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俗科学读物的典型——介绍伊林的作品

1953-08-17高士其

中国青年 1953年1期
关键词:读物科学

高士其

为了迎接大规模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高潮,全国人民,尤其是青年,都迫切地要求掌握科学。

没有科学就不能改变生活,征服自然;没有科学就不能建设新中国,创造新社会。

于是科学的读物就成为今天中国人民所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但是,一般科学读物之都是枯燥无味,不能引起读者的兴趣。

一般科学读物之所以枯燥无味,是因为他们所用的文字是没有想像力的、呆板的、单调的,他们的词汇是贫乏的,他们所用的句法,是千篇一律的,他们的风格是参考书和账目式的风格。

文艺性科学作品,最为一般读者所欢迎。

为了吸引青年群众到科学的阵营里来,文艺性的科学作品的介绍,是非常需要的。

然而在我们国内这一类的作品还很缺乏。

为了适应目前的需要,“中国青年”的编者,要我写一篇介绍苏联作家伊林的作品的文章。

伊林是全世界闻名的通俗科学读物作家。他是苏联的一个工程师,也是一个学识渊博的科学家。他的政治热情和文学修养都很高。

关于他的生平,我们知道得并不多。他是一八九五年出生于圣彼得堡(即今日的列宁格勒)。在中学毕业后,他就进练油厂做工。十月革命后,他又得到了入学的机会,进了高级技术学校,一九二五年在该校毕业之后,他就当工程师。

伊林是一九二四年开始写作的。当时他的文章是登在一个儿童杂访“新鲁滨孙”上。他的作品,大部分都是写给工农大众和少年儿童看的。对于初学科学的青年来说,他的作品也是很适合的。

远在抗战以前,当董纯才同志在上海翻译最初几种伊林的作品的时候,我是和他同在陶行知先生所办的儿童科学通讯学校里一起工作的。当时我就为伊林的作品所鼓舞。

解放以来,我陆续发现中文版的伊林作品已有十五种之多:

1“五年计划故事”(苏联初阶)董纯才译

2“黑白”(书的故事)董纯才译

3“十万个为什么”(室内旅行记)董纯才译

4“几点钟”(钟的故事)董纯才译

5“人和山”(人类征服自然)董纯才译

6“不夜天”(灯的故事)董纯才译

7“汽车怎样跑路”符其xun等译

8“自动工厂”符其xun译

9“机器的故事”符其xun译

10“原子世界旅行记”王汶译

11“大地的改造”王汶译

12“大地和人”潘际垌等译

13“人怎样变成巨人”王汶译

14“人和自然”王汶译

15“沙漠的改造”王汶译

(按:“机器的故事”和“人怎样变成巨人”两书系伊林和谢加尔合著的。)

还有伊林著的“理性的时代”、“地球旅行记”等作品,已经在“中国青年”上(第五十五、五十六期,九十五、九十六期)和读者见面了。“小冰雹”(载“中国少年报”一九五二年第四十期)和“谈谈抖学”(载“科学大众”一九五二年九月号十月号)等文,也都陆续在我国报刊上转载过。

伊林作品优越的成功,是由于他的“不可多得的才能,能‘把复杂、奥妙的事物,简单、明白地讲出来”(高尔基语),能把极其枯燥无味的数字和图表,都变成生动的故事。

伊林认为:“宣传自然科学和宣传任何东西一样,是征服读者的一种艺术,也就是说这场战斗必须依照各种战略、战术的规则来进行。所有用字、

思想、事实和结论,一定要经过选择和配搭得当,不要有一个字呆着不动,要凭藉有力的事实的支援来使思想领先,要使每一个结论成为猛攻占领的高地。”(注一)伊林的作品就是这样写成功的。

伊林的作品,是通俗科学读物的典型。伊林往往从最平凡的事物讲起,搜罗极其丰富的材料,真正抓住读者的心灵,推动他们去思想。例如:他在“十万个为什么”里,就在日常接触的小事物(如自来水龙头、火炉、食橱、铁牡、锅架、碗橱、衣橱……等等)里,作了一次室内的科学旅行,帮助读者理解生活。

读了伊林的读物,我们不仅获得了丰富的科学知识,也获得了丰富的历史知识和社会知识。

伊林是用正确的历史观点来看事物的发展的。如在“黑白”、“几点钟”、“不夜天”、“汽车怎样跑路”、“自动工厂”、“机器的故事”、“原子世界旅行记”等书里面,他一直都是用历史的眼光来对待科学的发明。往往从原始时代起,一直叙述到现在。

就拿“不夜天”(灯的故事)来作例子吧。这本书讲的是灯的发明故事。伊林从人类最初没有灯的时候谈起,谈到用烟火照亮的情形。后来人们觉得烟火既不方便,又费木柴,于是就想出了替代烟火的引火木。再进一步,又由引火木发明了火炬;由火炬发明了油灯。

等到工业发达,城市兴起之后,人们要在夜里做工,就需要又明亮又便宜的灯。因此,有很多人在这方面努力研究,于是就发明了洋灯、煤气灯以至于电灯。

这就告诉我们,各种灯的发明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来的。每一种新式灯的发明,都是从旧式灯蜕变来的。古式灯是现代灯的祖宗。灯的发明也和其他的科学发明一样,都是由简单而复杂,由低级而高级。

这样,伊林又告诉我们,一般人都把电灯的发明,归功于爱迪生一个人,其贺电灯不是爱迪生一个人所能单独发明的,是由许许多多的人发明的,爱迪生不过是当中的一个。先有洋灯和煤气灯而后才有电灯。爱迪生的发明,不过是前人的发明更进一步发展的成果。

伊林的作品,有强烈的工人阶级思想。例如:在“五年计划故事”里,伊休说明了美国和苏联的对比。伊林说,在美国“只是因为一个人占有机器,于是千百万人就得替他做工。”

“在美国,机器对于工人不是助手,不是朋友,却是仇敌。每架新机器,每种新发明。总是把成千成万的工人抛弃在街上。在玻璃工厂里,现在一个人一点钟可以制造三千个玻璃瓶。从前这样的工作需要七十七个人。这就是说每架造瓶的机器,夺去了七十六个人的职业。所以美国工人恨恶机器夺去了他们的面包。

但是在苏联。“我们机器越多,工作就越容易,工作日就越短,大众的生活就越光明快乐。”

我们设立工厂,是为了要消灭贫穷、罪恶、疾病、失业、过度的劳力——是为了要使生活变得又合理又公平。我们设立工厂,是为了要使我们得着充分的机械助手。我们制造机器,是为了要使这些机械助手归大众全体所有,替大众全体同样地工作。我们在我们的国土里面创立一种从来没有听见过的制度,社会主义的制度。”

伊林的作品,是把人和自然界结合起来看的。伊林是用综合研究的方法来处理科学的材料的。

所以我们读了伊林的作品,尤其是“五年计划故事”、“人和山”和“大地的改造”等,就觉得它们和一般科学读物不同。一般科学读物,总是谈天文的只谈天文,谈地质的只谈地质,谈物理的只谈物理,谈化学的只谈化学,谈动物的只谈动物……那是各自单纯地谈自己那一部门,很少谈到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使我们读了之后,所看到的世界,是被分割得支离破碎,变成不是完整的东西。

可是伊林的作品,常常描写出事物与事物的联系,使我们看到他所描写的事物,和它们在自然界里的情景一样的。

在一般科学读物里,水是水,鱼是鱼,地球是地球。

在伊林的作品里,水、鱼和地球是混在一起的;水流过地面,鱼活在水里。

为了研究的便利,科学家们才把科学分门别类地分成许多部门和种类。伊林在写他的科学读物的时候,常常打破了这种人为的科学上的界限。

伊林这样作,是为了一个更伟大的目的。伊林认为科学并不是他的主要的研究目标。他的目标是为了了解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而研究科学。

伊林的作品,是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建设专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它能帮助我们建立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世界观,它能帮助我们提高共产主义思想。

例如在“人和山”里;伊林说:“世界应该恢复成一个大的整体。人们应该组织成一个劳动者的大团体。如果整个的地球是大众共有的,如果地球上的人能够一同合力工作,那他们全可以按着一个共同的计划,向着一个目标工作,像一个巨人一样。这巨人的生命可以长生不老。他能干一切的事情。他有千万只工作的手和一个巨大的脑子——世界的全部科学。自然界的全部,都会变成他的伟大的领域。这巨人不会毁坏小麦,不会使耕地变成沙漠。他将要做这个行星上的一位聪明的总经理。”

如果科学是在全人类社会的手里,科学的发现和发明就会变成伟大的力量,征服自然。

说到征服自然,伊林指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又放着一张交战图。但是这一回并不是跟敌人作战,而是跟大自然的自然兵力,对大风暴、沙漠风,对夏天的酷热,对冬天的风雪,对狂暴的春汛的破坏力,和盖埋田地的沙子举行进攻。”(注二)

在“大地的改造”里,伊林给我们指出了共产主义的远景。他说:“苏联将更接近共产主义;将更接近富饶的生产,使每一个人都可能得到他所需要的东西,而按照他的天资和能力做工的那个时代;……将更接近人们惊讶地回忆,在过去的时候,不是人统治自然界,而是自然界统治人的那个时代。”

当自然被人制服下来的时候,人就变成了巨人,变成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时代的主人,变成了大自然的主人,他有能力来支配自然。

伊林的作品,是富有文艺性的。

在“人和自然”里,他以巨大的篇幅,用极其生动的语言,来描写人和天气的斗争。他把地球和太阳、风和暴雨、海和河流等都人格化了。如太阳记下的一本日记、海的笔迹、湖泊和泉水的脉搏、天气学习写作、河流的戏剧、风暴和洪水的数学等等。这些都是科学的诗句。

应该说明:在伊林一些早期作品中,也含有一些缺点,一些观点不正确的地方。例如在“人和山”中“创造新植物”一章,有几段讲到“染色体”和“基因”。这是魏斯曼、摩尔根的遗传学说的残余观念。已经在一九四八年列宁全苏农业科学院会议上,被李森科院士的报告所完全击溃了。伊林在写这本书的时候,还没有预见到这种错误,而把它清除出去。

最后,伊林的作品,是争取和平有力的声音。在伊林的作品里,有许多地方都说出苏联人民爱好和平的愿望。

他在“大地的改造”里说过:“苏联人民坚信,那个时候会来临的,那个时候人类除了对风暴、沙漠风、水灾、地震和疾病等作战之外,将不再举行别种战争了。”

他在“人和自然”的末了,指出过:“在几千年来对自然的斗争中,人类只有一件事情是需要胜利的。他必须学会管制自己的生活,这样才可以不把科学应用在破坏性的目的上,而只是用在建设性的目的上。”

他在“原子世界旅行记”结语里告诉我们过:“有人想把这件礼物(指原子能——作者注)变成侵略和奴役别的民族的战争武器。

我们的希望跟他们不同。我们相信,原子能变成为了更美好的未来而改造世界的工具,变成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劳动的工具的那一天将会来临。”

根据上面所讲伊林作品的这些特色,我愿意把它们推荐给青年朋友,作为新年的礼物,因为,这是我们所需要的。 (注一):见本刊本期伊林著“谈谈科学”一文。(注二):“大地的改造”(开明书店出版)第七十二页。

猜你喜欢

读物科学
工会干部案头读物推荐
工会干部案头 读物推荐
点击科学
点击科学
点击科学
喜闻《论持久战》成为“最热读物”
科学大爆炸
对外汉语分级读物的几个重要问题
身边的儿童历史启蒙读物——发现《三字经》的别样功能
纸质读物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