听其自然,对病置之不理。对待疾病,要有积极的态度。这就需要有坚强的斗争意志。应该象王观澜同志那样,甚至在最危急的时候,仍然毫不畏惧。
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人的精神状态对战胜疾病有着重要的影响。人在精神昂扬的时候,全身的器官会因之而增加活跃的力量;人在精神萎靡的时候,全身的器官会因之而减低活跃的力量。身体有病可以对精神发生不利的影响,这只是一个方面。还有另一个方面,就是:意志坚强可以使身体产生有利于抵抗疾病的因素。
对于疾病,有些人只想到坏的前途,结果是想得愈多,愈是悲观失望。意志坚强的人却不如此。他懂得,疾病的发展可能有两个前途,只要积极治疗,加之养病得法,就可能争取到好的前途。
任何斗争,都难免遇到一时的波折。和疾病斗争,也往往不是完全一帆风顺。对慢性病的斗争过程往往会是这样:经过几次波折,最后战而胜之。意志薄弱的人常常是一遇波折,就灰心失望。意志坚强的人却不如此,他在波折面前,依然毫不气馁。
疾病有轻有重,它的过程有长有短。意志薄弱的人,病久了,往往就失掉信心。意志坚强的人却不如此,他善于做韧性的斗争。看一看王观澜同志,他就是对疾病长期作战、最后取得胜利的一个典型。
我们说和疾病作坚强的斗争,就是“让体内慢慢生长抵抗力”。这就需要讲求方法。正是因为意志坚强的人能够在疾病面前保持头脑清醒,所以他能够细心体验疾病的规律,能够细心研究和疾病斗争的方法。可以看出,王观澜同志所以战胜疾病,也正是因为他在病中认真考虑了医生的建议,随时总结了养病的经验,很好地把中西医的治疗和他自己的坚强斗争意志结合了起来。
把疾病完全寄托在药物治疗上面,那是一种把问题看得过于简单化的想法。慢性病往往不是一时、一种因素所引起的,因此单靠某一种治疗方法,很难奏效,必须同时注意调整自己的生活,才能奏效。药物在治疗中所占的地位,因病而异;但是,即或对某种疾病,有某种特效的药物,这种特效也还不能说是绝对的,也还必须加之以休弄得法。
休养得法的重要关键是保护与锻炼的适当结合。不注意保护,就就不能让体内慢慢生长抵抗力;不注意锻炼,也不能让体内慢慢生长抵抗力。但是无论是应该着重保护而不保护,或者是应该着重锻炼而不锻炼,都会妨害体内抵抗力的生长。如何根据病程的具体情况,适当地安排保护与锻炼,一方面要靠医生的指导,一方面还耍靠病人自己不断体会,摸到规律。
从实际出发,是休养得法的另一重要关键。任何时候,条件总是有一定限度的。有了从实际出发的思想,才能够充分地利用现有的各种有利条件去和疾病斗争。如果没有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老是认为条件不足,终日陷于不安的情绪之中,那就不能很好地利用现有的有利条件,也就谈不上保持坚强的斗争意志。看一看过去,在革命战争时期的困难环境中,有些革命同志,曾经怎样利用当时仅有的一些条件,以坚强的意志,战胜了疾病;而现在的条件呢,不知胜过过去多少倍,难道我们不应该更有信心和疾病作斗争吗?
养病必须懂得养病的辩证法。“既来之,则安之,自己完全不着急,让体内慢慢生长抵抗力和它作斗争直至最后战而胜之,这是对付慢性病的方法。就是急性病,也只好让医生处治,自己也无所用其着急,因为急是急不好的。对于病,要有坚强的斗争意志,但不要着急。”毛主席写给王观澜同志的这一段话,说的就是对于疾病应有的态度,也就是养病的辩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