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要忘了农业现代化

1960-08-20张子林

中国青年 1960年15期
关键词:余粮劳动生产率现代化

张子林

“我们不是要建立现代化工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的强国吗?难道老是用锄头镰刀、老牛拉破车这些简单的生产工具,能干得出来吗?杨一明同志在这里却偏偏忘记了我国还要现代化的农业,我国更需要青年们为实现农业现代化而贡献力量。

现代化工业、现代化科学文化和现代化农业是不可分割的正体,而且农业是基础;如果农业不发展,工业和科学文化也就很难发展。大家都知道我们建明公社是个穷棒子社,解放以前那种“糠菜半年粮,夜居破羊房,全家一条被,三载着一装”的日子更不要说了,就是在解放后1952年以前,有的村还要靠国家救济粮和发寒衣过日子。在这种情况下,整年劳动,连自己的口都糊不饱,身体都穿不暖,哪里还有什么余粮、工业原料卖给国家,更不要说还能有钱去购买工业品,让孩子上学了。经过1952年到1956年的合作社运动,特别是1958年的公社化运动,农业生产大发展,情况就大不同了。仅去年我们就卖给国家余粮380万斤,生猪4700口,油料作物一百多万斤。我们又用这些钱买回农业所需要的机器和生活必需品。不仅如此,我们还自己办起了工业,解决了部分农业和生活的需要。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生活的改善,文化教育事业也有了大发展,不但每年有一批小学毕业生,而且自己办起了中学班,建立了多种项目的科学研究机构。这一切,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农业是极为重要的,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劳动生产率很高的现代化的农业,就不可能为工业供应足够的粮食和工业原料;就不可能节省出劳动力,去支援工业,发展工业;去学习文化科学,发展科学文化事业。

现在我国的工业和科学文化还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生产发展的需要。但是这不能怪工业和科学文化本身发展得慢。我们农业的技术落后,劳动生产率低,每年粮食和工业原料产量远远满足不了工业和科学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我们还腾不出更多的人来,充实到工业和科学文化战线上去。

现在党已再次提出发展国民经济要以农业为基础,号召全党抓农业,要求各方面都来支援农业。我们在农村的首先要响应党的这一号召,下定决心把农业生产搞好,迎头赶上工业的发展。杨一明同志,如果你真的想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农业和现代化科学文化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那么你就应该站在你自己的岗位,不是埋怨简单工具和老牛破车的落后状况,而是努力去改变这种落后状况,实现农业的现代化,这是对实现现代化工业和现代化科学文化的最好的具体行动。

猜你喜欢

余粮劳动生产率现代化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劳动生产率及其区域差异的时空演变*
鹧鸪天·夏耕
《花乱开》
应该重视提高我国服务业劳动生产率
老爸的余粮
吉林省粮食收购突破3500万吨
中国劳动生产率仅为美国的7.4%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