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指导青年阅读文艺作品的几个问题

1955-08-16梁明

中国青年 1955年10期
关键词:文艺作品文艺教育

梁明

为什么团组织要重视这个工作?

正确地指导青年阅读文艺作品,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我们青年团各级组织应当大力加强的一项工作,

这个问题为什么是重要的呢?

第一,因为在青年业余阅读的书籍当中、文艺作品是最大量的。有一些工厂、政府机关、群众团休和学校的图书馆的材料可以给我们说明这个问题(一)。据他们统计,在青年借阅的书籍中,文艺作品一般都占百分之六十到八十。平常我们也都看得到,虽然青年有各种不同的岗位、不同的专业,因而有多种多样的求知要求和读书兴趣,但阅读文艺作品却常常是他们共同的爱好。青年人爱读文艺作品,青年人大量地在读文艺作品,这既然是个实际情况。那么,在我们要求加强对青年阅读指导的工作时,就不能不首先要注意到这一方面。

第二,因为文艺作品对青年影响非常大。进步的好的作品能引导青年积极向上,培养起高尚的思想感情。新的道德品质,加速和巩固青年的革命化,而反动的腐朽作品(封建的、资产阶级的、帝国主义的文艺)也会腐蚀和毒害青年,引诱青年人腐化堕落。伏罗希洛夫祝贺高尔基文学活动四十周年时,曾称颂高尔基的作品培养了整整几代的俄国无产阶级革命者。我国革命历史上也有这种情形,有许多同志是受了革命文艺作品的启发和教育而走上革命道路的。因此,关于文艺作品对青年的巨大影晌,我们应该做充分的估计。这也就是说,从教育青年的角度出发,我们应该看到,这是一件有力的武器。是我们必须抓紧运用的武器。

第三,还因为广大青年是在要求我们加强指导的。有很多青年感到不合选择书籍的苦恼,认为我们对好书的宣传:评介,推荐都做得很不够一月多的青年感到对作品的理解不深,或难于领会,因而收获不大;青年对于阅读中国和外国的古典作品尤其迫切要求帮助;青年也十分需要作家和有关的社会力量直接的指导,要请人做报告,做总结,他们很希望青年团是这种工作经常的组织者。同时,我们还要看到现在青年阅读文艺作品中是存在一些问题的,譬如阅读目的不明确;漫无选择地抓到文艺书就看;只看外国作品不看中国作品;不看古典作品或者像近来有些青年又只对中国古典作品有兴趣,又如对学习文艺作品的狭隘理解;只看文艺书不看理论书;看小说看得废寝忘食、影响工作等等都是。既有问题存在,我们就需要加强指导工作。

第四,更因为在青年阅读书籍这块阵地上,我们还有着和反动、淫秽、荒诞书刊斗争的任务。资产阶级腐蚀青年往往是从生活上下手,因为这是最容易乘人不备由小扩大的空隙。资产阶级用书来毒害青年,也和这一样。也有它着重的“空隙”。因为文艺形式的东西最容易抓住青年,所以在反动腐朽的书籍里最大量的就是各式各样诲淫诲盗的小说。这说明要消灭反动、淫秽、荒诞的书刊的毒害,除了整顿和取缔之外,在用来争取这部分读者的各种书籍中也就首先要注意到使我们的文艺作品去占领阵地。看到这一点,就会明白对广大青年加强文艺作品的阅读指导,还是一个重要的战斗任务。

青年团的任务是协助党和政府教育青年。对于这样一个具有群众性的问题,这样一个关系到加强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抵制资产阶级思想腐蚀。培养青年的重要工作,是应该关心,应该注意加强的。毛主席说过:文艺是“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的武器”。这个有力的武器,青年团需要首先积极地学会使用。因此,我们应该把指导青年阅读文艺作品看做青年业余文化工作中重要的一项,看做是对青年进行共产主义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认真地加强起来。

什么是我们民主要的目的?

我们反对把阅读文艺作品当作消遣品,用来打发业余时间。也不是只为了反对反动、淫秽、荒诞的书籍对有些青年的腐蚀,才想起了文艺这个武器。提高文艺修养原是每个人都需要的,因为这属于共产主义文化敖养的一部分,通过学习文艺作品也可以丰富知识,扩大眼界,提高文学水平,这些好处在每个青年阅读文学作品时都会得到。但今天我们还不把“目的”局限于这些方面,我们应该强调更根本的目的。

我们提倡青年阅读文艺作品的目的,首先就是为了鼓舞青年满怀信心地为保卫祖国,为建设社会主义而斗争。这是全国人民的伟大历史任务。这个任务需要

全国青年奋勇不懈地站在斗争前列。我们对青年所进行的全部教育宣传鼓动工作,都是为了使他们成为祖国积极的建设者和保卫者。文艺教育的目的自然不能例外。苏联共产党中央给第二次全苏作家代表大全的贺电写得很清楚,它说:“文学和其他一切的艺术形式一样,必须鼓舞苏联人民从事创造性的劳动,克服这一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缺点,并鼓舞他们进行建设共产主义的伟大事业。”在指导青年阅读文艺作品时,首先要想到这一个有强烈政治意义富于战斗性的任务。重视和经常记住这个基本任务,我们对如何选择书籍?首先在青年中大力推广什么样的作品?强调青年学习什么?就有了基本的标准。

但是不能把文艺作品鼓舞动员的作用了解得太狭隘,只在有一定工作目的,需要完成什么任务时,才来“运用”文艺作品,才来选符合这个要求的作品,推写给青年让它去起作用。这样作有困难(不可能有这样许多现成的又非常符合各种任务要求的作品),而且不是从影响和培养人这个根本办法上解决问题,实际降低了文学艺术的作用。文艺作品的任务主要不是告诉人要做某件事,怎样做?而是去影响一个人整个的性格、灵魂,去培养一个人的世界观和道德品质,是要去“造就人”的。苏联共产党中央给第二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贺电中也说道:“文学的重要而光荣的任务是以热爱劳动、勇敢、无畏、对我们事业胜利的信心的精神,以对社会主义祖国无限忠诚、随时准备给予要来破坏我国人民的和平劳动的帝国主义侵略者以毁灭性的打击的精神,来教育青年,教育青年工人、集体农庄庄员、知识分子和苏军军。”所以,教育和培养新型的人(有这种新人才能完成我们的新事业)。这是文艺本身崇高的目的,因而也是它最大的功能,也就是我们要求文艺作品在教育青年方面最根本的作用。现在的青年之爱好文艺作品,主要的秘密也在这里。今天是革命胜利发展的时期,广大青年的革命热情空前高涨,他们要献身祖国,“一切为了社会主义”,为这一目的而要求自己成为新人,于是渴望得到活生生的革命的榜样来引导自己前进,因此他们就热爱那些有正面形象的描写英雄人物的文艺作品。大家知道,凡是这种作品,都能在青年中掀起学习热潮,带动大家向上。过去有一些人因为有些青年学习文艺作品时产生过某种偏向,譬如枝节、割裂地学习英雄人物,对文艺作品的教育作用要求立竿见影等等,因此曾经批驳过这种对文艺作用狭隘的理解。这是对的。但影响到有些地方,发生了只强调文艺对于青年丰富社会历史知识,提高艺术鉴赏能力的作用,而忽略了文艺最根本的最大的功能的偏向,这却是完全不对的了。我们认为,在指导青年阅读文艺作品时,培养人,培养青年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是我们最主要的目的。它和前一段所谈鼓舞人们建设和保卫祖国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是达到这个要求的根本方法。

再则,我们的目的还在通过文艺作品来教育青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社会,深刻地认识和理解现实生活。人要改进社会必须认识社会。认识社会不仅要学习社会科学,而且也要向文艺作品学习。这个必要性是由社会科学理论与文艺不同的特性产生的。科学、理论分析复杂的现实生活,揭露社会的本质,提出社会发展规律,理性地给人们指明方向。这是我们教育青年所必要的。文艺通过典型的事件和人物形象概括地集中地把复杂、生动的现实生活本身显示给人们看,感染和鼓动人去选定自己生活的道路。这也是教育青年所需要的。而且对于缺少感性知识,缺乏实际生活经验的青年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别林斯基说:“在这儿,艺术和科学是同样不可缺的,科学不能代替艺术,艺术也不能代替科学。”(三)谁也不能代替谁,对于提高青年的认识和思想,二者都需要,可以互相补充。因此,不应该反对或不注意领导青年阅读文艺作品。自然同时,也更不能让青年只顾沉溺于阅读文艺作品而放松政治理论和业务的学习。这个教育青年认识社会和现实的要求,其最终目的也在帮助青年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世界观,和前面所说的两点也是完全统一的。

应该首先给青年介绍哪些文艺作品?

任何事情都有轻重缓急和主次之分,都要根据总的要求权衡解决,选择推写书籍也不例外。根据以上目的,应该首先给青年介绍哪些作品呢?

我们觉得,占第一位的应该是现代的反映当前现实生活的特别是描写有正面人物形象的作品。理由很简单,就是只有这类作品最能鼓舞青年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最能帮助青年认识当前的现实生活,最能影响和培养青年新的道德品质。鲁迅曾说:“……与其看薄凯契阿,雨果的书,宁可看契诃夫,高尔基的书,因为他更新,和我们的世界更接近。”(四)尽管鲁迅这段话是当时针对所谓“第三种人”的“看新书不如看旧书”的反动论调而发,但仍有普遍指导意义。因为在这里没有丝毫贬低古典作品,浪漫主义作品光辉成就的意思,只是说现代作品对我们的生活有更现实更直接的意义。谁能否认“青年近卫军”、“海鸥”、“勇敢”、“远离莫斯科的地方”、“顿巴斯”、“保卫延安”等等作品对青年进行爱国主义,热爱劳动,培养共产主义新品质比一些古典作品更完满,更有力量呢?谁能否认保尔、卓娅、奥列格、密烈西叶夫、刘胡兰、黄继光、吴运铎等迫些同时代人的英雄形象比一些历史人物更适于作为青年人的榜样呢?更能打动青年人的心,使他们立即效法,跟着他们的道路前进呢?首先强调读现代作品并不是给青年阅读文艺作品划一个狭隘的圈子,只是说这要放在第一位。过去有些人只怕青年狭隘,个别还有片面强调古典作品艺术水平高的偏见,总爱把文学史上各个时期的作品平列出来要求青年同等对待。我们以为这是不妥当的。

在这里特别要注意给青年推荐当代中国的创作。“保卫延安”、“三千里江

山”、“把一切献给党”这些创作在青年中流行很广,教育作用很大。青年是非常欢迎我国优秀的新创作的。他们热望好作品不断出现。但是也有一部分青年(主要是文化水平较高的)只爱看外国作品而鄙薄本国一般的作品。这问题虽然和我们有些作品的水平有关系,需要作家本身多多努力。但这里要提的是指导工作上的缺点,我们介绍得少,评论得少,自然也要影响到读者注意得少了。我们需要多加介绍,提倡。因为不论怎样,这些作品总是或多或少地反映了我们国家的现实和斗争,刻划了我们生活中的新人物。对青年不仅是亲切容易领会的问题,而且是使大家更熟悉我国的现实生活和“自己人”的问题——一个要改造和建设自己国家的青年,一定要是一个熟悉自己国家的人,是一个脉搏呼吸时刻和自己的人民息息相通的人。

上面说的是重点,自然不能仅限于此。给青年介绍文艺作品是可以而且也应该广泛些的。这“广泛”有下面几种意思:第一是青年也需要阅读中、外的古典作品,因为青年不但要懂得今天的社会,而且需要懂得昨天和前天的社会。这些作品大多反映了过去时代人们的生活和斗争。历史的发展是有联系的。这就有助于青年了解今天的社会生活和阶级斗争的错综复杂的内容,使青年们知识丰富,眼光更加厚利。第二是也要介绍一些各兄弟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进步作品。只有让青年了解各国人民的生活和斗争,才会培养起深厚的国际主义感情。第三是指的作品题材的范围要广,因为人的现实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内容,本来是极其复杂丰富的,而我们特别需要培养青年有广阔的眼界,丰富的知识和趣味。鲁迅就主张“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因为“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有更深的了解”。(五)第四是指的介绍给青年阅读的文艺作品可以有多种多样的形式,不单小说,也要有戏剧,诗歌,小品文……。附带提一下,经常介绍短篇小说和文学杂志也是很重要的。短篇反映现实很快;一期文学杂志往往包括各种题材和形式,很丰富。二者又便于青年在有限的业余时间里阅读,讨论。惊险小说和科学幻想小说,可以培着青年勇敢、机智、创造精神,又适合青年人好奇和向往英勇行为,追求丰功伟绩的心理,也需要好好地提倡。

重点书可以作重点介绍(一年内介绍两三本)。一般地可多介绍给青年泛览(一定时期就可以介绍一批),这样在阅读要求上区别开来,方面虽广,份量就也小会过重或者难以划分轻重了。

此外,在介绍作品时,还应注意不同对象,考虑到读者水平。文学作品虽然不像学习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那样需要严格的“循序渐进”,但对一部作品究竟能否理解,理解得深浅如何,还是与读者的文化水平、生活经验大有关系的。注意到这一点很有好处。

指导青年向文艺作品学习要注意什么?

应当指导青年怎样向文艺作品学习呢?——这里,只能谈谈我们特别要注意的几点:

第一,文艺作为教育手段是有它本身的特点的。它和指导学习某种技术的画不同,和讲工作方法、思想方法的书不同。“远离莫斯科的地方”固然描写了巴特曼诺夫的领导方法,读了也会有所体会。但是究竟不能从这部作品来学习领导方法,因为首先作品不可能(也不必要)把所有的好方法都写上;其次,巴特曼诺夫有他本人的性格特点,他的某些方法也不一定是人人都要这样办或者都学得来的。前面说过,文艺作品的主要目的本来不是教人用什么方法去工作,而是教导人们用什么精神,什么态度去工作,去生活,去斗争,去做人的。它表现的是人的道德品质,精神面貌,而不是工作方法,即使写方法,也是通过这个来表现人物。因此指导青年阅读文艺作品,就要注意指导青年首先去理解书中人物,了解他的性格,周围环境特点,体会他的思想感情。通过这些真实的体会来感受,向“人”学习,从而提高自己。但是,不应该把书中正面人物当做面面都合乎道德标准概念的“理想人物”来要青年学习。因为书中人物是从真实生活中来的,而在真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气质、优缺点。都不是在一切表现上都是“理想的”,任何人的发展成长都是一个复杂的辩证的过程。如果这样提法,合影响青年人或者对书中人物有些行为发生怀疑,感到不可理解。或者就不论什么都要机械模仿(譬如有些青年常要问卓娅为什么深夜不睡看书,不肯“身体好”;又有的却就学她看书到半夜不睡),反而使青年感觉到难于学习。正面形象的力量本来是以深刻的真实性为基础的,作品是依靠形象发展的真实性来说服人的。我们在分析指导时也必须牢牢掌握住这一点。

第二,应当注意帮助青年领会人物基本思想,本质的东西,而不是只看到一些表面现象。譬如,分析马特洛索夫要从他各种表现中抓住他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思想感情,不能只片断地孤立地提出他对历史课的努力学习,或者寒天冰冻中拖运木料的毅力。不谈一个人物整个的思想品质,只谈个别的好行为,会影响青年只停留在个别行为的模仿,而忽略应有的加强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的努力。青年人由于加识缺乏和经历简单,对于一些事物是喜于模仿的,这种模仿也不能简单地说不对,问题是我们如何正确地引导他们。分析英雄人物,一方面要指出他们的艰苦努力,主观能动作用,来激励青年奋发向上;一方面又要注意分析英雄人物的成长和党的教育,周围环境和群众的影响(没有这些,一个人物是不可能成长为新的英雄的)。不能把正面人物分析成天生不凡的脱离群众的英雄,以避免青年人容易发生的夸大个人作用,个人崇拜的毛病。

第三,要注意引导青年理解和接受一部作品的丰富内容,防止那种枝枝节节只抽出一点生硬联系实际的缺点。强调作品中的某一问题结合某种实际情况来教育青年并不是不好。苏联青年团组织进行政治思想教育,鼓动工作,就常常运用文艺作品。我们也有这样的经验。团鞍山市委在大型轧钢厂冬季施工,有些青年工人思想波动的时候,抽出“钢铁是怎样练成的”中有关“筑路”一节组织学习,结果向保尔学习成为号召向严寒斗争的响亮的口令。这种办法是有教育效果的。但一本好的文艺作品内容都是非常丰富的,它反映的生活、事件、人物都是复杂多样的。“钢铁是怎样练成的”不只写了保尔,还写了老一辈的革命家朱赫来。写了当时的社会动乱情况和复杂的阶级斗争。青年人恰是对生活和斗争都懂得很少,看得很简单。正应该从文学作品这个“生活教科书”当中尽量多吸收东西,我们虽然要抓住重点,强调结合实际提出分析,但没有理由把文艺作品的解释简单化。

有些青年常常感觉自己无力分析作品的思想内容,这除了要给予帮助,还有什么办法?我们想这问题不能只在文艺作品本身求解决,还要考虑到其他方面的学习。第一,配合文艺作品的介绍,我们可以适当介绍一些好的评论、介绍文章。这不单是作为对青年阅读某一作品有辅导作用,而且是帮助青年学习、理解作品主题思想,分析人物的方法。第二,可以配合作品介绍一些其他书籍。人们学习理论书,为了加深理解,可以同时参看一些文艺作品,苏联就有为学习“联共(布)党史”开列的文艺参考书目,这种作法十分有益。读文艺作品,要求得较深刻的理解,是否也可配合着看一些理论文章,看一些历史书呢?我想这也是有好处的。读过“联共(布)党史”的人,对“保卫察里津”、“被开垦的处女地”岂不是理解得更深吗?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懂得多少,是和理解深浅有关系的。文艺作品读起来容易,直接受感染容易(这正是文学的力量所在),但完全理解、分析便不容易,这需要各方面修意大养的提高。这自然不是对大多数青年的要求,但在一部分水平较高的青年中,是应该同时注意加强这一方面的阅读指导的。

(一)我们有长辛店机车车轮修理厂、交通部、全国煤矿总工会、北京市立一中等部门的不十分精确的材料。

(二)“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八七○页。

(三)满涛译“别林斯基选集”第二卷,第四二九页。

(四)“且介亭杂文”二集的“叶紫作‘丰收序”。

(五)“而已集”的“读书杂谈”。

猜你喜欢

文艺作品文艺教育
大地情深
——河北省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巡演活动
国外教育奇趣
文艺作品
1942,文艺之春
题解教育『三问』
丽江市弘扬张桂梅精神文艺作品评论会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论近代中西方文艺作品互译发展现状及趋势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