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环境阻碍了我的进步吗
1955-08-16吴开海
吴开海
黄明同志认为他不能进步的原因,是因为他的“环境太平淡了”,这种说法,如果在一年多以前是会得到我的同情的,然而现在我却怀着惋惜的心情回顾着过去,我深深感到一个人的进步与否的决定因素不是在于客观环境,而是在于本身是否努力去追求进步。我就有这样的亲身体会。
解放前一年当我还在高二念书的时候,就结了婚,我的爱人是一个高小还没有毕业的女孩子。婚后,她的生活内容就是柴、米、油、盐,服侍公婆。解放后她终于挣脱了这个环境,进了中等会计技术学校学习,她的学习成绩和政治思想提高得很快,不到一年时间就参加了青年团。这时我也在大学里读书。一九五三年我们两个人都走上了工作岗位,她在一个粮食公司里工作,我参加了人民教师的行列。但是我也像黄明一样感到这个工作“平淡”,发挥不了什么作用,经常陷在非常苦恼的境地,我希望再调我去继续学习,以便出来担负更多的工作。当组织上没有满足我这个“良好愿望”时,我也另寻出路,把一切业余时间去“钻研”俄文,然而其结果与黄明相似,俄文既没有学好,工作搞得一天不如一天,这时我真感到前途无“光”。我觉得组织上太不体谅我了,我还年青,不能再这样浪费我的青春了,为什么不给换个环境呢?如果能换个环境,那我一定能“飞快地进步”。总算幸运,去年,组织上到底满足了我的“良好愿望”,把我送到中国人民大学来学习了,这是一个政治空气比较浓厚的学校,经常接触到的是专家、教授,这样的条件也正是黄明所希望得到的,我自己也满以为这一来一定能“飞快地进步”了,到学校不久我也向组织提出申请入团,但入学一年来,仍是“依然故我”,并没有如我所想像的那样“飞快地进步”。但在这一段时期里,我爱人却巳和我完全不同,从她工作的第一天到现在一直是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工作着,在我申请入团的同时她已在申请入党了。问题是多么明显啊!仅仅这短短的几年她就很快地赶到了我的前头,一向自信脑袋装满了“货”的我,相形之下是远远地落后了。
为什么她能走在我的前头呢?难道是因为环境吗?我们所处的环境的确有所不同。但不是她的环境比我好,而是我的环境和条件比她的优越得多。我已是第二次念大学了,比她受过更多的教育,我有比她高的文化教养,我的工作能力也绝不比她弱。我参加过土地改革,经历了激烈的面对面的阶级斗争,显然,这些对我的进步都是极有利的条件,而我却和黄明同志一样,并没有在有利的环境中,“得到长足的进步”。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缺少一个基本的动力:不惜个人的一切全心全意为集体事业奋斗的精神,我们是被个人主义的思想缠住了,那些所谓“良好愿望”是永远不能使这种人满足的,结果只有被悲观、失望所代替。正如我的老师教导我时所说的:“在今天,为自己想得太多的人,是不会得到他认为满意的环境的,不善于将自己的理想和集体事业结合起来的人将会是一事无成。”的确,这几年来的生活道路也严厉地教训了我,使我认识到一定的环境虽然对生活在其中的人是有影响的,但这决不是主要的,面带有决定性的东西是由于自己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强烈的热爱,和为坚决实现这个辉煌事业而产生的主观努力。我想,我和我爱人在进步道路上的经历,对黄明同志会有些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