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同志的女儿

1954-08-29张志民

中国青年 1954年3期
关键词:老妈妈少林伤员

张志民

二十二岁的共产党员刘秀珍同志,是志愿军中的医务人工作者。在朝鲜战场上,她勇敢地抢救伤员,表现了高度的忘我精神,曾获得“二级模范,一等功臣”的光荣称号。下面发表的歌颂她英雄事绩的诗篇。——编者

第一章少林口

一树梨花多少朵?

长城上的垛口谁数过?

梨花、垛口都难数,

有个村名儿我记得:

长城下有个少林口,

村子埋在梨花窝。

村头上有个老妈妈,

我到她家拉过话,

七十的老人身板壮,

耳朵不聋眼不花,

刚翻身。

新当家,

老人家逢人爱说话,

打小她生在少林口,

她把那庄子夸又夸。

地也肥,

人也勤,

青的是柳树,

白的是羊群,

梨树开花早,

水甜井又深。

少林口的名气高,

出了英雄多多少,

头几天街上锣鼓响,

村长举着张红喜报,

是谁家门楣又增光?

全村人谁也没猜着,

只听着村长满街喊:

“刘家的秀珍立功了!”

老妈妈喜的满脸笑,

拿过张像片让我瞧,

穿着军装,

戴着军帽,

胸前佩着朵大红花,

短头发搭在耳朵梢,

老妈妈夸这闺女俊,

精明伶俐性子好。

看着看着她想起啥?

泪珠儿扑簌簌往下掉!

老妈妈回想起十年前,

小秀珍刚会在地上跑,

少吃缺穿,

日月难熬,

老爹饿死席头卷,

老娘得病吃不起药,

可怜那秀珍还没成人,

爹妈就死在了前后脚。

能背能扛的还吃不饱,

这孩子哪儿有活道道,

这个送升米,

那个送块糕,

零食儿顶不了长年灶,

谁承望这闺女能活了。

少爹没娘无投奔,

千斤石压着这孩子的心,

老妈妈领她住几宿,

小秀珍常对这老人问:

“受苦人为啥得受罪,

有谁能救救咱穷苦人?”

老人家受了一辈子苦,

老天爷没对她开过恩,

她骂那老天爷瞎了眼,

她盼着有一天能翻身。

石板底下开花花越壮,

小秀珍打小性子强,

那年间鬼子占着少林口,

八路军就在北山上,

半夜里进来了工作员,

就在秀珍家里藏,

她黑夜里点灯照什么?

那是一张毛主席像。

日里思叫夜里想,

她像是黑夜里瞧见了光,

她知道了穷人为啥苦?

她知道了活路在哪方,

风急雪深人睡定,

她半夜三更闯出了庄,

不知那秀珍哪里去?

老妈妈日夜惦记这小姑娘。

那天天黑没月亮,

大街上铜锣噹噹响,

家家门口插红旗,

灯笼火把亮堂堂,

八路军解放了少林口,

人群里站着个小姑娘。

多少人都叫“小秀珍!”

老妈妈看着她脸发光。

第二章小提灯

江南夜,黑洞洞,

前线上大砲轰隆隆,

离着前线三十里,

那是个什么亮晶晶,

一会儿暗,

一会儿明,

好像有人打灯笼。

小秀珍在野战医院,

随着大军到江南,

半夜里提着小提灯,

站在村口接伤员,

有的背,

有的搀,

她累得满头冒大汗。

秀珍看护重伤员,

白天黑夜守在身边,

一口口的喂水,

一勺勺的喂饭,

她忘了自个肚子饿,

黑天白日不合眼。

坐在床头打个盹,

梦见自个上了前线。

不顾敌人的机枪,

不管敌人的炸弹,

有个同志被打倒,

秀珍一看急红了眼,

怕他再负二次伤,

怕他再有啥危险,

不知哪儿来的那大劲,

一气儿就背他下了火线。

是谁在呻吟谁在喊,

秀珍急忙睁眼看,

这是个新来的重伤号,

伤情突然有转变,

手脚发凉,

眼睛发黯,

多少人为他救急,

不见一点儿好转。

小秀珍急得脸色变,

眼里的泪花团团转,

有人说了声“输血”

秀珍立刻站在了前面。

伤员望了望这小姑娘,

心里有话口难言,

只见他无力地摆着手,

慢慢地闭上了两双眼。

窗纸上露出点微明

那伤员睁开了眼睛,

他看到秀珍苍白的脸,

他看到桌上的小提灯,

他看到那输血器流下了泪,

小秀珍脸上有了笑容。

第三章山桃花

山桃树开花满山香,

红艳艳的山坡像画一样,

什么人在山坡把花采,

一边采花一边唱,

嗓子尖尖声音亮,

听声音像个小姑娘。

自个唱歌自个编,

一句一句唱不完,

她唱她小时候怎渡过,

她唱她爹娘死得惨,

她唱她为啥要干革命,

她唱幸福要用什么换!

山桃花开得密深深,

那采花唱歌的是什么人?

不到近前谁知道!

那姑娘就是小秀珍。

她采花可不为自己戴,

采来鲜花送亲人,

她的亲人是哪个?

负伤的战士解放军;

一个病床插一枝,

重伤也要轻三分。

秀珍越爬山越高,

忽听着山下有人叫,

医院里今天开大会,

让她在会上作报告。

摸摸口袋里那张“纸”,

她忽然兴奋得心直跳,

她抱着桃花跑下了山,

会场里锣鼓咚咚的敲。

花朵儿大小一样儿红,

小秀珍人小立大功,

伤员们送她一面旗,

上写着:

“慈如保姆,

伤员的救星。”

小秀珍站在台子上,

不知话儿该怎讲,

看看两边的红旗,

望望毛主席的画像,

拿出口袋里那张纸,

一边瞧着一边想,

上写着“入党志愿书”

要说的话儿在那上。

第四章那是谁

白花花的山顶,

雪纷纷的川,

雷一样儿的风声,

漆一样儿的天,

大风大雪是哪里?

鸭绿江南岸北朝鲜。

敌机在头顶上盘旋,

炸弹轰起了黑烟

看不清房屋望不见山,

贬眼间好像黑了天,

草房烧得“劈叭”响,

熊熊的大火往上窜。

那是谁?

冒着火炬冲上前,

衣裳着了,

他没看见,

门窗塌了,

他从火里钻。

只见他背起一个人,

飞似的冲出了大火焰。

一趟、两趟……第七趟,

出入火海救伤员,

他又背出一个重伤号,

急急忙忙往回转,

只听轰隆一声响。

炸弹落在他身边,

扑通一下倒在地,

身上还背着那重伤员。

敌机飞走,

烟幕消散,

人们都朝这儿来,

多少人围在他身边,

“秀珍,秀珍”一齐叫。

小姑娘慢慢睁开了眼,

睁眼只问了一句话:

“伤员同志们可安全?”

第五章九月里

九月里的青松,

格外的青,

稻田里的流水

分外的明,

北朝鲜有个青松岭,

岭下有个小茅棚。

坡又陡来山又高,

荒山野坡人烟少,

不挨公路,

不靠铁道,

人们为啥都朝这儿来?

荒山坡走成了一条道。

山上的食鸡咕咕地叫,

有一匹红马在地里跑,

飞过山,

飞过桥,

骑马的是个什么人?

高山好比走平道。

一股尘烟上了山岗,

把马儿拴在树杈上,

那人走进了小草棚,

人们都管他叫“营长”,

不知他打哪儿来?

胸前挂满了英雄章。

小草棚里挤满了人,

人们都围在床边上,

床上躺着一个人,

是个负伤的小姑娘。

多少人说,

多少人讲:

说那秋天的洪水不留情,

一眨眼就淹了病号房,

多少病员在水里泡,

多少人舍命在水里抢。

什么能堵住那猛水扑,

剩下个病重的抢不出,

就是这姑娘跳进水,

把那病人急抱住,

谁知这姑娘也不会水,

捞住了病人她逃不出。

死活她不把病人放,

左滚右滚抓住棵树,

把病人架在树杈上,

她站在水里用手扶,

从黑夜扶到大天亮,

小腿儿泡得柳罐粗。

望着那姑娘眼发酸,

那营长猛然挤上前,

他紧紧地攒住姑娘的手,

半天说不出话,

嘴唇直发颤:

“原来是你,小姑娘

你还记得那几年前?”

问得那姑娘眼发愣,

紧握着双手不出声,

那营长提起了“江南夜”,

那姑娘想起了“小提灯”。

他身上还流动着姑娘的血,

那热血在心里要沸腾。

红太阳照进小草房,

雪白的布顶亮堂堂,

姑娘满脸都是笑,

谁能说她负了伤。

营长摘下颗英雄章,

挂在那姑娘的衣襟上。

那姑娘忘了腿上的伤,

她扒在窗前向外望,

她看着那匹枣红马,

像是插起了红翅膀,

一股烟尘向南去,

那年青的营长回了前方。

第六章北京城

站在高山上望亲人,

毛主席离我们那么近,

站在高山上看红灯,

红灯下就是北京城,

谁说那北京离朝鲜几千里?

他明明紧贴着我们的心。

十月一日那一天,

志愿军派来了代表团,

英雄接头挑英雄,

模范里头选模范,

他们来看望毛主席,

毛主席要跟他那

英雄的孩子们见见面。

披着星星走,

戴着月亮赶,

恨不能一步到北京,

马上跟毛主席见到面,

北京城和毛主席,

在人人的心上,

牵着一根线。

青天高高太阳上,

列车好像飞一样,

车头上飘着大红旗,

车上站着个小姑娘,

红红的脸,

黄军装,

胸前的英雄章放金光。

她望着祖国的好土地

望见那长城长又长,

长城下就是少林口,

大秋天她闻到那梨花香,

望见她小时走过的路,

脚印儿像是还明晃晃。

列车开到北京站,

鲜花和红旗遮满天,

看不清房屋街道,

满城都是笑脸,

她不知怎么下得车,

多少人举着她走出站。

一阵欢呼,

一片掌声,

欢呼和掌声,

充满了怀仁堂的大厅,

“毛主席来了!”

刹那间又那么安静,

千百人的会场里,

只听到自己心脏的跳动声。

几天几夜她睡不下,

盘算着对毛主席说些啥,

她看见毛主席慈祥的脸,

想把什么都告诉他,

她紧紧握着毛主席的手,

为什么可又说不出话。

秀珍捧着一束花,

毛主席握手先问她,

工作学习都问到,

小姑娘不知怎回答,

左思右想,

只一句话,

“我要作您的好女儿,

这把鲜花您收下!”

一九五四年一月。

猜你喜欢

老妈妈少林伤员
伤员呵护队
少林小罗汉拳(十)
李克强 全力组织抢险救援和救治伤员
少林小罗汉拳茵(四)
姐姐妹妹
烧伤伤员综合救治卫勤保障经验
回忆革命老妈妈夏淑琼
A transition method based on Bezier curve for trajectory planning in cartesian space①
站台上有位老妈妈
让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