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叶卿
1957-08-16王寿荣翱翔
王寿荣 翱翔
叶卿认为“重德轻才”(是否“重德轻才”,别的文章已驳斥了,这里且不赘述)的结果,对干部的成长不利。一方面使德高才少的领导干部认为“有德就保了险”,从而失去兢兢业业的进取心。另一方面,有才能的人却得不到提拔重用,积极性受到阻碍。事情果真像他说的那样吗?
我们知道,党考察干部的“德”,是看这个干部的政治品质。具体一点说,就是看他是否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高度的社会主义觉悟,是否能够忠诚地执行党和国家的政治路线和各项政策,以及密切联系群众等等。显然,如果一个干部真正具备了这方面的德,即便他的能力和目前所担负的工作还不能完全相适应,但从长远看来,他必然会很快赶上去,成为自己工作上的内行。因为一个有觉悟的人,他就会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业务,绝不会认为自己“有德就保了险”。多少个工农出身的老干部成了各种各样的专家就可以说明这个问题。例如重庆钢铁公司副经理赵文刚同志,原是个农民出身的红军战士,一天学也没上过,现在领导起现代化的重工业企业却是个内行人。叶卿所说的一个干部一方面有“德”,另一方面却失去了兢兢业业为人民服务的事业心,这种说法本身就是自相矛盾。一个干部如果居功自傲,不求上进,凭资格吃饭,当然不能说是“有德”。相反,我们认为这正是缺少德的表现。这种落后思想和我们的干部政策本身是毫无联系,实际上,这种思想在党内一出现,就会受到应得的批判,说干部政策助长了老干部的不求上进是没有任何事实根据的。叶卿的思想,无非是反对“德才兼备的干部政策,主张“用人唯才”而已。
叶卿还说有才能的人,因为得不到提拔,就影响了他们积极性的发挥。显然他所指的积极性是个人主义的积极性,是希望被提拔当“长”的积极性。当然,这种积极性我们是不鼓励的,我们绝不会因为要发挥他的积极性而满足他个人欲望。我们知道,一个人如果没有正确的人生观,没有伟大的生活目的,没有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虽然满足了他个人欲望,提拔他当科长,也未必能永远鼓舞他的进取精神,也不可能永远发挥他的积极性。因为个人欲望是无穷的,今天提拔他当科是,明天他还想当处长,甚至更高。难道我们能用不断满足他永无止境的个人的欲望来鼓舞他的“进取”精神,来发挥他的“积极性”吗?当然不能够。因为这样做对革命事业有害,对他个人也没有什么好处。只有建立在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基础上的进取心和积极性才是牢靠的,对冯渊因未受提拔而消极,只能由他自己负责,与我们的干部政策毫无关系。我们德才兼顾的干部政策,不但不会使领导干部认为“有德就保了险”,也不会阻碍正当的积极性的发挥,相反,它正是要鼓舞人们的积极上进,成为一个有觉悟而且有能力的人。
(根据中共山东省委第一初级党校王寿荣和浙江兰溪县税务局翱翔的来稿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