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十四岁的小兵怎样成长为科学工作者

1953-08-17

中国青年 1953年18期
关键词:空气试验工作

只有一个原因,就是学习!

一九五三年六月二十五日的下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会场上一个结实的小个子的代表走上讲坛。他的发言,引起全场极大的兴趣和注意。这个带有河北平原口音的年轻人,在叙述了他的学习经验和创造过程以后,兴奋地告诉大在:

“我由一个十四岁的小兵成长为一个科学工作者,这是党亲切培养出来的。我在参加革命前,只上过两年半学,参加革命后又学习过两个半年。我最主要的学习,是在工作岗位上,从实践中学习,在钻研业务的过程中学习,在向困难作斗争中学习,在创造性的劳动中学习。”

这个由十四岁的小兵成长为科举工作者的年轻人,就是齐谋甲。齐谋甲在参加革命前,只上过两年小学和半年中学,参军那年,还不满十四岁,枪杆子比他高得多。如今,他才二十岁,却以一个新型的科学工作者的身份来到人们面前了。他是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生物制品研究所抗生素室的技土,“石棉板过滤空气法”的创造者。这个创造,解决了当时研究所研究和制造青微素(盘尼西林)工作中长时期来没有解决的问题,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而他的创造性的劳动精神,就更不是金钱可以估计的了。

人们要问:是什么使他进步得如此之快?没有别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学习!不断地学习,在工作岗位上顽强地坚持刻苦地学习。

人民的小勤务员

当十四岁的那年,齐谋甲离开才念了半年的初中,参加革命军队的时候,反动派正向解放区疯狂进攻。齐谋甲一心一意要上前线打反动派,领导上却派他去学制药。

学制药可并不简单,要懂得药物学、调剂学和化学。这里面,化学最难了,那些元素,那些方程式,可不容易记住哩。可是能不记住吗?这是在革命部队里,这个学习就是革命工作的一部分呀!齐谋甲,这个来自贫农家庭的孩子,干什么劲头都大,在那些比他的文化水平高出好多倍的医药知识面前,没有低头,坚持学下来了。

那些日子里,几十里外在打仗,夜晚可以听到隐隐的炮声;白天,还有紧张的制药工作,要供应前线的药品。齐谋甲跟全解放区军民一样,在工作和学习的岗位上,日日夜夜地战斗。不多久他就全摸熟了。当时,人手少,这个立志要当“人民的小勤务员”的十四岁的孩子,就担负了一个成年人的工作。

从一块砖一片瓦做起

齐谋甲刚把制药工作摸出点门道,化学也学得很好,上级来了个通知,调他去搞防疫工作。换句话说,就是要他离开这个刚搞熟的地方了。

“为什么呢?为什么上级偏要我去和细菌打交道呢?”

才这样想。齐谋甲就回答自己:

“就去和细菌打交道吧!革命工作需要,还能由你?我原是当人民的勤务员来的嘛!”

他愉快地接受了上级的分配,去参加防疫工作。那时候,解放区的防疫工作,还是在草创时代,什么都得从头干。譬如说建立一个试验室吧,先得动手盖房了,安装大大小小的设备,这才能坐下来开始工作。

齐谋甲跟着大夥儿,从一块砖一片瓦做起。还没跟细菌照面,先学着当一个建筑工人了。

转眼来到了一九四九年的春天。

春天正是防疫工作最紧张的季节。上级要他们赶制大批牛痘苗,运到一天天扩大的新解放区去。制

(图片见原版面)

牛痘苗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可是牛痘苗制出来,要装到小玻璃管里去。玻璃管需要抽出空气,才能往里装苗,最初,是用人工抽气的,后来不知从哪里弄来一架抽气机,却是又锈又坏的,根本没法使。怎么办?摆在面前的任务,是那么紧急的任务啊!

上级要他和另外一位同志想办法改装那架抽气机。在这个十六岁的少年面前,抽气机的构造原理,还是一个摸不透的谜哩。

但是,解放区千万人民正等着牛痘苗,他能眼看着这架抽气机在一声不响地打盹么?

“一定要完成党交下的任务!不会的就学。”

好个齐谋甲,说学就学。找不到有关机器构造的书,手边仅有的几本,全是细菌方面的。他就在抽气机面前走来走去,腾上翻下地端详这个怪物,别看它又锈又坏,它可复杂得不行。

整整半个月,齐谋甲在这架抽气机旁边直打转,拆下来,又装上去,一面学习,一面试验。不懂,就请教机器,请教别的同志。弄不对头,就重做,硬是要找出道理来。常言道: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抽气机再复杂,能不在这个顽强地学习、顽强地和困难作斗争的年轻战士面前屈服吗?

一个老的问题,一个新的任务

齐谋甲在工作中钻研的更大成功,他的忘我的工作和学习精神的更大发挥,表现在“石棉板过滤空气法”的创造上。

进入北京以后,他被分配到中央卫生部生物制品研究所抗生素室工作。在抗生素室一直存在一个老问题,经年得不到解决,那就是研究和制造青微素(盘尼西林)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染菌问题)。培养青微素需要空气,但是空气里有很多各种各样的细菌,青微素一染到杂菌,就要起变化,培养不出来了。过去的消毒过滤手续,不能完全防止杂菌的侵入,一到天热,空气中的杂菌多了,就只能停止工作,研究室就像放了暑假。这就是说,为广大病人所需要的青微素,不能全年地制造,中间要停三、四个月,甚至五、六个月。

染菌问题必须解决!一个新的任务摆在齐谋甲的面前了。那年,他刚入团,他对抗生素工作的业务知识还很缺乏,这工作和防疫处的工作又不一样了。染菌问题在抗生素室是个老问题,在齐谋甲可还是个新鲜的问题哩。

那时候;毛主席的“论人民民主专政”刚发表不久,伟大的领袖和导师在那篇著名的论文里号召:

“我们必须克服困难,我们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

回答毛主席的有预见性的号召,齐谋甲勇敢地接受了新的任务。

他向室里的一些高级技术人员去请教,可是,人们怎么回答他呢?“根据我们目前的设备和条件,根本不可能解决染菌问题。”

齐谋甲的心里拧了一个疙疸:人家高级技术人员都这么说了,可真是困难哪!可是他是青年团员,他不能像有些人,研究几个月没有结果就撒手不管。再说,他虽只十七岁,可不是头一回碰见困难。

他像过去一样,紧紧地依靠着党,每天把研究的情况向党汇报。在这紧要开头,党给他有力的鼓励。支部书记对地说:“你以前表现的是善于和困难作斗争,同时也善于克服困难,现在的染菌问题,还是要你用很大的力量去解决,染菌问题是必须解决的。”

支部书记的话,使他想起了过去几次怎样依靠党解决了各种难以想像的困难,也更使他想起了过去几次自己怎样地顽强地学习、钻研,找到了解决困难的钥匙。这把钥匙,正像一些童话里所描写的,可不是一下子就找得到的。

他想:旧的处理空气的方法,经过多少次的研究改良,总是不能消除空气里的杂菌,那么,是不是可以找一个新的有效的处理空气的方法来代替旧的方法呢?如果这个想法是肯定的话,那么,又何从创造起呢?

他翻书本,把书本里所有的方法能撒下来的都搬下来做了试验,结果仍然找不到一个有效的方法,有一些方法,是我们目前根本没有条件做到的。书本上没有办法,有的又没有条件,这可怎么辨呢?只有一修路:从实际工作中根据我们现在有的条件来创造。

书本上没有的,我就要使它有!

一个新的念头,像乌云层里的一支闪电一样,射到齐谋甲的思想里:在实际工作中,不是常用石棉板过滤液体,除去细菌的吗?石棉板既然可以用来有效地除去液体中的细茵,是不是也能用来除去空气中的细菌呢?哎,这倒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不妨试验试验看!

他再去请教一些技师们,可是他的满怀高兴却换来讽刺和讥笑。人们说:“过滤液体的东西,怎么能过滤空气?书本上可从来没有这样说过。”

书本上从来没有这样说过!

那么,难道说就被书本吓倒了吗?

“书本上没有的,我就要使宜有!”齐谋甲这样想。

不懂的,从实践中来学习吧!他仔细地观察了石棉板过滤液体的时候,总有一些气泡跟着液体同时进去,但是在过滤了的液体中并没有发现细菌,这不是石棉板可以过滤空气的可靠根据么?站在做试验的桌子边,他微笑地想:人们说石棉板不能过滤空气,到底有没有实际的根据呢?

他接着就进行用石棉板过滤空气的试验。这个试验,对逐个十七岁的青年人来说,完全是陌生的。

在技术上他得不到别人的帮助,他独自地在瓶了上,让空气通过石棉板滤进去,小心地、认真地观察和研究。党关心着这个青年人的试验,每天要知道他的试验结果,支持着他的下一次的试验,因为他的每步路都走近染菌问题的解决。

接连十多次的试验,都是成功的!瓶子里的青微素,找不到一点染菌的痕迹。

这就是说,从试验中看,石棉板是可以过滤空气中的杂菌的!

但是,这只是在瓶子里试验的结果,经常的培养青微素工作可不能在小瓶子里,得要在大的培养罐里进行(培养罐是培养青微素的容器,是抗生素制造中的主要机械部门)。石棉板怎样能装在培养罐上呢?按照室主任和一些技师们当时的看法,石棉板是无论如何也装不到培养罐上去的。

齐谋甲也知道这不简单,不像在瓶子上那样容易。他要求到培养罐上试验一下,并且希望工程师能够帮助研究一下把石棉板安装到培养罐上去的设计。可是人们对染菌问题早已失去信心了,对这个年轻人的新鲜的建议,也不感到太大的兴趣。室主任最后只得勉强地说:

“那么,你就设计一下吧,画个图试试!”

教室、工作室和战场

室主任的话,虽是随便地讲一句,在齐谋甲,却像一付千斤重的担子压在肩上了。他从来没有画过设计图,怎么去设计呢?他迟疑了一下,才把设计工作担起来。

党像过去一样支持着他,鼓舞起他蕴藏在心底的熊熊火焰。为了便利他的工作,又给他一间房子,让他能安静地分析试验结果,整理和画图。党为什么要这样做?齐谋甲是非常理解的。

春天的风沙整日地透过窗子的缝隙吹进屋子,伏在书桌上的齐谋甲一点也没有觉得。可是,即使那扇终日凝视着他的窗子,怕也难计算得出在这长长的日子里,这个年轻人曾经有多少次从画纸上抬起头停笔沉思?有多少次到研究室的培养罐旁边去仔细观察?又有多少次画了又涂,涂了又画,换了多少回画稿?

从春到夏,他离开书桌就到研究生去,离间研究室就回到书桌上来。他从工作实践中不断地举习,又把学习的成果不断地在工作实践中考验。在原有的机械设置上,他学习了机械构造和设计的基本知识。那间小小的房子,是教室,也是工作室。而从另一种意义上说,它也是战场,因为这里的一位年轻战士,被为人类幸福而献身的思想所鼓舞,正在日夜地向困难作斗争,向细菌作战呢!

到五月初,一张设计图交到室主任手里了。这张设计图是齐谋甲血和汗的结晶,是多少个不眠的夜晚的战绩,是这个年轻战士的全部热情和全部希望。

但是这张图在室主任的抽屉里,一睡就是半个多月。

又是停工解散的时候了,齐谋甲留下来,他的试验还没有结束。按照他的设计图,他把石棉板装到培养罐上去。

试验室里是安静的,静得没有一点声音。可是齐谋甲的心跳动得厉害,他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培养罐。我们可以想像得到他当时的心情:他自然十分希望成功,可是他多担心,担心它会失败。

结果是怎样呢?他所希望的,他所担心的,全来了。最初的几次试验,是成功的,空气通过石棉板,培养罐的青微素没有染菌,可是接着,不知怎么搞的,失败了,而且失败的次数越来越多。

失败原是好多次的,成功却只有一次!

失败并不可怕。因为齐谋甲知道:任何一个创造,失败原是好多次的,而成功却只有一次。

可是,过去反对这个实验的保守分子们,现在却更有证据了;过去曾经相信的人,现在也开始怀疑了。这些打击虽是沉重的,齐谋甲可没有失望。

他坚持着试验下去。

如果你那时候碰见齐谋甲,你一定不认得他了。几个月刻苦的工作,把这个年青人变了样子。党几次要他去休息,暂时停止这个工作。可是他能停止吗?充塞在他心头的,不是冰冷的石块,而是燃烧着的烈火呀,

就在炎炎的夏季,他整日在试验室找寻失败的原因:汗水湿透了衣衫,也没有使这个年轻人停一会。夜里,他睡不着,轻轻地从床上爬起,悄悄地走进研究室,走到培养罐前,闻闻有没有染菌的臭味。

回到床上,他又翻开巴甫洛夫的传记,那个伟大的科学的终身忠于自己祖国、忠于自己事业的精神,深深地感动着这个中国的年轻的科学工作者。

失败的原因终于被这个苦心钻研的人找到了,是装得不对头。他改装了过滤空气的装置,改进了滤气装置上的缺点,以后的实验就连续地得到成功,再没有染菌了。这个成功的创造,仍然受到保守分了们的阻碍,说“这不是石棉板的功劳,而是老大爷的恩赐”,并且在开工时把石棉板滤气装置又全部拆下来,但是,事实终究是事实,谁也辩驳不倒、推翻不了的。党支持他,工人们也支持他,在大将的要求下,室主任才答应把石棉板重新装上,一个接一个,到一九五一年春天,石棉板的滤气装置,全部按到培养罐上去。

由于“石棉板过滤空气法”的创造,完全改变了生物制品研究所过去青微素制造的面貌。一九五0年染菌最严重的七、八月份,染菌率将近百分之百,不得不停工;一九五一年的七、八月份,同样是杂菌最多的夏季,可是山于采用石棉板过滤空气,染茵率都是百分之零。到一丸五二年,这个创造,在适应该研究所的具体条件下,完全被肯定

了,这两年来,基本上消灭了染菌现象,保证了生产工作和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

做什么,学什么

前面说过,齐谋甲今年才二十岁,比我们之中的不少人都年轻,可是,我敢说,他学的比我们要多得多。因为,正是他,正确地执行了党中央在一九四二年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决定中所规定的:“对一切在职干部,都须给以业务教育,实行‘做什么,学什么的口号。”

譬如说,他那两年小学、半年中学所读的书本,自然是很不够的了。后来工作中需要的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也不是做制药工作时学的一般化学所能应付的。他得学新的!正因为他安心于自己的实际工作,并且热爱着它,所以他能把工作当做知识的主要来源。同时,他也并不放弃从更多的书本中猎取知识。现在,巳经不是解放战争中在紧张备战的日子里学习的时代,也不是在设备简陋的小型工厂里、找不到三本以上参考书籍的环境了,在这样好的年月这样好的环境里,还有什么能成为齐谋甲学习的障碍呢?如果他有一颗什么也动摇不了的决心的话。

他每天坚持四小时的书本学习,是的,整整四小时!这四个小时,不管冬天夏天,不管晴天雨天,从不间断,决不用各种各样的籍口宽恕自己,让自己的惰性找到防空洞。

其实,这也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新方法,可是,在学习上缺乏高度自觉性和积极性的人就永远做不到,他们只能永远一面喊“要学习要学习”,一方面又喊“没有时间没有时间”!

齐谋甲却是一直坚持着每天四小时的书本学习,学理论,也学业务。就拿他的业务钻研来说,在短短的时间内,他自修了初级和高级细菌学,大学的有机化学,高中和大肆的生物学,读了很多关于米邱林学说的书籍,还在外国语基础很差的水平上学了俄文,开始能读有关的俄文的科学书籍了。

去年,他参加朝鲜前线的反细菌战的斗争。新的任务带着一大堆新的困难等着他。细菌学他是比较熟悉的,但那只是研究室里的工作,而现在是在战场上,是在初中人民战士和朝鲜人民生命的旁边。齐谋甲抱着绝大的信心迎接这些困难,做着了,就学吧!在反细菌的斗争中,在日夜辛勤的防治和研究工作中,他又学了生理学、病理学,学了解剖学和临床学的一些基本知识。而且,不仅他自己学会了这些,他还在志愿军部队中教会了一批学生哩。

“到朝鲜去一次,倒让我有权会又多学了一些新的知识。”

“我可是刚进学校哩!”

“哎呀,他学的可真不少,可真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啦!”你也许会这样称赞。

齐谋甲可一点也没有这样想。他怎么说呢?

“我越学越感到自己的知识太差,越感到需要学的越多了。”

“我可是觉得刚进学校哩!

“那么,你现在有什么打算呢?“我接着问:“你正在学的或者准备学的是些什么呢?”

谈到这个问题,齐谋甲更兴奋了。他说:随着国家的走向工业化,青微素的制造工作也应该从研究室走向大规模的工厂生产。现在,他就在参加这个走向大规模生产的初步试验工作,为了这个新的工作,他就得先学一些新的知识。

“照现在来看,还没有多大的问题。可是,不久试验开始以后,新的困难就要来了,要学的东西也就更多了。”

说这话的时候,齐谋甲的声音是平静的。正像他自己说的:困难巳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少的一部分,因而也就并不可怕了。他的眼睛望着窗外的蓝天,就如同巳经瞧见那些将要一个跟着一个迎面而来的困难,也好像已经知道怎样去找寻解开它们的钥匙。

我相信,我们大家都会相信,他会这样做到的。因为,他是一个善于在工作中学习的人。

猜你喜欢

空气试验工作
[呼吸的空气]Die Luft zum Atmen让我们把它推迟到明日
不工作,爽飞了?
CS95
我要买空气
那些你意想不到的神回复
C-NCAP 2016年第八号试验发布
试验
早晨的空气真的好吗
多穗柯扦插繁殖试验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