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森林里的大夫

1955-08-16逯斐

中国青年 1955年19期
关键词:小队长中队长大夫

逯斐

一、果然是个青年团员

一九五二年的夏天,全国各地的大学毕业生,怀着十分愉快的心情,迎接祖国第一批统一分配。金振都也走出了东北医科大学的校门。他被分配到森林调查设计队工作。他坐在开向大森林去的火车里,望着窗外无边的草原,草原上有着成群的牛马;望着林区边沿的河流,大批原木正随着流水流送下去。想到自己将把所学到的一切,贡献给在林区工作的人们,想到由于自己保证了同志们的健康,更多的树木将被采伐下来,更多的树苗将被培育起来,他是多么兴奋啊!那时,他将会骄傲地告诉人们:“每根流送下去的原木上,每棵成长的树苗上,也都有我的一份劳绩呢!”想着这些,年青的心不禁激动起来。

金振都下了车,跟着来接他的同志,步行了三个白天才看到草绿色的帐篷。当他筋疲力尽地走进中队部办公的帐篷时,一眼就看到在帐篷的一角,一只木箱的盖上,放着一瓶红药水和一瓶碘酒,还有一小捆绷带。此外是两张办公桌。……当他坐在树根做的凳上,听完中队长张德寿同志介绍调查队的生活情况后,他像被当头浇了一盆凉水。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他要到的医院就是眼前帐篷的那一角。他将一个人负责整个中队——第四中队的医疗责任,而更成问题的是这个中队的十四个小队全都分散各处,听中队长说近的有五十里,远的就一、二百里。这怎么行呢?再说,森林里病源又那么多,就凭这末点红药水、碘酒开展工作么?没有任何交通工具,就凭这两条腿,在荒无人烟的森林中走来走去地去治病么?他想到如果现在在城市或大医院里,可以按时工作,工余还可以钻研,可以请教教授或专家,又有能使自己技术提高的临床的机会……那样经过三、五年以后,自己不也是一个教授或专家了么?而现在前途在哪里呢?他愈想愈觉得一分钟也坐不住了。

中队长是个共产党员,是个很有工作经验的知识分子,他早已看透了金振都的意思,更懂得这个才出校门的青年大夫的心理。他蹲到金振都面前,带着毫不在意的口气问:“你是团员么?是哪年入团的?”“一九四九年第一批被吸收入团的。”“啊!好呀!果然是个青年团员,青年团员是不怕任何困难的,对吗?”中队长又像自言自语,又像在问金振都。金振都正感到有点困惑,中队长又沉痛地开口了:“就在三天前、我们的一个业务干事,因为没有大夫医治,死了。他的工作很重要,而他又那样年轻……。你要早来三天,也许他不致于……”

中队长的话打动了金振都,他感到难过和羞惭,他虽然还没有见过业务干事,但他一闭眼,病人痛苦的面容好像就在他的面前,他想:难道我不正是为了他们而来到这里的吗?他们能把宝贵的青春,甚至于生命都贡献给森林,那么一个青年团员有什么理由强调困难呢?

“那么,连一个听诊器都没有……”金振都看了一眼木箱上的红药水和碘酒。

中队长懂得了他的意思,微微笑了。“自然,慢慢会添置起来的。正需要有个大夫开出清单来。除了红药水,碘酒,还需要什么?现在就开出来,好不好?”

金振都不好意思地笑了。

二、一定要迎头赶上

金振都很快地就下到小队来了,他由人伴送到了第十一小队。这时,小队的同志们还没有回来,炊事员领着金振都参观了所有的帐篷。其中有一个帐篷里面收拾得特别整洁。炊事员告诉他这是女同志住的帐篷。“什么?女同志?”金振都从来没想到小队里有女同志,也没有想到女同志竟占了小队的一半人数,更没想到的是她们和男同志一样出发了。……正闲谈着,队员们唱着歌回来了。走在头里的是女班长李瑞珍,她一听完炊事员的介绍,没等到放下自己手里的工具和解去腿上湿淋淋的绑带,就高兴地握着金振都的手说:“大夫,你来了,我们什么也不怕了,过去没有大夫,轻病号只能坚持着干,重病号勉强抬到边城、去找兽医给治病。……”这时候,女队员们听说大夫来了,都高兴地跑来与金振都握手,几乎把他包围起来:

“金大夫来了,我们今后保证不缺勤了,”“金大

夫来了,我们的工作效率一定能提高……”大家高兴得直嚷嚷,这时金振都开始感到了自己肩头的沉重。

第二天,十一小队要移营。

在行进时,女同志和男同志一样,她们背着自己的行李,拿着工具。他们爬山越岭,淌水过河,一路上总是有说有笑,似乎在他们面前,永远也碰不到困难。

她们毫不费劲地爬上很高的陡坡,金振都却怎么也爬不上去。这时,走在前面的同志来替金振都提药包,走在后面的又来拥他上坡。她们下陡坡的时候,连走带跑,哧溜着滑下去。金振都学着猾,却摔了交。她们赶紧又返回来帮忙。金振都感到生活在这样的集休里,真是充满了温暖和亲切。在这里,他很自然地想到这些队员们长年雨打日晒,想到他们冬天啃硬馍咸菜,夏天,一张嘴蚊子就跟着进了口,而传播脑炎的壁,又随时随地从树上落到人们身上来吮血,在这样的环境里工作,人们怎能防止疾病的侵袭呢?怪不得昨天女队员们看到自己竟那么高兴。

突然,他听说前面一个女队员的脚趾被乱石划破了,鲜血透出了鞋子,金振都急忙跑过去,想给她包扎。那女同志却说:“谢谢你,大夫,现在别耽误时间了,这点小伤,回去以后再说吧!”说完一甩手就跑了。金振都望着这些女队员,一个个都生龙活虎的,想想她们是为了什么?不也是为了祖国社会主义的建设么?就因为这样,所以她们能克服了生理条件所造成的困难,坚强勇敢地成为森林的主人。而我呢?一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一个青年团员,难道反而不如她们?“不,不能!我一定要安下心来,迎头赶上去!”

三、第一次的考验

这年八月金振都到调查队只个把月的光景,就从八十里外的中队部来到了三、六小队,他看完病人,已近傍晚,正要休息的时候,中队部忽然派人送信来,说七小队有重病号需要诊治。信上中队长要金振都回到中队部沿着大路走到小队去,路程是二百多里。二百多里!金振都急起来了,这至少要走三、五天才能到达目的地。他无意中看到在信封后面不知谁画了一个从三、六小队直达七小队的路践,他一打听,这条路程只需九十来里,但这是条未开辟的路,除了调查队员进去拉近线外,谁也没走过。如果能这样拉荒走,一两天就能赶到。

金振都一心只想快快赶到病人那儿,他想到队员们全是一个顶一个,只要一个人有病就会耽误全队生产任务的完成,又想到中队长在自己初来时说的话,在这儿得了脑炎,因为治疗不及时耽误了病,很快会造成死亡……一想到这里,他决定拉荒走。但三、六小队的小队长不放心他拉荒走,坚决不同意,他和小队长争执了很久,挨到天快亮的时候,终于瞒住了小队长,悄悄地出发了。

金振都一手提着药箱,身上带着罗盘和路践图,独自兴高采烈地向荒林前进。他翻过了不少山,穿过不少森林,跨过了许多泥沼……。他望着太阳的光柱从右侧窜进来,慢慢地又变成从左边透进来了,慢慢地又逐渐暗淡下去,四周悄悄升起了浓雾。这时,他开始感到饿了,就在小河边掏出乾馍来啃;又从小河里棒了点水喝。但当他站起来准备再往前走时,原来的方向忽然不见了,他向西面看看,全是同样的树林,同样的草地,同样的浓雾。他怎么也辨不出自己从哪条路走过来的。他有些慌,连忙拿出罗盘来辨别方向,罗盘的磁针却不再转动了,——原来地下埋藏着丰富的铁矿,使得磁针失去了效能。现在他却无心为发现矿藏而高兴,只是着急地绕着树干转。他又不知走了多少路,渐渐地,月亮透进了树隙,黑夜到来了。一只只狍子从自己面前窜过去,猫头鹰像小孩哭似的在头顶上乱叫……他想到队员们讲的熊瞎子舔人的故事,狼从背后扑肩的故事,不由得毛发耸然起来。他极力想镇静自己,站住了,于是他又听到了淙淙的流水声。忽然他想起了自己到调查队后刚学到的知识——沿河下游一定有人住,他连忙藉着月光,找到了这条小河。可是一看,这条小河左边是一片连绵不断的泥沼滩,右边又都是荒山陡石。如果要在河边找路走是不可能的。困难在考验金振都,但金振都没有向因难低头,他想,为了病人,就是淌水也要找到七小队。他立刻拔起脚,涉下水去。

在原始森林里气候变化是很大的,中午还是盛夏,到深夜以后,白露就会结成霜。金振都在水中走了半夜,两只脚巳冻得失去了知觉。齐膝盖的裤腿上,不时地掉下一片片的小冰凌来。他又冷又饿,可是乾馍已经没有了,他在小河边抓把生木耳,放在水里泡泡吃了。他这时忽然想到教授们过去常讲的消毒啊,无毒菌室啊,但是他知道,在这儿,在森林里,如果一定要按他们说的那样去做,那是无法去接触病人的,更谈不到深入群众了。想到这里,他又精神百倍地朝前走了起来。走啊走的,一直走到第二天中午,他的两脚痛得针刺一样,因为两脚被水泡得太久,又不断碰着石头子,整个脚底的皮都磨烂了。浑身骨头也酸痛得像要散了似的,他一阵头晕,终于昏昏迷迷地躺倒在萎草塘上。太阳暖和地从他身上移过去,不知道过了多久,忽然听到远处一声人喊:“同志们吃饭了!”他猛醒过来,以为自己在做梦。这时,又听到一声“吃饭了!”他赶快一跃而起,用尽全力向着声音的方向奔去。才走了二、三十米,果然看到了熟悉的绿色的帐篷,看到了同志们在活动……。啊!同志!帐篷,他像久别了家的孩子突然见到亲人那样,大声叫喂着猛扑过去。“啊,金大夫!”“金大夫,你怎么弄成这个样啦?”原来这正是他寻觅了整整两天的七小队。同志们亲热地招呼他,这时,他心里像一块石头落了地。……他闻到阵阵饭香,肚里咕咕地直叫,但他还是丢开了同志们的招呼,立刻就去找病人。

病人一看到金振都就哭起来了。这可把金振都愣住了。金振都问他,是想家吗?病人摇接生。是身上痛吗?也不是。金振都问了好半天,病人才说出一句:“金大夫,我想得你好苦啊!”一股热流穿过金振都的心,金振都感到无比的温暖,他想:同志们多么需要我啊!森林是多么需要我啊!这时他已经把所有的疲劳都忘记了。

四、我一个人能干什么?

一九五三年六月,金振都和十二个队员抬着一个

肺炎病号,向铁骊前进。因为小队作业,三天五天要移营,对这样一个需要休养的病人是很不利的。因此准备送他到离队一百十里地外的铁骊医院去。这里,小兴安岭一带树林里的地面上,百分之三十是塔塔甸子,这些甸子,远远看去是一片平整而浓厚的草地,走进去却是一脚深一脚浅,全是泥泞或小沼泽,单人走这条路都感不方便,何况现在是抬着人走,因而走了四小时才走出三十里地。金振都正在焦急的时候,忽然发现几丈远的地方有条破旧的小铁路,旁边还搁着一辆运料的破平板车,这时,他想:十二个队员走百十里地来回,要耽误多少生产?他决定把病人放到车上,由他一个人推着走。十多个队员就只好被他坚决打发回去了。

小车顺顺溜溜地沿着铣轨前进着,金振都这时很得意,他走一步,就看一眼自己的病人,似乎觉得铁骊医院高大的房子愈来愈近了。可是,忽然一下子小车卡住了,他低头一看,糟了,铁轨断了。这可怎么办呢?现在从地图上看,万开目的地还有九十里路程呢!

他只好把枪枝往脖子上一挂,提着药箱,背着病人走了。他又累又热,走了五六里地,实在走不动了。这时,正好看到对面山坡上有间小破木屋,他就把病人背到里面,告诉病人他要出去找人来抬他。怕病人不放心,他再三安慰着,把药包衣服全放下来,又用树枝、破木板挡了门,就一个人提着枪一下子冲下山去。但走了一、二十里地。还没碰到一个人。正在进退两难的时候,猛听得后面有咻咻的声音,回头一看,简直满脑袋头发都扎起来了:一只极凶恶的大狼,正向自己朴来,他急忙转过去端枪要打,不防两侧十来米外,又突然闪出了两只狼,三条狼站成了一个三角形,把金振都包围在中间了。他知道来不及一枪打三只狼,只好端着枪靶了个圈,向前一蹲,乘其中一只狼闪开后退时,猛冲出去,一下子跳进了浅水潭。他再看那三只大灰狼,瞪着发绿的眼睛正盯着他,前腿伸直,身子蹲伏在岸边,仿佛随时准各猛扑过来。他极力想爬上树,可是两腿抖擞,麻木得爬一步猾一步。最后他解下自己的皮带,扎在横出的树枝上,他拉着皮带才爬上了树。风一吹,浑身直打颤。他看到西斜的太阳光,想到如果再晚下去,狼嗥了起来会引来狼群,一个人喂了它们还不打紧,山上那个病人岂不活活饿死呀!他急忙拉枪栓,但不知是冷得发抖的手没有劲还是别的原因,枪栓简直再也拉不开,这真是要命啊!

这时大瞎虻嗡嗡叫着,像是几十架小飞机在他身边乱转,松树上掉下来的壁●像针刺般咬人,他有点后悔不该让抬担架的工人回去。但他突然又想起中队长常常说的话了:“调查队的困难,像调查队的工种一样多而复杂……每一个队员都必须运用自己的智慧来解决各种困难。”又一想,自己现在正在争取入党,一个共产党员,会在困难面前害怕,这是什么意思呢?党给了他力量,他想现在只有用大声叫喊来找人,那就喊吧!扯着喉咙拚命地喊吧,不论怎样,总要把人喊出来……

一群正要收工回去的采伐工人听到了金振都力竭声嘶的喊声,赶过来了。狼立刻就吓跑了。当他们看到这个刮破了衣服,蹲在树上的湿淋淋的小伙子时,都惊奇地问他:“你在这里喊什么?”金振都不等对方讲完,就说:“快,那边小木屋里还有病人哪,不能再耽误了,请你们帮忙抬送一下。”

采伐工人终于弄明白了这是位被狼逼上了树的大夫,也不问对方是什么单位的,有的就连忙朝着这小伙子指的方向跑去,留下的人立刻帮助金振都爬下树来。

当金振都再回到小破木屋的时候,病号巳躺在临时扎的担架上了。先到的采伐工人和病号,早已互相介绍了情况。病号一见金振都回去,激动地拉着他的手说:“金大夫,你为我受了惊,你差点儿被狼吃了,你比什么人都对我亲,我病好了出院,坚决在森林里干一辈子。““不,要不是人家采伐工人帮忙,我一个人能干什么?也许现在还蹲在树上呢!”现在,他反正感到了一个人是多么渺小、无力,真正地感到了只有依靠集体才能做好工作。他在心底默默立下了誓愿:我一辈子跟着调查队,从长白山到兴安岭,从东北到西南,我要把毕生的精力,献给和大自然搏斗、向森林进军的人们!

五、也有责任治思想病

那天,金振都正在中队部,突然有一个没有带小队长介绍信的队员来找他检查身体,要求替他治病。并坚决请求开个证明,好转到森林外去工作。金振都检查以后,并没有把检查的结果告诉他,只叫他留在中队部。休息一天再回去。这个队员听说还要他回小队去,他坚决不干,直大声嚷嚷。金振都温和地说:“在这里我是医生,我会医治你的病的。”说着,就把自己的床铺让给他叫他休息。到吃饭的时候,金振都亲自替他打饭拿菜。晚上就和他闲谈起他们工作上的事来。

第二天金振都出诊回来,那队员看到他浑身精湿冰凉的,有些感动,过了一会,他就说了:“大夫,我其实没病。可是,你帮助我转到别的小队去工作吧!”金振都这时才笑了,说:“我还用等你告诉我没病么?我早就知道了。可是你得告诉我:在哪个小队工作不一样?为什么一定要调开呢?”“不,金大夫,你不知道咱小队长那个脾气,就为了我向他提了点意见,他就老找我的岔,还在队前宣布,不叫我当小组长。……”

金振都知道情况后,心里很纳闷,他知道队员之间闹意见,结果必然影晌生产。今天自己是个医生,医生的责任虽然说是给人治病,但为了对全队生产负责,对祖国建设负责,应该我也有责任为队员治思想病。于是他抽空来到了那个小队,找到了那个队员的生产报表,并且了解了他的生产成绩和劳动态度。原来这个队员很不错。可为什么他不安心工作?要闹着调走呢?从同志们口中,他才知道了这个小伙子的缺点是脾气急躁,给小队长提意见时往往态度不太好,但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小队长经不起批评。于是他一方面批评了那个队员的缺点,接着又找到了小队长,向他善意地提出意见,要求他从生产任务出发,搞好队内团结。

小队长和队员看到金振都大夫在极度疲劳之下,还来帮助小队解决问题,都非常感动,他们彼此都进行了检讨。从这次以后这个小队出现了空前未有的团结气象。再没有无故缺勤事情发生了,而且经常超额完成任务。以后这个小队长看到金振都时,

总要感激地握着金振都的手说:“大夫,你不但是我们的好大夫,而且还是我们的好指导员呢!”

六、还要提高政治警惕性

九月末,在长白山森林里,已经是大雪纷飞,地上积雪一、二尺深。金振都前一天就来到了三六小队给同志们治病。今天晚上,他又参加了小队会议,了解到小队帐篷外面,曾经出现过生人的脚印。同志们警惕起来了。大家商量着要把一年来辛辛苦苦所采集的材料很快地安全地送到中队部去。但是谁去送呢?小队长去,要是小队里发生别的情况呢?

最后,小队长提出,是不是请金大夫明天回中队时给带回去。

金振都参加这个会时,就在考虑:这些图表所标志的是什么呢?是未来的工厂,农场,水力发电站,采矿区,育林站……。这些图纸就是祖国伟大建设计划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保管好它,也就是保卫好祖国的财富。所以当小队长一提出,金振都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

第二天一早,金振都背着十来斤重的药箱和二十多斤的图表材料,向中队出发。临走时,小队长就在他耳边悄悄地叮咛:“千斤不能丢一片纸呀!一定得保证完成任务。”

雪,像大幅帐幕般下降,迎面三五尺远的地方就看不清楚了。金振都只管埋着头向前走,好在这条路是走熟的。但是,忽然他发现在自己前面出现了一长串新的脚印,一直向前伸展过去。他连忙收住了脚步。这不是奇怪吗?今天自己是最早出来的一个人,怎么前面全有整整齐齐的人的脚印呢?会不会昨天会后有人●了密?他心里直扑腾,耳朵里又向起了小队长的话:“千斤可不能丢掉一片纸啊!”他急忙把文件包从背上卸下,小心地埋好在树根边的雪堆里,然后就隐到大树后面去现察动静。慢慢地他听到右侧的树叶又沙沙地响起来了,声音愈来愈近,他连忙拉开枪栓,准备必要时和敌人拚起来,就在这时,忽然远远地出现了两个黑团,他停晴一看,原来是两只大黑熊,它们正在慢悠悠地从右面临近来。金振都松了一口气,他掩身在树后,看着黑熊稳步地走过面前。他想,黑熊走得这样慢,可以断定他后面一定没有人,于是他扒开雪堆,刨出了文件包。又背上行李,索性放弃了原来的路线,沿着黑熊走过的地方奔去。尽管这条小路上满是陡坡、山崖、泥沼,但他已经顾不得这些了。他连跑带滑,一步不停,飞也似地赶到了中队。这时,森林里已经是零下三十几度的天气,可是金振都的汗水却渗透了他厚厚的棉衣,连背在身上的文件包都几乎浸湿了一大块。

中队长接过文件包,看着汗流满面的金振都,他感动地说:“金大夫,你的政治责任心锻炼得你越来越坚强了,你真是我们队里的好大夫,你真是我们队里的好队员!”

七、森林里的好大夫

金振都不畏艰难的忘我劳动,获得了组织和同志们的信任和爱戴。从一九五二年起——他进森林的那一年起,一连三年,他就是这么辛勤地劳动着,都获得了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

去年二月,久已埋藏在金振都心底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他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当党组织委员告诉他组织上已经批准他入党的消息时,他激动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深深感到党组织对自己的关切、爱护,这已超过了自己为党所做的一切。

入党以后,金振都对自己的要求更高了,他为了使队里的工作,能更好地得到当地少数民族同胞的支持和帮助,他把自己的岗位从森林伸展到当地人民中去,他不断地利用休息时间去给当地的居民看病,因之他的模范事迹也传诵到当地兄弟民族那儿了。人们特别传诵着他怎样完成了党所交给的突击任务,保证了在零下五十度左右的冰天雪地的森林里。使一千多名队员没有一个人受冻伤的故事。人们更传诵着他的思想品质,他的紧密地使技术结合政治的优良作风。在当地,现在不管是大人或孩子,谁都知道在森林中有一个好大夫金振都。

猜你喜欢

小队长中队长大夫
大海里的“鱼大夫”
小队长连连看
进步太快
邬大夫就诊记
向坚守致敬
我们中队的“凤辣子”
我当上了小队长
间接性失忆
注重行动、语言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