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要象冬妮亚那样战斗在最前线

1960-08-20徐小慧

中国青年 1960年21期
关键词:共青团员列宁饥饿

徐小慧

在影片“以革命的名义”(即话剧“列宁与第二代”)中,我扮演了冬妮亚。完成这个任务,对我来说是很困难的,这决不只是一个角色创造的过程,而是一次深刻的政治学习与改造思想的过程。

冬妮亚生活在最艰苦的年代。当时,社会革命党、孟什维克和所有的帝国主义国家,都施展出全部最疯狂最恶毒的手段,进行破坏,制造饥饿、暗杀,企图把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里。整个生活充满了斗争。

冬妮亚是工人的女儿,是工厂共青团(当时是青年工人联盟)的书记。冬妮亚对敌人是仇恨的,因为她从生下来就受资本家的压迫与剥削。她不单是对拿枪的敌人,而是对所有的资产阶级都有一种深深的仇恨,本能地厌恶他们。象卡明斯卡娅、罗曼诺夫斯基、马立宁,那些资产阶级太太、老爷们,尽管他们把自己的外表装饰得多么好看,她仍然透过这些看到他们浑身沾满了工人阶级的血。在她看来,敌人就是敌人,你不打倒他,他便打倒你。因此,她有着坚定不移的无产阶级的革命立场,在任何复杂情况下,不怀疑,不动摇。为了和敌人作斗争,哪里最困难,就到哪里去。当时,最困难最残酷的斗争是在前线,是在和凶恶的敌人邓尼金、高尔察克所进行的搏斗的战场上。这时列宁被刺,还在病中。这是多么严重的时刻。在这种紧急关头,冬妮亚不畏艰险,以革命者的英雄姿态挺身而出,她带着整个共青团支部开赴前线,勇敢地投入战斗。

一九一八年,是饥饿的年代,饥饿横扫了整个俄国。从瓦夏、彼加这样的小孩子,一直到领袖列宁,每个人都在挨饿,但没有一个人被饥饿吓倒,饿饿使他们更恨敌人,更爱同志和人民。虽然每人每天只有二两面包,但共青团员们还是尽量节省下来,把自己的面包让给别人,送给前线,送给伤员,送给保育院的孩子们。所有的共青团员们都没有一句怨言,在困难面前,他们表现出一种革命的大无畏的战胜一切的豪迈气概。冬妮亚说:“我们可以忍受一个月、一年、五年的饥饿,只要以后人们能够过自由自在的日子就行。”这是多么感人的话!冬妮亚是最优秀的共青团员,在革命最艰苦的年代,她是以革命的主人翁的态展去对待生活,去经受各种考验的。她有着鲜明的、坚定的生活原则——革命的、党的原则。因此,当她母亲因排队领不到粮食而不满意时,她严正地批评母亲,制止她发牢骚,劝她不要说对苏维埃政权不利的话。她要求母亲,要求所有的人时刻考虑:你所做的一切,对谁有利?是对人民,还是对敌人?

冬妮亚爱憎分明,对党对人民对同志无限热爱舍己为人,关心别人胜于自己,把自己仅有的一点面包留给谢尼亚、任尼亚吃,而宁肯自己饿着肚子。她是工厂共青团的书记,又是居民委员会的负责人,他要搞宣传,夜间还要在莫斯科街道上巡逻,没有一点闲着的时候,一个工作完成,又做另一个工作,一个战斗结束,又投入另一个战斗,她热爱斗争生活,永远是那么精神百倍。冬妮亚的一切是党是列宁教育培养的结果,是党用共产主义的理想武装了青年一代的结果。

冬妮亚是我的榜样,我一天比一天更加热爱她,我被她崇高的革命精神激励着,并开始在我的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学习着她。冬妮亚成了我的镜子,当我用她和自己对照时,我觉得我和她距离很远。我平日只关心自己的事,对集体的事却不问不管,缺乏更饱满的革命热情,干劲鼓到一定程度,就不想再鼓了,个人主义思想还不断地拌着脚,使我不能大步向前;我还不能象冬妮亚那样,爱憎分明,坚持原则,勇敢地向生活中遇到的不良现象展开斗争。如果不克服这些缺点,我是没有权利以冬妮亚的名字走上舞台的,不然,那就真是在做戏,是不真实的,也可以说这是对观众的欺骗。这就是说,我身上的一些缺点非改掉不可了。这样在整个创造角色的过程中,我就必须努力克服自己的缺点,用冬妮亚的思想改造我的思想,在攻克艺术创造堡垒的同时,攻克思想堡垒。我向自已提出一个重大的严肃的问题——生活在毛泽东时代,在党提出艰苦奋斗,发奋图强,勤俭建国的今天,我应该怎样生活,怎样做一个毛泽东时代的共青团员呢?

冬妮亚的一切对我都有着现实意义,我要认真学习冬妮亚的革命精神,用它来照耀自己的一生。我已开始这样做了,当我在生活中遇到某些不良现象时,就大胆地坚决地展开斗争,一切从革命利益出发;我也时时提醒自己把集体的事情,集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积极关心集体。虽然,这些都还仅仅是开始,但我决心百倍地努力作下去。

猜你喜欢

共青团员列宁饥饿
香格里拉栽树的女共青团员(外一首)
向着“零饥饿”的目标
“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名单(共五百〇五人)
追授“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名单(共15人)
列宁晚年意识形态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回忆饥饿
一张饥饿年代的教师“特供证”
饥饿的歌声
民意调查:列宁和斯大林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列宁的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