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次最深刻的社会主义革命
1959-08-16林渤民
林渤民
今年自治区的各项建设事业,在去年大跃进的基础上继续向前跃进,总的形势非常良好,这在上边已经讲过了,不再多说。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今年上半年,主要是六、七月间,有一股右倾之风,在干部中吹的比较厉害,并已成为当时阻碍工作前进的主要危险。这种右倾思想比较显著的有几个方面:一是叫喊困难,去年听到的都是轻视困难,藐视困难,而今年有一个时期,有些人则是叫喊困难,强调困难。在团的工作上也有这种情况。二是强调紧张,在那里叫喊市场供应紧张了,劳动紧张了等等。三是有的人借口“指标落实”,认为指标越低越好,明明一亩地能打三百斤,一定要说只能打二百斤。四是有些人有松劲思想,说去年大跃进紧张了一年,今年可以歇一歇了。这些论调叫做什么呢?就叫右倾思想。这种思想是不合乎总路线的精神的。与此同时,出现了右倾机会主义的进攻。右倾机会主义分子把我们工作中暂时的、局部的和已经纠正了的缺点集中起来,加以夸大,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其目的是想证明党的总路线错了,应该修改。他们说:“大跃进不是真的,是假象;人民公社没有优越性,人民公社办早了,办糟了,人民公社不是群众的要求,而是干部硬搞起来的等等。他们叫嚷,“跃进三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就要垮台”,说“鼓足干劲、力争上游”不妥当,是造成冒进的原因,应修改为“鼓足干劲,实事求是”。对于多快好省他们虽然没有公开提出要修改,但从他们的言论和观点中可以看出,他们是想改为少慢差费的。他们说:“搞社会主义嘛,忙什么!想一步爬到天堂去?”他们说:“苦战造成了紧张,破坏了正常秩序。”你们看看:右倾机会主义不就是在制造舆论,煽动群众,反对总路线,妄想逼迫我们党修改总路线吗?因而,现在摆在我们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的有两条道路,一是前进,一是后退。前进就是跟着党和毛主席走,坚持总路线,坚持大跃进,坚持人民公社,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后退就是跟着右倾机会主义分子走,不要党的总路线,不要大跃进,不要人民公社,一直后退到资本主义道路上去。党中央、毛主席和全国绝大多数的党内同志和绝大多数的人民群众是坚决地要总路线的。我们认为党的总路线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最正确的路线,这一条根本路线决不能动摇。这是关系到中国的命运问题。因而,我们和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的斗争不是由于一个具体政策分歧,或是一个具体工作方法的分歧而进行的斗争,而是根本路线的斗争。假如是一个具体政策或是一个工作方法的分歧,那比较好解决。比如,在我们团的工作中,在一个时期内发展团员是一百个好呢,还是一百二十个好呢?这个分歧并不要紧,一百个也不能算是右,一百二十个也不能算是左,折衷一下,一百一十个也可以,用不着开展什么斗争,因为这是一个具体工作中的具体指标问题。又如团的某项工作要试点,这个点放在这个乡好呢,还是放在那个乡好呢?都可以考虑,哪一个条件适合就放在哪一个地方。这是属于工作中的具体方法问题,也不必要展开斗争。一个具体工作方法即使出了偏差,对工作虽有影响,却不会使革命受到多么大的损失。但如果路线上发生了问题,那就会使革命遭受严重损失。反对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就不是如上所说一个具体政策或是具体工作方法的斗争,而是关系到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斗争。这一斗争和每一个人都有关系,任何人都不能站在斗争之外。
这次反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其性质是两条道路的斗争。不过这次斗争和一九五七年两条道路的斗争有不同之点。最显著的不同之点,就是反右派斗争是从国家根本制度的问题上爆发的,斗争中提出的问题是我们国家要走社会主义道路呢,还是要走资本主义道路呢?是党领导呢,还是资产阶级领导呢?问题很明显,如果在那场斗争中资产阶级右派获得胜利,就会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国家的政治方向,使资本主义制度在中国复辟。所以,那是一场非常明显的两条道路的斗争。而这次反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是从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的问题上爆发的,斗争中提出的问题是坚持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呢,还是修改以至放弃这条总路线呢?问题也很明显,如果右倾机会主义分子获得胜利,就会从根本上断送社会主义的革命成果,就会为资本主义复辟开辟道路。因此,这场斗争归根结底仍然是两条道路的斗争。不过,从表面上看起来,它不象一九五七年那次两条道路的斗争那么明显罢了。反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还是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的范围。但是,如果右倾机会主义分子不听党的话,不接受斗争的教训,不改变资产阶级的立场,仍然坚持他们的错误路线,发展下去,就有可能和敌人跑在一起,矛盾的性质就有可能从人民内部矛盾转化为敌我矛盾,斗争的性质也就有可能从人民内部的斗争转化为敌我斗争。
反对右倾机会主义斗争的胜利,不仅将彻底粉碎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的进攻,保卫党的总路线,并且在运动中也将深刻地教育干部和群众,提高全党的马列主义水平,使人们更加坚定贯彻执行总路线的信心,会更加促进社会主义建设的进行。所以说,这一次反右倾的斗争,它的政治意义和教育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在反右倾的斗争中,我们应该在思想上树立几个什么牢固的观点呢?我认为,首先应该树立坚决拥护党的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观点,在这个大前提下,还应该明确认识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要把社会主义革命坚持到底,作彻底的革命派。假如我们问:同志!你能不能把社会主义革命坚持到底?大家都会说:能够。但是实际上并不那么容易,有的人就硬是过不了社会主义这一关。在民主革命时期,地主家庭出身的青年就有些人过不了土地改革那一关。但是总的说来,许多人过民主革命的关还是比较顺利些,而过社会主义的关就困难得多了。有的人在农业合作化和对资本主义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就有抵触情绪,不过,经济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关大部分人总算是过来了。到了1957年反右派斗争时,面临着那一次政治、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关就过不去了。有些人虽然闯过了上面两关,但是却又过不了贯彻执行总路线、彻底的社会主义革命这一关。过不去这一关的,不仅有新党员、新团员、也有个别的老革命。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虽然主要是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但实质上也是更加深刻的社会主义革命。这个革命不但要彻底消灭剥削,而且要最后结束生产资料私有制,革命每向前发展一步,都对我们的生活和思想发生重大影响。比如人民公社化后,农村经济中集体所有部分大大增加了,私有部分大大缩小了,而且它的发展趋势是要从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转化为全民所有制,彻底消灭农村的资本主义和个体所有制残余,这不是彻底的社会主义革命吗?这个革命一深入,农村中一部分总是想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人们(目前主要是一部分富裕中农)就很不舒服,表现出很大的抵触情绪,处处挑毛病,找岔子,反对人民公社。除此之外,农村在人民公社运动中,实行了“三化”以后,在农民群众的思想意识、生活方式和道德观念等方面,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是说,过去在小农经济基础上所产生的私有观念、本位主义及分散落后的生活习惯,都有了显著变化。譬如农村举办了托儿所和公共食堂,彻底地解放了妇女生产力,妇女成了农村生产战线上的一支生力军;妇女在经济地位上的变化,自然引起了社会政治地位的变化,在一部分人们头脑中的男尊女卑、夫权思想更进一步地打破了,那些资产阶级思想严重和保守思想浓厚的人,对一些新事物看起来就总是不顺眼,人家欢欣鼓舞,心情舒畅,他们却是凄凄惨惨,心情暗淡。发生了剧烈变革的客观存在逼迫着人们要改变主观意识,那些不能适应客观变化,缺乏社会主义革命思想准备的人,是过不了这一关的。这就充分说明这种人没有建立起将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到底的思想,他们对社会主义有自己的主观愿望,就是四平八稳地、对任何人的利益都毫无冲突地就搞起一个社会主义来。可是,实际生活并不如此,建设社会主义不但要经过斗争,而且这个斗争有时候还很尖锐,有的人就受不了这场斗争的考验,他们在深刻的社会变革的面前反对这个,反对那个,他们在轰轰烈烈的革命群众运动面前,指手划脚,评头论足,责难颇多。有些人在思想上虽然有个模模糊糊的社会主义,但要真的按照社会主义的要求革命起来,他们就不能忍受了。我们有些同志有右倾思想、右倾情绪,就是因为没有树立起把社会主义革命坚持到底的思想。因此,一个共青团员,革命干部必须坚定地树立起把社会主义革命坚持到底的思想,在任何大风大浪里都不动摇。
有人说,社会主义的理想我早就有了,我学过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问题容易解决。这不见得,同志们不能放松警惕。我们自治区的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其中有革命多年的老同志,念的书也很多,并且经过了许多革命风暴的考验,打过土豪,打过恶霸,打过地主,打过蒋介石,打过美帝国主义,可是现在要彻底打倒资本主义,结束私有经济,他就打不下去了,就放下武器了,甚至反转方向,攻击起党和革命来了。你能说彻底革命是简单的事吗?他们所以如此,就是由于他们的资产阶级立场没有彻底改造,他们只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思想,没有建立起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思想。所以说能不能把社会主义革命坚持到底的问题是一个根本问题。在这次反右倾斗争中,青年们就必须坚决树立超把社会主义革命坚持到底,做彻底的革命派的思想。
把社会主义革命坚持到底,做彻底革命派还表现在对待困难的态度上。彻底革命派和不彻底革命派的重要区别之一,就是以什么态度对待困难,这也是革命的坚定性的问题。在革命的前进道路上,对待困难有两种态度:一种态度是害怕困难,畏难而退;一种态度是面向困难,知难而进?这两种态度,应该要哪一种,不要哪一种,从理论上解决比较容易,但真正在实际中解决就不容易了。有些同志虽然也知道不应该害怕困难的道理,但真正遇到困难就动摇了。我们想一想中国共产党所经历的道路吧!在旧中国,当时外有强大的帝国主义,内有蒋介石的八百万军队,在一个时期内革命者连立足之地都没有。假若我们的党不是彻底的革命派,缺乏革命的坚定性,那么,单是这些困难就会吓的不敢动了。但是,我们的党,却在和困难作斗争中成长起来,壮大起来,终于领导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对比过去,现在的困难算什么呢?
困难是什么?困难就是矛盾。矛盾是不断产生的,只有克服矛盾,才能继续前进;没有矛盾,社会也就停止前进了。做一个革命者,如果碰到一点困难就发生动摇,不敢前进,那就什么事情也干不成功。要把革命坚持到底,做彻底的革命派就应该有顶天立地,敢于承担任何困难,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动摇不退却的思想和气魄,有了这样的思想和气魄,才算是有志气,才能发奋图强,把我们“一穷二白”的国家建设成头等工业强国。由于长期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国内反动派的统治,我们的国家的确是太穷了,太落后了,我们一定要在党的领导下,彻底改变这个一穷二白的面貌,并成为世界上头等工业强国。共产党就有这个志气。一个彻底的革命派,就要有这样的志气。要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碰到钉子,就拔掉钉子,继续前进。正因为我们有这个志气,所以我们就敢打倒帝国主义,打倒蒋介石。有的同志因为市场上某些物资暂时缺少一点,就对社会主义发生动摇,这就是没有远大眼光,没有革命气魄,没有彻底革命派的思想观点,缺乏革命的坚定性。共青团员要时刻警惕,随时检查自己这种彻底革命派的思想观点建立起来没有。国家建设大任,放在你们的肩上,你们如果常常在风浪中动摇不定,那还能行吗?
第二,正确地对待革命的群众运动。如何对待革命的群众运动,不是一般的问题,而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和资产阶级革命家的分界线。无产阶级革命家,完全信任群众,依靠群众,不害怕群众运动,敢于领导群众,大搞革命运动,并且认为群众发动的越彻底越好,群众的革命性越高涨、越坚决越好。而资产阶级革命家和小费产阶级革命家就不一样了,当他们需要群众力量的时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发动群众;但是当群众真的起来了,他们又害怕群众运动,因而就加以限制以至反对群众运动。中国和外国的资产阶级就是如此。当着他们反对外国的侵略势力和国内的封建势力的时候,需要群众的支持,就在一定限度内允许群众起来;可是当他们一旦取得胜利,就非常讨厌群众运动,极力限制群众运动。他们害怕群众运动发展下去,会损害他们的阶级利益。因此,资产阶级革命家和小资产阶级革命家,对待革命的群众运动的态度是有限度的,不彻底的。这是他们的阶级性所决定的。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所以敢于放手发动群众,热烈地支持革命的群众运动,是因为无产阶级是彻底的革命派,我们的奋斗目标不仅要彻底完成民主革命,而且还要彻底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彻底消灭阶级剥削,一直到完全建成共产主义社会。要胜利地实现这一个伟大的革命目标,不依靠轰轰烈烈的革命的群众运动就决无可能,所以无产阶级革命家对待革命的群众运动的态度是最坚决,最彻底的,这也是无产阶级最坚决最彻底的革命性所决定的。
在革命队伍中有少数同志,他们对群众运动不感兴趣,当群众发动起来以后,他们站在一旁,指手划脚,说短道长;看到群众运动中产生一点小毛病,就大惊小怪,百般责难,这是反映了资产阶极和小资产阶级的动摇性。回忆一下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不是也有这么一部分人么。群众运动一起来,他们就给群众运动泼冷水,到处大喊大叫“过火了”,企图捆住群众的手脚,实际上就是要停止群众革命的行动。在去年大炼钢铁的时候,那种气壮山河的群众运动,真是使人感动。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只看到了一点小缺点,譬如说炼出了一点烧结铁,死了几头毛驴,就大嚷大叫,说是“劳民伤财”、“得不偿失”、“是小资产阶级狂热性”等等。好像只有他们才是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非常高明。但是真要按照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的主张办事,那就什么也搞不起来。没有去年的小土群,就没有今年的小洋群和正在发展的大洋群。过去谁敢设想自治区党委机关能办一个很象样的钢铁厂呢?而现在自治区党委的钢铁厂,不但能炼出好铁,还能炼出好钢,将来还要轧钢。今年,新疆自治区到九,月份已经超额完成了国家的炼铁任务,如果没有去年的大炼钢铁运动,这是不可能的。
我们必须看到,任何事物都要有个起点,任何事情都是由小到大,由低到高。光看到鼻子底下那点烧结铁,死了几头毛驴,就大加批评群众大办钢铁如何不好,这真正是资产阶级老爷式的态度。如果按照这些老爷式的态度来办事,那么,反对了土的,也就没有了洋的;反对了小的,也就没有了大的;结果必将一事无成。所以说,对待革命群众运动的态度问题,是个立场观点问题。每个同志都可以检查一下,对待革命的群众运动,是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态度呢,还是资产阶级革命家的态度呢?
群众运动会不会产生缺点呢?群众运动既是千百万人的行动,其中不免会产生一些缺点和问题。这是由于群众的思想觉悟和干部的领导经验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一点缺点都不发生的群众运动,事实上是不存在的。因此,对待群众运动中发生的缺点,要有正确的认识。对待群众运动,首先应该是肯定成绩,热情支持,然后,满腔热情地帮助群众,提高群众觉悟,让群众自觉地认识和纠正运动中的缺点。比如土改时
期,群众阶级觉悟提高了,对地主非常仇恨,坚决地起来进行斗争,这很好。但是群众在阶级仇恨下,打了地主。党的政策是不能打人,而群众打了怎么办?如果你说这是违反了法律,是了不起的错误,打地主的人要受处分,这么一来,就会给群众一瓢冷水,群众就不敢起来了,群众的土地改革运动也就会消沉下去。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一方面鼓励群众的革命热情,支持他们继续斗争,另一方面向群众说明执行党的政策,是维护群众的利益,不是维护地主的利益。群众觉悟提高了,就会自觉地不打人,按照党的政策办事,这样既解决了问题,又不伤害群众的积极性。这就是我们党对待群众运动的态度。我们在发动群众时,首先不要有怕群众起来会犯错误的思想,有了怕的思想,就必然会有种种清规戒律,使群众束手束脚,不能充分发动起来。只要领导上头脑清醒,能及时发现问题,教育群众,群众运动起来以后,就,不会出大乱子,即使出了点乱子也用不着怕。有人说,群众运动过火了会影响正常秩序,其实这也要看是什么秩序,旧的秩序就非破不可。不破旧秩序,怎能建立新的秩序呢?老是害怕破坏旧秩序的人,同样不是彻底革命派。
第三,坚持政治挂帅,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反对政治挂帅,说我们干什么都是政治挂帅,政治挂帅又不能当饭吃。说我们开口政治,闭口政治、太政治化了等等。右倾机会主义者反对政治挂帅,其实质就是反对党的领导。因为我们所说的政治挂帅,并不是空洞的而是有实际内容的。政治挂帅的基本内容,就是拥护党的领导,接受党的领导;有了党的领导,才会有正确的方针政策,才不会迷失方向,才会无往而不胜。反之,就会一事无成。共青团员一定要坚持政治挂帅,建立坚定的相信党,相信毛主席,永远跟着党走,永远跟着毛主席走的思想。党和毛主席是在中国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久经考验,无限忠诚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同时最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的政党和领袖,我们一定要相信我们伟大的党,相信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紧紧按着党和毛主席指出的方向前进,什么时候都不要有丝毫的怀疑,在任何风浪中都不要有丝毫动摇。
第四,坚决地克服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思想。同志们看一看,犯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人,没有一个不是有严重的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思想的人。当然,有个人主义思想的人,不一定都表现为反对党的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但是,凡是反对党的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的人,他一定有严重的个人主义思想,这是肯定无疑的。不能设想,一个人有很强的党性,有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但是他反对党的总路线、反对大跃进、反对人民公社,这是不合逻辑的。在反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中许多事实证明了反对党的总路线,并不仅仅是认识问题、思想方法问题,而是由于严重的资产阶级立场观点问题,而其思想深处,又往往是包含着严重的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的问题。我们要深刻地认识到,凡是存在着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人,他必然和党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也必然和党的利益发生矛盾。当矛盾不大的时候,还可暂时地相安无事,当矛盾一发展,党的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剧烈冲突的时候,他就会疯狂地反对党。这样的人,当着党为了工作上的需要提拔了他的时候,他就和党的感情很好,似乎和党没有矛盾了,一旦党的要求和他个人的要求不一致,发生矛盾的时候,他就仇恨党。不满情绪使他戴上有色眼镜来看待一切事物,使他极容易接受资产阶级的思想影响以致对党的方针路线表现出怀疑和动摇,乃至走向疯狂地反对党的道路。所以说个人主义是万恶之源,我们千万要记住这个经验教训。从旧社会来的人,个人主义有它的社会根源,是不奇怪的。有的青年同志在旧社会并没有呆过几天,但个人主义也很严重,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现在社会上还有阶级存在,还有阶级斗争,剥削阶级的思想意识还在影响着人们,凡是出身于资产阶级或其他剥削阶级的青年,或是出身虽然是劳动人民,但意志不坚定的青年,都很容易接受资产阶级的影响。我们要牢牢记住,社会主义革命愈来愈走向深入的时候,特别是社会主义步步接近最后建成的时候,以至将来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时候,作为一个革命干部,如果存在于自己思想中的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仍然没有克服,他们和革命的矛盾就会愈发展愈大。因为革命愈深入,对旧的制度、思想、道德、传统势力等等破坏就愈大,这时,他们和革命的矛盾就会尖锐起来,以致和革命分裂。有少数同志所以过不了总路线这一关就是这个道理。这一点我们要深深警惕,特别是非无产阶级出身的青年知识分子更要警惕。
第五,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看问题。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看问题是主观唯心的,不是唯物主义的,是形而上学的,不是辩证法的。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只看现象,不看本质;只看小局,不看大局。他攻击党,只是抓住某些现象。比如市场上一个时期内某些物资供应紧张,他们就说是全面紧张,比例失调。他们不看大局,不看本质。我们说,一个时期中市场供应上即使有点问题,但从根本上看,我们国家的生产是发展的,蒸工农业产品是一天比一天增长的,而且增长的速度是很快的。商品供应,从大局来看是很好的,这是本质。一个时期,一个地区缺少点这个,缺少点那个,这是小局,是一时的现象。现象是为本质所决定的,而不是现象决定本质。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只要本质是好的,就能改变现象。只要大局是好的,就能解决局部的问题。比如我们自治区有个时期火柴少一点,安排一下就解决了,交通运输紧张一点,安排一下也解决了。假如大局有问题,譬如说,国家工农业生产降低了,或是真的发生比例失调了,那么即使市场上在一个时期从现象上看起来还不错,但不久就会发生大问题。美国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一个时期中出现的经济繁荣就是假像。因为,现在资本主义制度,其本质上是走下坡路的,尽管一个时期中看起来似乎还比较繁荣,但到了一定时候,就要发生经济危机,这就是本质起了作用。又如人民公社的某些公共食堂,一个时期发生点问题,群众有些反映,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就说农民根本反对公共食堂,要解散公共食堂。这也是只看现象,不看本质;只看支流,不看主流。事实上,公共食堂的优越性是基本的,缺点是次要的。真正不满意食堂的只是少数富裕中农,而广大农民群众是积极拥护的,他们把公共食堂称为“雷打不散”的。你要是真的解散食堂,一定会引起大多数农民的反对。因此,我们要善于辨别社会生活中的本质和现象,主流和支流,大局和小局。本质有时是不容易发现的,本质存在于现象之中。我们强调作调查研究,就是要通过现象,观察本质,不要被现象所迷惑。当然,现象也不能完全忽视,没有现象,就看不到本质。但是,现象毕竟不是根本的东西,而本质才是根本的东西。右倾机会主义分子是只看交流,不看主流;只看现象,不看本质;只看小局,不看大局,所以,他们对
客观事实的结论必然是错误的。
上面所谈的反对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归根结底,也是两种世界观的斗争。就是说,我们是以无产阶级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呢?还是以资产阶级唯心主义世界观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呢?这一次反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从根本上说就是这两种世界观的斗争;同时这又是一次深刻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通过这一场斗争,将大大提高我们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水平。上面所讲的我们和右倾机会主义分子所争论的问题,都多方面地涉及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根本问题,涉及到世界观和人生观问题。因之,我们要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建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目前就要发动广大团员和广大青年,积极地自觉地参加反对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使我们共青团员和青年在反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中,成为保卫党的总路线,保卫大跃进,保卫人民公社的一支勇敢、坚定而又十分活跃的力量。同时,通过这一次斗争,使每一个共青团员都受到一次深刻的生动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从而大大提高他们的社会主义觉悟,作一个真正无愧于党在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最得力的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