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上的英雄,学习中的模范
1952-08-16萨垠冰
萨垠冰
中国人民大学预科,最近举行了一次教学成绩展览会,会中有个专栏。介绍了由工作岗位上调来的英雄摸范们的学习情况。其中最突出最惹人注目的,要算是闻名全国的劳动模范李风莲同志的学习成绩了。
李风莲是在一九五○年二月调到中国人民大学学习的,她进的是工厂管理系。她原来是一个大字不识的人,参加革命后,抓紧学习,也还只有个初小文化水平。因此,她到学校后,是先到文化补习班学习。那时,抄笔记首先就使她感到很大的困难,遇到笔画较多的字,要盯住黑板比葫版画瓢的描,一句话边念边写,还得看三四次才能记下来。李风速讲起话来虽然很利落很有条理,但是她念起课文来,却着实费劲,句读不清,词语不连,遇到作文那就不知要抓多少把汗,有时三天四天也交不了卷。上数学,一个题能在心里算出答数,就是用笔写不来算式。加、减、乘、除都很费劲。至于物理、化学、历史、地理,困难就不用再说了。
可是经过两年的学习以后,李风莲巳由初小程度提高到相当于初中二年级的水平。这成绩是非常惊人的。到现在,她巳学完了算术,初等代数、平面几何也将要告一段落。语文方面,作文写稿子,也不像以前那么作难了。心里想要说的,笔底下都能表达出来了,有时写一两千字的文章,不但错别字不多,而且还很通顺。最近,报纸上发表的东西,都是她自己在时间相当急迫的情况下写出来的。每次出外作报告,差不多都写有比较系统的发言提纲。史地也学得很不坏,理化课程本来比较复杂,但她也经常得四分五分。
李凤莲为什么能在学习中进步这样快?让我们先简单地回顾一下她过去从事革命工作的情况,对于我们了解李风莲是会有帮助的。
一九三五年秋,李凤莲就参加了革命队伍,历来党所分配给她的任何工作,她都当做一种光荣的任务接受下来,而且都能克服各种困难,把工作做得很好。在红军中,她是一个好游击队员。她和其他战土们一样,翻山越岭,过着艰苦的生活。她曾冒着通过敌哨的危险,完成了交通任务。
后来,她被分别在工厂里,给工友们买菜做饭,有空就给同志们拆洗衣物。对于这个工作她同样很认以真地作。腊月天,她的手脚都冻破了,冻疮发紫,裂口出血,还要照样坚持工作。
一九三六年夏,她到红军供给部被服厂作女工。一切得从头学起,但是由于她肯干,肯埋头学习,短短一个月,她就学会了踏机器行衣、成装、锁口眼等技术。而且做的比一般女工还快,还齐整,一点也不毛草。
抗日战争暴发后,由于工作的需要,上级又调她到中央印刷厂作装订工人。这件工作对她说来,也是生门,样样动作,又都得从头学起,但她毫无窘色,情绪十分饱满。由于她的努力,本来一年半才能满期的徒工,她八个月就已掌握了全部的装订技术。别人每天至多能摺两千多页,而她每天至少要摺四千五百多页,打破了全厂的生产纪录。在当时的困难情以下,装订设备很差,打磨子砌装原不是一般女同志所能胜任的工作,而她都干得了。由外地工作积极负责,政治觉悟的不断提高,一九三八年十月间,她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一九三九年的“三八”国际妇女节,她被选为“模范妇女”。第一年“五一”竞赛中,她又被评为全厂的“劳动英雄”。
一九四○年冬,印刷厂成立了一个托儿所,一时找不到保姆,组织上想调她去工作,怕她不肯;可是一谈,她一点也没有犹豫,很愉快地接受了这个任务,谈完话就搬铺盖。托儿所的工作本来是相当麻烦的:吱吱哇哇,喂奶,灌汤,一会儿接尿,一会擦屎。事多人少,黑夜白昼不消闲。很多人都不愿意干这个工作。李凤莲却不这样,多劳累多麻烦的活她都抢先干。她觉得这给革命培养后一代的重要工作;她觉得孩子壮实,妈妈高兴,能为革命多搞生产就是保姆的光荣。她经常向其他的保姆讲:“你说工作累吧,比战士呐?你说脏吧,谁还不是屎尿窝里滚起来的!”由于托儿所的工作搞的好,小孩们的脸蛋儿一个
个长得白里透红,小胳膊肥的藕节节儿一样。小孩们的父母亲都很高兴。中共中央职工委员会书记邓发同志在检查工作时,也非常感动。回去后,给她颁发了一张奖状:“劳动英雄,又是革命的贤妻良母!”
一九四二年春,组织上又调她到陕甘宁边区被服厂工作。在厂里,她的生产质量、产量,一遍都是保持最好最高的纪录。她的成绩不仅创造了全厂的最高纪录,也创造了全边区各工厂的最高纪录。一九四三年秋,在全边区的劳动模范大会土地成了有名的女工劳动英雄。
一九四八年,沈阳解放了,李凤莲同志被调到沈阳被服二厂担任军代表。这个厂历经敌伪人员及国民党反动派的长期统治,情况很复杂。派去的又只她一个人。李风莲凭着党的教育和她所受的革命锻练,勇敢而又沉着地掌握起了这个工作。接管后,她首先深入机房、宿舍、食堂,了解工人的生活情况,倾听群众对各方面的意见。随后亲自动手,领导群众,清查帐目,补发国民党时期的欠资,修整食堂、宿舍,添装暖炉。组织伙食委员会,改善了伙食,并向有贪污行为的旧人员提出严厉的警告。因此,工人同志们的生产情绪高涨起来了。使被服二厂很快地就恢复了生产,月月的生产成绩,都能列在其他被服厂的前面。
从以上李风莲的事迹中,我们可以看出李风莲过去所以在工作中能做出很好的成绩主要因为她有高度政治觉悟,只要是革命工作她都全心全意地去做,因而任何工作她都能做得很好。
李凤莲对于党调她到人民大学来学习,她也是把它当做党所分配给她的一件新的任务来看待的。她不把学习的好坏认为只是关系于她个人的事情,她认为如果自己的学习不好,不能在学习中提高自己,在将来国家建设中不能担负更重要的任务,这就是没有完成党和人民所交给她的任务。她在写给毛主席的决心书上表示:“我要向您保证,我一定要响应您的号召;要克服一切困难,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因为她把学习当做一种革命任务,她也就像从事其他革命工作一样用同样的革命的负责的精神来学习,因此她的学留成绩有惊人的进步,也就是必然的事情。
由于李风莲有着正确的学习态度,正确地认识到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因此她在学习中非常踏实,非常认真,她遇到有不了解的问题,在自己未经过苦心的思索以前,她决不马上就去问人。她一定要自己尽了最大的力量仍然不能解决的时候,才去请求别人帮助,这样她每解决一个问题,就一定理解很深,能在她的记忆中留下极深刻的印象。有时候在课堂上作习题,教员对她的成绩已经感到很满意了,但她自己还不满足,她还要求教员:“请你再出上一两道题让我再试试是不是完全理解了。”为了解决一个困难的问题,李风莲常常废寝忘食地苦苦地去想。不懂就是不懂,她绝不装懂。有一次,语文教员给了同学们几个作业题,其中有一个题比较难些,同学们都感到费解,后来教员就索性给解出来了。李凤莲那时因开会不在自习室,但回来后,大家把教员所解的题也告诉她了。可是因为她自己还没有完全弄懂,因此她虽然照教员所解的交了卷,却另外附上了一个纸条条,写道:“题是照你解的作上的,我还没有闹透彻呢。”
李凤莲对敏一分钟的学习时间,都抓得很紧,她说:“每天打开报纸一看,全国各地都搞的那么欢,我怎能不努力呢。”除有特殊情况外,她从没有缺过课,缺过自习,也没有迟到早退的现象。
课堂上听讲,她也是十分专心的,一般作业都能做到“今日事今日作毕”。她看报纸的时候,不仅注意上面的大事情,她看到报纸上的生词生字,也马上记下来。日常作业中的错别字每当改口指出后,他也能马上改过来,她的桌旁经常贴有错别字订正表。她说:“多看几次就记住了。”
李风莲在学校里所参加的社会活动,比那一位同学都多,她把常要出席各种会议,到校外去作报告,有时还要接见来访的客人。由于她办事十分认真,在开会、作报告或接见客人前,她都还要花许多时间作充分准备。除此而外,李凤莲还经常关心其他同志的学习,因为在她看来,任何同学学习不好,都是党的损失。她班里有些女同志学习吃力,她经常把自己懂得的东西告诉她们。两遍三遍直到明白了为止。在文化补习班时,她班里有个姓吴的同学,学习不安心,群众关系不很好,在学习上也有很多困难。她就常主动地找他谈,并和他一块研究作业,后来这位同学就大有转变。另外,她还动员功课好的和功课差的进行互助,她盼望每个工农同志都能很快的退步,都能很快地成为建设事业中的得力骨干,发挥更大的作用。也就因为他很关心同学们,所以,同学们也都愿和她接近,什么事都愿同她谈,不管是思想问题,还是个人的恋爱问题。
李凤莲还经常作一些搞好师生团结的工作,有一次她班一里有位教员,因在课堂上举例不当,同学们很感不满,给教员提出意见,态度也不好,当时教员不大高兴。于是李风莲先在班小组会上表明自己对这问题的态度,并批评了对教员提意见的偏差后,又找到教员,谈了半大,意见很中肯,教员也就愉快地接受了。
李风莲虽然文化基础较差,而又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但是由于她善于抓紧时间,认真学习,因此她没有感到学习与社会活动的矛盾。为了保证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她还订了一个个人的学习计划。在人民大学预科,要是有人谈到李凤莲在学校里的表现和学习的情况时,谁都会翘起大拇指说:她真称得是学习上的模范。